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她也不用担心曹小花付不起房租了,皆大欢喜。
  张慧霞抱着儿子,心事重重。她怎么就想不到做生意赚钱呢?连曹小花都能赚钱,她肯定也行。可是低头看着怀里的孩子,又把这个念头打消,真心为曹小花高兴,“那她以后有希望了。”
  没过多久,曹小花拎着粮食和油进了院子,而后开始忙活。
  张慧霞将儿子哄睡,也过来帮她炸馓子,两个人一个负责擀面一个负责炸,相互配合倒也默契。
  昭昭看着两人有说有笑,回了屋。
  曹小花的馓子很受欢迎,这附近的菜市场独一份,没有第二家卖这个。昨晚做的馓子第二天拿到菜市场卖,再次全部卖光。
  赚了钱,她就开始给自己添置煤气灶,这样就不用再借张慧霞家的灶台。
  回到家,张慧霞问她生意怎么样。
  得知全部卖完了,今天赚了十块钱,张慧霞眼珠子差点瞪出来。十块钱,是她男人三天工资了!
  金奶奶见张慧霞眼含羡慕,提醒她,“你有孩子,没法做这个。”
  张慧霞这才反应过来,这么赚钱的生意跟她无关了,她遗憾地叹了口气,“是啊。我可没法起早贪黑。”
  曹小花回屋忙活去了。
  金奶奶想了想,去她屋里提醒她,以后不要再跟别人说她赚了多少钱,“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很善良。你要多留个心眼。”
  曹小花没听明白,院子里的人都很好啊,每个人都在帮她。不过金奶奶的话,她还是记住了,“那我以后不说了。”
  金奶奶正要离开,曹小花把自己腌制的豆鼓送一瓶给金奶奶,“您不能吃糖蒜,这个豆鼓不是很硬,我煮得烂烂的,很好吃。”
  金奶奶听到是她自己做的,也就没有拒绝,拿了一瓶。
  曹小花想了想,又给陆春燕、房东老太太和张慧霞各送了一瓶。
  晚上餐桌上,陆春燕就用馒头卷着豆鼓,吃得津津有味,还给昭昭的碗里也舀了一勺,因为是咸菜,也不好让孩子吃太多,“尝尝看。”
  昭昭点点头。
  陆春燕叹了口气,“还是妈太没用。她卖馓子一天能赚十块钱。我每天只能赚到八块。”
  她尝试过多卖,但是卖不掉,多余的食材坏掉了。只能她自己全部吃完。
  昭昭见她自责淡淡道,“你不需要跟别人比。你一天只摆几个小时。还要照顾我。她只有一个人,起早贪黑,比你辛苦多了。”
  陆春燕一想也对。曹小花做的馓子需要每天都做。但陆春燕的调料却是一周熬一次。至于米线、凉皮、擀面皮和娃娃鱼都是买的。之前是她自己做的,可后来发现菜市场有卖现成的,她直接买别人的,虽然利润薄了一点,但是能省不少时间。
  陆春燕摸摸昭昭的脑袋,“我家昭昭是个小太阳呢。”
  昭昭看了她充满母爱的眼神,浑身打了个抖,往旁边挪了挪。陆春燕也不生气,继续给她夹菜。
  翌日,曹小花将自行车摆得满满当当,不仅卖馓子,还有豆鼓和炒好的咸菜嘎达。
  金奶奶称赞她越来越会做生意了。
  曹小花有点不好意思,“多弄几样,生意也能好点。”
  她现在每天都有奔头。只盼着能早点接回儿子。
  转眼过去几日,金奶奶跟昭昭嘀咕,“那个货车司机好久没回来了。你说他上哪去了?”
  “可能去外地出车了吧?”昭昭淡淡道。
  金奶奶觉得有可能。
  就在这时张慧霞的老公马建从外面回来,他似乎受了伤,走路一瘸一拐的,金奶奶吓了一跳,立刻喊张慧霞的名字。
  张慧霞立刻从屋里冲出来,过来搀扶丈夫,“你腿怎么了?”
  送他回来的男人应该是马建的同事,叹了口气,“马哥运气不好,搬东西的时候不小心被重物砸了一下脚面。有点肿了,车间主任让他休息几天,等脚好了再回去。”
  张慧霞看着肿得老高的脚面,一阵心疼,“怎么不去医院啊?”
  马建忙道,“不用去医院,不就是肿了嘛,小毛病。去医院得花不少钱。”
  张慧霞有点不放心,“万一伤了骨头,那可不得了。去医院让医生看看,咱们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同事见此,忙不迭开溜,“那个我先回去了,你在家好好养着。”
  一眨眼的工夫就跑个没影。
  张慧霞气得直跺脚,埋怨丈夫,“那些人就是欺负你好说话。你这是工伤,又不要咱们自己花钱。你怕什么。”
  马建觉得她想得太简单,“现在工厂那么困难,听说东西卖不出去,要是我去医院治伤,又花了不少医药费,你觉得我临时工的岗位还能保得住吗?我自己的脚,我还能不知道吗?没什么大事!就是看着吓人而已。”
  他这么一说,张慧霞只能勉强接受,扶着他往屋里走。
  没过一会儿,曹小花回来了,这次又是空着回来的,就是比平时晚了一点。
  金奶奶问她,“今天生意不好吗?你之前都是中午就回来的?”
  “昨晚做得有点多,早上没卖掉,我就去别的菜市场试试。走一路叫一路,到现在才卖完。下次可不敢做这么多了。”曹小花是一点点积攒经验。做多了卖不掉,她打算每天赚十块钱就收手,“我这几天把自己做的豆鼓和咸菜疙瘩拿着一块卖,生意一直不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