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第261节

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第261节

  他也不是冲动的人,如果不是有几分把握,也不会突然跑去海城投资。
  不过就算最后亏本,他也亏得起。至少给徐家生意在那边试试水。
  否则大量的投资,最后临时出问题了,那才叫损失惨重。
  第181章
  苏浔正在翻着自己的记账本。越翻,心就越凉。
  其实以她现在的投资,赚的钱也真是不少了。塑料厂、玩具厂、电子厂都是发展比较成熟的产业了。木制厂作为后起之秀也是发展很迅猛。
  也因为这个几个厂发展快,所以为了省事儿,从一开始的每月分红,到现在调整为每季度分一次。
  目前这四个厂,从上季度开始,每季度都有千万回报了。看似挺多可她这不是投资用钱也不少吗?
  和安莉一起投资的服装店那边投资小,目前收益也主要是用于发展,倒是也用不上资金。
  老德庄目前才开始营业,还谈不上回报。自行车厂更是处于花钱的阶段。安保公司也还在培训,倒是安排了一些基础保镖出去了,可时间也短,还没盈利。
  另外还有一个正在建设中的游乐场,还需要她几百万投资呢。还有几个分公司零零散散的花销,偶尔申请一个投资项目,也是需要留足资金的。哦对了,还要给方便面厂留买机器的钱。
  作为一个发财时间不长的人来说,苏浔根基还是太浅薄了。她满打满算才发展一年半的时间。而这一年半,她一直要赚钱,然后拿钱继续投资。能在手里放着的流动资金太少了。
  难怪以前总听说一些大老板看似很多资产,其实流动资金不多。如今苏浔自己当了老板才体会到,这是真的。
  老板的钱不会存在银行里面,只会不断的投资。
  什么时候她手里能捏着几千万的流动资金,那才爽快呢。
  “统啊,你看,我也不用你的钱。你借点儿钱给我行不行?”也许等系统走了,就不用还了。苏家继承人借苏家的钱,还用还吗?
  万人嫌系统:“一分钱都不行。”
  苏浔:……
  史上最小气系统,说的就是你啊,统子。
  不过她也没打算从统子这里弄到钱。她提这个要求也不过是想找着机会试探统子的底线。反正没事儿就提一个,没准哪一个就实现了呢?
  将账本合上,苏浔倒是开始思索起来下一步的赚钱计划了。
  目前在国内的实业投资也差不多了,苏浔准备再攒点儿钱,去港城那边探探底。
  这是个风口时代,但是这个时代也没到让人起飞的时候,适合白手起家,却不适合暴富。苏浔需要赚大钱,还是要去成熟的市场捞一笔。
  孟耀荣暂时是指望不上了,这位貌似短时间是不想回港城的,只希望徐英成不要让她失望了。
  趁着徐英成没来,苏浔也是在自家产业到处看了看。
  她还特意去找了木制厂的孙庆来。
  这不是要搞精装房吗?看看厂里能不能跟着也开发点业务出来,多少也赚点儿。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苏浔就把自己的构思和孙庆来说了。搞全屋定制。
  孙庆来在商机方面也是嗅觉灵敏,立马领悟了苏总的这个用意。
  确实,家具中的大衣柜,对于服装多的人来说,真是不够放的。
  特别是生活富裕一些的人家,衣服储备是非常多的。
  苏总和他说的这些定制的各种柜子,让他觉得这未来会很适合市场需求。
  孙庆来道,“我马上找生产部门的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做得出来。只要有样子,问题不大。”
  苏浔道,“嗯,到时候我也会提一提,能不能争取进场的机会,就看你们这边的实力了。”
  在商言商,哪怕是自己投资的生意,如果实力不行,苏浔也不会硬塞给别人。那是害人害己。
  孙庆来却很感谢苏总给他这些提议和机会。
  孙庆来一直觉得苏总就是他的伯乐。这几个月的时间,他之前找苏总借的钱早就已经赚到了,还给苏总了。现在他赚的钱都是自己的,是真正的老板。
  苏总给他钱,给他渠道,让他可以完成自己的设想。这么好的投资人,真是别人做梦都找不到的。
  他也努力让投资人对他有信心,“苏总,我们肯定会尽力争取的。不过就算争取不了,您说的这些设计也是很有市场的。现在有些人家里人口多,需要隔断。如果我们可以用柜子进行合理隔断,这会很有市场。虽然这个不适合远途销售,但是光海城这个市场,就够了。”
  这方面苏浔倒是知道,海城的筒子楼是真的挺多的。这个城市人口众多,住房紧张。
  事情交给孙庆来,苏浔就准备走了。
  孙庆来却喊住她,和她说了个事儿。
  他这几次去南洋出差的时候,倒是转道去了一趟南岛。
  南岛现在也是开发的时候,他觉得是有些商机。很适合去圈地投资。
  孙庆来未来的计划中,自然也有这一个打算。只是他目前手里资金不足,所以只能用于未来的计划,这会儿见到苏总,倒是先提醒苏总一下。
  听到孙庆来的提醒,苏浔笑了笑,“好,我知道了。谢谢你提醒,以后有机会,没准我们还可以继续合作新项目。”
  其实她也知道那边有商机,而且这还是秦海洋那本原文中提到过的,孙庆来创业故事中的一些发展。孙庆来确实在八十年代末在南岛搞投资成功。但是她现在手里事情太多了,所以还没打算过去。
  但是孙庆来这么早就提醒她,说明孙庆来对她这个投资人还真是有几分真心的。
  苏浔自然不是那么容易感动的人,但是一个对自己真心的投资人,总是比互相算计要更好。她不觉得这是自己的魅力,还是自己砸钱砸得多。
  孙庆来赚钱了,自然知道和她合作的好处了。说到底啊,真心还是要用利益来换的。
  ……
  苏浔关心了海城这边的产业,还没时间去南方走一趟呢,倒是游乐场项目设计图纸终于完成了。项目负责人孟耀荣自然召集大家开会,给大家讲解具体规划问题。
  孟耀荣从海城大学挖的高材生助理,麻溜的将这些设计地图全都挂了起来。
  游乐场各个园区划分,有哪些项目,都具体标在了地图上面。
  另外还有游乐场室内休息娱乐的地方。
  游乐场旁边则是商圈。这个商圈也不大,属于游乐场的衍生部分。也是属于苏浔她们的投资范围。
  商圈里面有两条街全都是卖服装和手工制品之类的。一条街全都是各地知名小吃。后面一条街则是饭店模式。最大的一家饭店属于老德庄。
  这就是目前整个投资区的设计。
  其实按照这么算下来,已经不仅仅是游乐场了,而是游乐场为主题的旅游区。
  看到这么大规模的投资,在座的人不免有些兴奋。
  孟耀荣神色认真道,“目前基础建设的材料已经入场,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正式动工了。”
  问题?不,当然没有!
  对于孟耀荣这个规划,大家都很喜欢。这么一来,不管是在游乐场玩,还是来吃东西,这两边的客户都能互相反哺。不至于让游乐场太过于冷清。
  大家在同意书上面签了字。
  游乐场也正式进入动工阶段。
  这么重大的一个建设投资,连海城副市长也参加了动工仪式。
  苏浔和孟耀荣,还有副市长拿着铲子,在这即将建设游乐场的土地上面,铲了一铲子。这也意味着,内地最大游乐场开始动工。
  苏浔自然不放过这个机会,让宣传公司大书特书的进行宣传。
  不管是什么项目,时不时的都要在报纸上面露脸,保持热度。否则时间长了,大众就容易忘掉。
  听到游乐场动工,除了好奇的民众之外,那些报名申请入驻游乐场商圈店铺的手艺人也是很兴奋。
  经过几个投资公司和海城政府这边的筛选,已经确定了一些获得名额的手艺人了。游乐场动工,意味着这些入选的手艺人很快就拥有自己的店铺了。
  海城周边某个古色古香
  的城市,以家传刺绣手艺入入选的人家,也传来了叮嘱的声音。“妈,这是雪花膏,以后你每天把你手上抹一抹。咱家以后可就靠你这双手了。”
  当女儿的将好不容易买回来的雪花膏放到了母亲的手里。
  这些年因为干活,母亲的手早已粗糙了。这样粗糙的手,容易损伤绣布。
  要是过去,当母亲的自然舍不得。但是如今,如愿申请到了海城一家店铺两年免费使用权,而且还可以借款开店,还真要好好保护自己的手了。
  女儿又捧起报纸细细的看,然后满脸向往,“真希望这个游乐场早点建成,咱们到时候就可以去海城了。不知道这游乐场贵不贵,咱们到时候离得近,还可以去玩一玩呢。”
  当妈的顿时笑了,“以后总有机会的。”
  在游乐场热热闹闹动工的时候,徐英成终于来了。
  不过不是他一个人来的。还跟着一条尾巴。海城三大家族之一的江家继承人,江华骄。也是贺云凤的追求者。
  这家伙因为贺家的缘故,在深市和苏浔第一次见面,就没给什么好脸色。当时苏浔也没给他好脸色。倒是没想到又见面了。
  江华骄自然不是为了苏浔过来的,他是带着安排过来的。他老爹发现孟家和徐家的继承人都往大陆跑了,当长辈的总不好打探小辈的事情,就把儿子给扔出来了。
  所以他自己也是不情不愿的。
  本来他是打算去南洋看贺云凤的。因为贺云凤最近在南洋处理家里的一些生意,他正好过去追求对方,结果被安排来这里,还要见苏浔,他脸色就一直不好。
  苏浔特意为徐英成准备的宴席上,看到这臭脸,还真是倒胃口。
  “小江总怎么也来了,也没提前说一声,我这也招待不周啊。”苏浔道。
  这意思是小江总不请自来了。
  江华骄果然脸更臭了。
  徐英成听到这声小江总就笑了一下,然后和苏浔道,“他是听说我来内地,就跟着过来玩。上了飞机才知道他也来了,没机会提前和你打招呼。”
  苏浔闻言笑了笑,也不再冷嘲热讽,总要给徐英成一些面子。“既然来了就别客气了,尝尝我们这里的美食。”
  这次吃饭也就他们四个人了。
  位置自然也是在老德庄。
  孟耀荣之前已经品尝过,自然没再惊讶,但是徐英成吃了老德庄的饭菜,也是赞不绝口。“苏浔,你这投资真是有眼光啊,这么好的项目都被你找到了。这个店只要开起来就不怕没生意。”
  江华骄道,“也就很普通了,港城哪里都能吃到。”
  他家是酒店行业的龙头,自然是少不了美食的。在别人看来很高档的老德庄,和他家豪华大酒店比起来,那可真是差远了。他家还有米其林餐厅,有全世界承认的顶级美食。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他就见不得苏浔风光。云凤都被贺家安排回南洋处理生意了。
  徐英成只觉得这小子真是不会做人。多好的一个缓和的机会,非要闹得更难看。待会儿苏浔要是翻脸,可没人帮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