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嗯,只能如此。左右静妃与我们并无渊源,你与她儿子从未见过更谈不上亲情,莫要太为此事伤神。”章文昭听出宁远声音有异,把水壶递给他要他多喝些水润嗓。
“我知道。”宁远对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都没多少亲情可言,更别提素未谋面的这一个。只是……“只是,唏嘘。”唏嘘自己能平安长大真是不易。
章文昭知道宁远是什么意思,相比之下,自己简直是蜜罐子里长大的,章家长辈实在是和蔼可亲,章家小辈各个乖巧可爱。
“不如去章府蹭晚饭?”章文昭提道。从前几次来看,他那几个弟弟妹妹还算不错,也挺得宁远欢心,让他们来陪陪宁远也好。
“好。”宁远想到章府大大小小的宠物,弯了弯嘴角。今晚他要抱着大白猫睡!
于是回公主府的马车改道,出其不意去章府蹭饭。
对于这种不通报就来的行为,章家人几乎要麻木了。一开始还会手忙脚乱地召集全家人接见公主殿下的突袭,现在已经能够淡然地不再做表面功夫。
章忠堂一开始还挺抗拒,说好要章文昭不与章家过多接触,然章文昭二人回回来不是蹭饭,便是来要章婵的点心的,再不然便是出游问问有没有人一起同行,从不提一句公事,也无公事可提。
唯一一次那个树种,还是宁平江做主,章文昭最多算被动接受了好意,也挑不出错处,章忠堂便放任了他的行为。
第139章 出现变局
“大皇子遇袭了?”章文昭惊讶道。
二人原本来章府蹭饭,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这件事也不是什么秘密,上午到的消息,朝堂上早就传遍了,是以饭后章孝谦如闲聊般就提起此事。
“是啊,原本大殿下前几日就该回到长京,因一直迟迟未归,圣上便问起,哪知派去接应的人快马加鞭回报,说是车队遇袭,池国公受了些伤正卧床静养,所以耽搁了回京的进程。”
“池国公受了伤,那大皇子呢?”章文昭追问。
“大殿下无碍,幸得池国公相护。据回报的人说,当时情况危急,池国公以自身血肉之躯替大殿下挡了一剑,才受的伤。虽不及要害,然剑伤噼在背部挺长一道,一动伤口就会重新开裂,不得不停止赶路。”
“真是感人肺腑。”章文昭暗讽道。
大皇子宁高觉与池国公并没有什么深厚的交情,且作为宁平江的舅舅,池国公应是巴不得宁高觉早早死了,不要同宁平江争夺储君之位,又怎会这般好心挺身相救,若是没有阴谋,谁能信。
“皇子遇袭,保护皇子是为臣的本分。”章孝谦说的冠冕堂皇,实际这话他自己都不信。他更愿意相信,有机会的话,池国公会落井下石,帮着送宁高觉上路。
父子俩是一样的心思,章文昭再问,“好端端的怎会遇袭,难不成是遇上了山匪?”
“正是。当时他们走到一处山林,前后没有村落只能在野外过夜。要出山林共有两条路可选,一条抄近道却有山匪出没,一条需绕路然很是安全。据说原本商议好是要走另一条,但大殿下最后改了主意抄近道,哪知背运真遇上山匪。当时正值半夜,连山匪的模样也没看清。”
“大殿下是没想到,有山匪竟敢胆大包天劫掠皇子车队吧。”章文昭接口,但他心里越发清楚,这件事必有阴谋。就不知宁高觉改了主意,是自己想设计做什么,还是受人蛊惑中了圈套。
但仍有奇怪之处,若真是针对宁高觉的,他在西南苗地一年之久,对方有的是机会下手,而且还能推到疫病或苗寨头上去,想要追查难上加难。为何偏偏人回来了,才想到半路截杀?
没见过人放着简单的方法不用,偏给自己找麻烦的。
“圣上已派了一支禁军前去接应,顺带将那处的山匪剿灭。我虞国境内竟还有山匪作乱,当地的上下官员,全都难逃罪责。”
虽说当地的官员无辜被权贵间的阴谋牵连获罪,但有山匪没剿灭是事实,他们也不算冤枉。
章文昭甚至突发奇想,难不成宁高觉仗着皇子车队守卫森严,故意以身犯险引出山匪,想要顺道立个功吧?!
他没将这想法说出来,而是顺着章孝谦的话也批判了当地官员几句,然章孝谦却是话锋一转,提起池雅玉来,“可怜池小姐得知父亲受伤却无能为力,只能进宫找皇后娘娘哭诉去了。”
这便是话里有话了,章文昭眉峰一挑,意识到这是父亲有意在给他递话,说不准还是祖父的授意。
他没有当场拆穿,仍是顺着章孝谦的话本身感慨几句,“好歹有母后这个姑母,父皇又派了禁军去接应,接下来一路应是无碍,愿他们早日归来。”
章孝谦点头表示赞同,父子二人并未再多说什么。瞧着天色不早,便各自回房休息。
回屋的路上,章文昭回想这件事,慢慢理顺了其中的逻辑。
以池雅玉进宫为线索倒推,遇袭之事就有另一种解释。
或许与宁高觉无关,是池国公的阴谋。是他一开始安排好了所谓山匪夜袭,反正半夜没瞧见山匪模样,谁知道究竟是真山匪还是假山匪。而派去剿匪的禁军可不会听山匪辩解,此事便能死无对证。
那么池国公都做了些什么,又为何如此做?
他诱导宁高觉选了有山匪的路,半夜安排夜袭,再挺身而出替宁高觉挡剑,这件事传回朝中,晟景帝必然要褒奖池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