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崔奶奶的儿子早早出去打拼,找了女主人又找了一个小三,女主人不愿意,把小三送到了国外,崔奶奶看他可怜就养在身边,替儿子赎罪。
他奶奶让他远离喧闹的城市,不想让他变成一个两面插刀的人。
可宋汝那时候小,觉得他爸爸是个很好的人,会给大院里的孩子分奶糖吃,还有没见过的巧克力蛋糕。
下雨天,他喜欢坐在台阶角落,抱着身子发呆,宋妈看了之后,塞给宋汝一把雨伞给他送过。
女孩踩着树叶走向他,他没看宋汝,继续发呆,她撑着伞略过他的头顶,好多小孩趴在窗户边,她听到他们偷偷的讲。
“她和那个怪胎玩,孤立她。”
“孤立她,孤立她,孤立她。”
“嗯,孤立她。”
从那天起,宋汝和他一起被孤立了,她拿着糖去讨好小孩们,随着手里的糖一块一块消失,他们也一个一个消失了,渐渐宋汝身上也沾上了玉兰花瓣。
有时雨天,她会趴在窗上看,问自己,为什么要给他打伞。
渐渐的,宋汝崩溃了,去跳了河,被崔玉捞上来,他摁住我的肩膀问她为什么。
宋汝不知道,没有答案,她哭着,少年的肩膀还算宽厚,让她第一次觉得崔玉是个好人。
宋妈知道她去跳河,拿着棍子追着打,大院里家家亮着昏黄的灯,印在窗帘上的人影在窃窃私语。
“宋汝有神经病。”
“宋汝精神不正常。”
“宋汝去跳江啦。”
“崔玉也不正常,我看他们真般配。”
宋汝摔在地上,宋妈手里的棍子打成了两节,眼里全是黄色的光,她看到一块一块的石头砸向她,少年的肩膀替她挡下了半根棍子。
宋汝满嘴胡话的喊,她看清一个丢石子的人,她就喊一个人名,喊到大院的灯都灭了,捂着脸痛哭,喊着对不起,少年的身上散发着玉兰花香,是她最讨厌的玉兰花。
宋汝跑去虞城桥下的洞住了好几天,水漫了她的腿。
桥底下有个人在哭,她哭的好伤心,像个孩子一样。
他和她越走越近,他们像两个小朋友找到了小团体,两个浑身散发着玉兰花的人,会在虞城桥下抱着取暖的人。
晚上,宋汝洗完澡,趴在窗台画石榴树。崔玉站在院里和崔奶奶讲话。
他说:“奶奶,手机这样用。”
崔奶奶说:“这样啊?呵呵呵我不太会啊。”
他说:“嗯是这样的。”
真是个温柔的人,宋汝就这样想着慢慢的流露出陌生的情感。
宋妈走进来,开始翻箱倒柜,打开衣柜翻找,宋汝小心翼翼的问:“妈,怎么了?”
宋妈还是在翻,她上去阻拦被推了一下,头磕到了衣柜上,委屈的哭起来。
宋妈坐到地上嚎啕大哭,崔玉敲敲窗户,他看到了凌乱的一切,宋妈哭着喊:“你班主任打电话说你谈恋爱了,你才高中。”
她哭着哭着就自言自语起来,指着崔玉说:“一定是陆子芯,一定是他,一定是你!”
院里又亮起了黄灯,他们脖子交叉,偷偷的在聊着恶心的闲话。
那晚过后,崔玉每天晚上都会在院里站一会儿,等宋妈查完宋汝房间之后再回屋。
后来在学校分了班,崔玉有时会遇到,起初他会和宋汝打招呼,到后来他都会搂着自己兄弟的肩膀与她擦身而过。
宋汝的心沉了下去,她跑到桥下面等人,淌的两条腿都能感到水的寒冷,晚上回去,他没站在院里。
院里的石榴树掉下一个烂石榴,红汁水淌了一地。
高二的结束,宋汝已经好久没有见到崔玉了,崔奶奶晒太阳的时候会跟她讲几句话,她牙齿掉了不少,说话不清。
宋汝就在旁边应和着,宋妈搬着花盆路过的时候听了两句,惊讶的说:“崔玉要走啦?”
崔奶奶点点头,又讲了一些话,宋妈放下花盆说了起来。
“崔玉去大城市发展好,不要拘束于小城市呀,我们要有老崔那个成就啊,宋汝早就去大城市啦。”
崔奶奶摇摇头,宋妈笑着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啦,您就享清福吧。”
崔奶奶听到这句话,笑了,迎着夕阳,一捧黄土已埋半身。
临近高考的21天,宋汝请同桌到家中吃饭,同桌拿着吉他弹了一首小星星,她没见过也没听过,好奇的摸了摸,崔玉站在院里看着她房间的窗户,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第二天,崔玉要走了,宋汝起了一个大早,院里的人都起来了,趴在窗户上看的,去讨好的。
崔叔叔回头看到她,招呼她过去,从口袋里抓了一把糖塞给她,又提起一个牛皮袋塞过去,宋汝笑着说:“崔叔叔我都多大了还吃糖。”
他说:“你在叔叔心中永远都是小朋友,永远没长大,哈哈哈哈。”
宋汝问他:“崔玉还回来吗?”
“不回来了,”崔玉站在台阶上拿着一把伞,递给我,“不可能回来了。”
宋汝接过伞,点点头,提着牛皮袋回屋了。
崔叔叔在后面讲:“阿汝啊,要是有空就去新源市找他玩。”
她回头一笑,回答好。
宋汝回房大哭了一场,哭完就睡着了,做了一个不算太长的梦,在虞城桥上,雨下的急,风刮的大,单薄的身躯衣服上沾了好多玉兰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