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只是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傅衡曾经得到过一颗可能可以治疗脱发的珍贵灵药,可他却没有将其直接拿出来,甚至都没有留给自己和自己的嫡子,而是选择藏起来,留给运气好的后辈。
  不过,他留下这颗灵药的方式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啊!
  谁特么会把灵药藏在自己的牌位底座啊!!
  这特么谁能知道啊?!
  谁家晚辈会去翻自家老祖的牌位啊?!
  傅家人在看到纸条之后,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恍然大悟之感,仿佛终于理解了傅青老祖当年的苦衷与良苦用心。
  原来,那些被记载在族史中,关于傅衡家主的奇闻异事并非无稽之谈,而是确有其事啊!
  曾经,当他们翻阅族史时,对于其中所描述的傅衡家主种种令人难以置信的行为,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怀疑那些都是傅青家主对其父亲的恶意抹黑。
  然而此刻看来,事实却远非如此——傅衡家主竟然真的如此顽皮,而且这种恶劣行径跨越时间长河,连后世子孙都未能幸免。
  关于傅家祖传的脱发顽疾,一直以来都只有当事者本人、家族的家主及其夫人知晓。
  正因如此,傅大学士和傅老夫人自然也清楚太后身上发生的事情。
  毕竟,在这一代族人当中,唯有太后不幸中了招……
  太后:……
  因此,当两人看到盒子里纸条上写着“顽疾”两个字时,立刻就意识到这里所指的,正是家族中那种随机性遗传的脱发顽疾。
  祭祀完毕后,傅大学士便赶紧吩咐傅老夫人带上那个小木盒,速速入宫觐见太后。
  那个神秘的小木盒自始至终都未被开启过。
  而随着一起来的两人,纯粹是出于对傅老夫人的关心和照料才随行而来的。
  对于纸条上写的“顽疾”究竟指代何物,她们浑然不知,仅仅认为可能是某种难以治愈,但不会给日常生活带来太大困扰的顽固性小病罢了。
  不仅是她们这样想,傅家其他成员也是如此。
  没有人会联想到脱发这个问题上去,毕竟即使是上一个身患此病的人,也整天戴着一顶帽子,旁人根本无从猜测到隐藏在帽子底下的竟然是一片光秃……
  听完傅老夫人的讲述之后,全场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之中。
  太后惊愕不已,她简直无法想象自己外家的傅衡老祖宗居然有着这般性情。
  这与她记忆中的傅家形象相差太远了。
  她不禁暗自感叹:傅衡老祖宗可真是个奇人啊!
  李公公心里则是十分吃惊,没想到小福官买的药丸,竟然是以这种方式送来的啊!实在让人意料不到!
  此刻他很想立刻将此消息告知陛下,不过他还想看看太后服用药丸后,会是什么效果……
  第135章 太后缓缓睁开眼睛,感受到头顶和鬓边传来丝丝缕缕的痒意
  殿内一时间静默无声,仿佛时间都停止了流淌。
  终于,太后轻轻咳嗽一声,开口打破了这诡异的沉寂氛围。
  “原来如此啊......”太后低声说道:“傅衡老祖宗竟然是如此......嗯......活泼洒脱的性情,着实令哀家大感意外。”
  接着,太后微笑着对傅老夫人说道:“不过,还是要感谢你们一直惦记着哀家。这份心意,哀家就欣然笑纳了。”
  太后转头唤来刘嬷嬷,轻声吩咐道:“嬷嬷,把盒子收好。”
  “是!”刘嬷嬷连忙应声道,然后快步走到傅蓉身边,小心翼翼地接过木盒,再返回太后身旁。
  傅蓉见任务已完成,便回到傅老夫人身旁站立。
  此时,傅老夫人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她向太后回话道:
  “太后娘娘您太客气了。咱们本来就是一家人嘛,如今得知这灵药可能有助于治愈那顽固病症,我们当然期望它能够对太后娘娘有所帮助。”
  说完这些话之后,傅老夫人缓缓站起身来,对着太后深施一礼,表示敬意。
  “药已经送到,老身也该启程回府了。愿太后娘娘多加珍重,凤体安康!”
  太后看着傅老夫人,眼中流露出一丝不舍之情,“表嫂若不急着回去,留下来与哀家用完晚膳再走可好?”
  傅老夫人微微摇头,轻声叹息道:“唉,人老啦,不中用咯!老身这双眼如今视物不清,到了夜晚更是难以行动自如。”
  “虽老身心中也想要能够多陪伴太后娘娘,但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还望太后娘娘海涵!”
  太后闻言,也不再劝说:“既如此,那便罢了。哀家初次得见这两位后辈,作为长辈,自当准备见面礼。”
  言罢,她转头吩咐身旁的刘嬷嬷:“去将哀家库里新入的翡翠头面与玉镯各自取出两套来,另外再取一支百年人参。”
  刘嬷嬷听命后,脚步匆匆地前去准备。
  傅老夫人见状,急忙伸手阻拦并婉拒道:“太后娘娘,您所赐之物太过珍贵了。您每年佳节时已赐予我们府上诸多好物,实在无需再度赏赐啊。”
  然而,太后却态度坚决地表示:“表嫂切莫与哀家客气,平素里哀家甚少与外家亲人相见,此番难得碰面,赠予些见面礼乃是理所应当之事!”
  接着又劝道:“表嫂就不必推脱了!”
  傅老夫人眼见太后如此执着,知晓无法继续推让,于是不再规劝,转而对两个晚辈嘱咐道:“你们俩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赶快向太后娘娘谢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