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季方和最近一直在跟进这个事情,哪里有不知道的:“一共印了一万份,到今天为止一共卖了五千五百份了,现在许多人都听到了卫辉府要建新码头的消息了,每日过来的客商与日俱增,每天卖出去的报纸也多,一天就能卖出去一千多份,估计还有个两三天就能卖完。”
  只是这点收入杯水车薪,根本养不活他们的印刷工坊啊!
  秦修文修长的手指轻点桌案,笑了一下:“时候差不多了,这是“卫辉时报”的第二期,你今日就让袁师傅准备雕版,开始印刷,先印个一万份吧。然后还有一事,也要他们安排起来,就是将活字也要做起来,我不要木活字或者泥活字,我要铜活字。”
  还没看秦修文手写版的“卫辉时报”第二期,季方和先是听到了秦修文说要做铜活字,就给惊呆了!
  上次秦修文说要做活字来印第一期的时候,已经被袁师傅一口回绝了,也和季方和阐明了活字的成本高,根本不划算,季方和也懂了其中一些道道,现在秦修文居然还是说要做铜活字!
  铜在明代也属于贵金属,铜钱就是用铜做成的。铜活字自然是比泥活字和木活字要好,第一种容易报废,第二种容易变形开裂,只能用个几次可能就要重做,但是至少本身材料便宜的很,要的只是人工。
  但是铜活字不一样了,做一块的铜活字成本本身就高,要是做一整套,那就是个天文数字了!
  常用汉字3500个,还有一些大量重复用字,比如说语气词“乎”,比如说“之”这类的字,一个字盘内要用到可能十几处,几个字盘轮转,最少也要备个几十个“之”和“乎”吧?还有很多其他的常用字,也要一个字备用几个。
  现如今的文人就爱咬文嚼字,冷僻字使用频率也不少,这些是不是也要准备好?这样粗略一算,整套铜活字下来,弄个几万个铜活字不算多吧?甚至弄的齐全的话,十万个字二十万个字都不算什么!
  这样一来,没有个十几万两银子,这事情都办不下来……
  自己手里头还剩多少银子?季方和闭眼算了算,呵呵,差个十万八千里!除非大人再去“打劫”一番那些富户……可是谁都不傻,同样的招数还能再来第二遍吗?
  季方和动了动嘴唇,目光垂下,视线集中到了手里的“卫辉时报”第二期上面,结果一看就停不下来了,看完前面又马上翻到后面去看,等前前后后一看完,顿时笑了,一拍身边的小几,激动地手掌都拍红了也没感觉到疼:“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有了这个,哪里还愁银子!大人您等着,我这就去找袁师傅开工!”
  说完急匆匆地行了一礼,然后珍惜万分地将那张纸叠好放在自己最贴身的里衣夹层里,像一阵风似的刮了出去。
  第46章
  季方和兴冲冲地将手写的报纸给了袁师傅,这个倒是不难,袁师傅这两天本身就闲的有些不自在,如今终于又有了活干,哪里有不上心的。
  只是对季方和再次提出让自己做活字,并且是做铜活字的要求,袁师傅实在是不理解了。
  上次已经将这其中的关窍讲的很明白了,怎么这位季少爷还是要做活字?难道是自己说的不够详细?
  季方和对上袁师傅疑惑的眼神,摆摆手:“这次我要的不仅仅是活字,还要做一套铜活字,咱们接下来肯定能客似云来!至于材料你不用担心,我这边会想办法。”
  袁师傅震惊了,这败家子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的要做铜活字!
  袁师傅颇有些一言难尽,但是见对方一副心意已决的样子,只能撞着胆子去问:“东家,您看我们能不能换一个材料,不要用铜?铜实在造价太贵了!”
  这也是袁师傅看季方和长得年轻,没什么架子,才敢出声去问,如果换了一个人过来,他最多就是东家让做什么事情就做什么事情,多嘴多舌干嘛。
  因为以前自己的耿直得罪了不少人,后来被他妻子骂了好几回,自己也渐渐收敛了不少。但是和季方和最近这段时间接触下来,一个是对方出手阔绰,一千两银子买了他家的破印刷工坊,然后待人也好,给他和他三个徒弟的工价都是市面上最高的,最重要的一点,对方还愿意保留他们“袁氏印刷坊”的名字,让袁师傅对季方和好感倍增。
  只一点,袁师傅觉得自己已经算是不善经营了,好好祖业弄到自己手上,最后沦落到将祖业给卖了的地步;可是这位季少爷看着更加不靠谱,生意就做了两单,每单总价值也就一二百两,现在一张嘴,却是先做一套几万字的铜活字出来!
  袁师傅:???
  季方和一听其他材料,也有点兴趣:“什么材料?可不能拿那些乱七八糟的糊弄,咱们是要干大事的,肯定得把吃饭的家伙什做好!”
  袁师傅大冬天的,擦了擦脑门上的冷汗,连连点头应和:“对对对,咱是要干大事的!小的曾经在家中搞出来过用铅做活字,做出来的效果要比铜活字还好,版面更平整,印刷更清晰,也比铜更容易融化,刻字也更好刻。若是东家您一定要做铜活字的话,倒不如用铅来做。”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