第403章
   
         
   
   
     陶知爻意识到她这反映的原因了,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人家只是普通的出家人而已,你不用这样恨屋及乌吧。”
  胡葵眯起眼睛,咬牙切齿。
  “天下和尚一般秃!”
  陶知爻:…………
  不然呢?
  人家是和尚!
  难道还跟你分三分秃五分秃七分秃吗,又不是牛排!
  陶知爻上前,朝那两位僧人施了一礼。
  他施的是道教的抱拳礼,与佛教的合十礼不同,道教不论是敬香还是行礼,其实都是双手拇指相扣,其他八指交叠抱拳的。
  很多人会将两大宗教的礼弄混,但修行之人必然不会。
  那两位僧人看到陶知爻的动作,连忙放下扁担,双手合十回了一礼。
  “小道长。”
  虽说佛道两家信仰殊途,但彼此只见还是挺客气的,那两位和尚见陶知爻主动上前,也是还算热络地道:“小道长找我们二人,可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
  他们听得出陶知爻是别地的口音,看他的打扮也像是出门旅游的,所以才猜测是不是游客迷了路,找不到景点什么的,才向他们求助。
  “哦是这样的。”陶知爻见他俩热情,就如同刚刚和那两位妇女说的一般,将他想要帮(男)朋友找出生地的事情说了,当然,一样隐瞒了黑纹的事情。
  那两僧人一听,面面相觑,其中一个沉吟了一会儿,道:“其实,我们师兄弟二人也拜入佛门未久。”
  陶知爻眨眨眼。
  另一个僧人抬手持了一礼,道:“我们本是大学同窗,修的是宗教学,毕业两年一起来到这里,刚上岸半年,拿到编制。”
  陶知爻:…………
  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呢,突然间,来自齐鲁大地的胡葵就下意识地往这边看了一眼,那眼神,分明要比之前更高看这两位僧人一些。
  陶知爻扶额。
  差点忘了现在寺庙当和尚也有考编的,听说待遇还不错,这两个小僧年龄和他们相仿,应该就是刚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甚至可能是外地来的。
  其中一个沉稳些的僧人道:“如若小道长时间宽裕,不妨去我们寺里一趟,寺中前辈有在这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应该知道小道长要找的地方在哪里。”
  这样……好像也行?
  陶知爻信念微动间,仔细打量了一下面前两个年轻僧人的打扮,也看不出和其他的僧人有什么区别,于是好奇之下便打听。
  “你们是哪个寺的呀?”
  那两僧人听见这个问题,脸上似乎还有几分自豪。
  其中一个微微挺直了腰板,笑道:“哦!我们是悬空寺的。”
  陶知爻一挑眉。
  华夏地大物博,三山五岳基本上都和佛道两教有些关系,尤其是五岳。
  像东岳泰山的道教宫观就会更多,而南岳的佛寺香火更加旺盛些。
  北岳恒山同样也是如此,大大小小叫得上名号的寺庙和宫观就有几十处,像九天宫、元灵宫、北岳庙……
  而在这些寺庙和道观里,最为出名,也最广为人们所知晓的,应该就是悬空寺了。
  虽然现在悬空寺里的都是僧人,但其实很多年以前,这地方叫做玄空阁,是三教合一的圣地,整体主要由四部分构成:一佛院,两吊楼,一回廊。
  南楼供纯阳和三官,北楼供五佛和观音,以及一些儒家的圣人,两栋楼之间以飞栈相连,共通构筑成了残垣断壁上吊起一座楼阁的宏伟景象。
  与同行的众人商量了一下,大家达成了一致——去!
  陶知爻肯定是要去的,毕竟事关萧闻斋,哪怕只有一丝找到线索的希望,他也不会放弃。
  幸好,现在不是旅游旺季,陶知爻他们几乎没怎么排队就买到了景区索道的票。
  两个年轻僧人本来是要爬上山的,因为这也是他们修禅的一部分,但现在有客来访,情况显然不同,因此就挑着扁担,和他们一起坐了索道上山。
  从索道上下来,在两个僧人的带领下又走了十来分钟,很快,一座建造得巧夺天工的青森古刹便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悬空寺,到了。
  第110章
  在陶知爻他们从地下上来的这半个多小时里, 风小了些,空中飘来几朵流云,将阳光遮了部分。
  走在前边带头的僧人仰起脸望了一眼远处, 乐呵呵地回头。
  “这可不常见, 几位客人运气不错。”
  云影涂抹上角棱锋锐的山体, 映出一层岩石的青灰色, 远处的古刹冒出阵阵青烟,偶尔远远传来一阵摇晃的风铃声掠过耳畔。
  脚下石板厚重, 在不知多少岁月间略微变了形,没有刚建成的那种平坦,走起路来有些站不稳,但配上此情此景,倒还真让陶知爻几人有了一种一脚踏破了时空, 来到了一处无人的佛梵之境一般。
  “前面就到了。”
  年轻僧人的声音,让几人回过神来, 赶紧加快脚步跟上。
  陶知爻朝萧闻斋看过去, 就见对方也正转头看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