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宋涵润怔然,再三确定宁洲没有生气,才敢问道:
  “接下来……还会传给我吗?”
  “当然!咱们队不能再减少进攻点。”宁洲眼珠转了转,对他勾几下手指,“低头,耳朵凑过来……”
  第029章 小替补的出名路8
  “低头, 耳朵凑过来……”
  宁洲对宋涵润说了几句悄悄话,提出自己的建议。
  宋涵润听后,意外道:“这样就可以吗?你不要求我必须扣出斜线?”
  宁洲耸了耸脖子:“你扣你想扣的就行。攻手用什么方式进攻, 是你们的自由, 不归二传管。”
  就像宁洲自己一样。
  即使别人强求他比赛中用鱼跃救球, 他生理上做不出来。
  把宋涵润逼得太紧, 只会让他变成上辈子的宁洲……
  ……
  “你们猜他俩商量什么呢?”
  张康对宁洲宋涵润的悄悄话非常感兴趣,探究地询问周围人意见。
  陈文耀化身“急急国王”:“都别拦着我, 我要上去偷听!”
  “……”杜骏收到暗示,虚挡在陈文耀前, “应该是想出对策了吧。”
  罗教练手指摩挲裤缝, 斜过脸找邵秋:“你也是二传,你怎么想?”
  “刚才那两球都晃成了单人拦网,二传使命已经完成。
  我不理解那个接应, 打斜线球就能得分, 为什么集训水平的接应判断不准球路。”
  罗教练沉吟片刻, 追问道:“如果现在场上二传是你, 会对那个接应说什么?”
  邵秋语调稳定,略显冷漠:
  “‘场上谁得分稳定我传谁, 我要减少你的球量了’。”
  张康打了个响指:
  “赞同。我也是二传出身,我不会晾着余柏这种大腿攻手,说实话, 把所有球传给余柏打就能赢。”
  罗教练笑意更深:
  “嗯, 赛前给七人队安排一个教练的话,教练大概率也会这样叮嘱宁洲吧……”
  他们交谈间, 下一分的争夺开始。
  通过拦网得分、保住发球权的集训队信心倍增,发球也增强攻击性。
  余柏接得吃力, 垫到了四号位上空。
  不到位一传,破坏掉了七人队组织快球的机会。
  这种情况下,二传一般会选择原地垫高,让四号位主攻打调整攻。
  集训队的副攻提前判断,在宁洲传球前就跑向余柏那边……
  四号位至少两人拦网。
  不仅集训队这样认为,余柏也笃定这一球是自己的,后撤几步,给宁洲让出垫球空间,准备助跑打强攻。
  整个球场仿佛进入了一种固定模式。
  大家脑中的“排球系统”告诉他们下一步将怎样进行,他们只需要顺着程序演练。
  程序一:二传宁洲跑到一传落点。
  程序二:跑动中的宁洲坚持用上手传球姿势,背传二号位。
  程序三……
  等等!背传二号位!?
  看着排球飞往宋涵润那边,球场内外都安静下来。
  因为宁洲这个“bug”,比赛的程序,变了……
  “哈!?”
  陈文耀惊叫:“连续三次传二号位,而且还是在前两次接应被拦的情况下?”
  邵秋脸部抽动,不敢相信:
  “放着余柏这种亚锦赛最佳主攻不用,一而再再而三,传球给一个不争气的?”
  宁旭眉头深皱:“洲洲为什么如此信任接应,连单人拦网都无法突破的接应,具备打调整攻的能力?”
  侯助教连连摇头:“没救了,宁洲这种行为是拿整支队伍的输赢当赌注!”
  观众席除了两个人,没人看好这次传球……
  罗教练和张康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错愕——
  宁洲用的是上手传球!
  上手传球比垫球更精准、更快,所以二传习惯用这种姿势传球。
  当一传不好的时候,二传才采用垫调,传到大概位置,剩下的交给攻手。
  余柏接的一传位置很偏,宁洲跑动距离几乎跨越球场,能够垫调、保住进攻机会就不错了。
  然而宁洲在跑动间、以别扭的身体姿势、上手传球……
  一球就能体现出,宁洲具有远超普通二十岁球员的排球基础。
  除了基础,令罗教练和张康惊异的还有一点——
  宁洲在认真组织进攻。
  不是顺其自然、不是出此下策,而是尽一切可能保住进攻、弥补一传失误。
  在他身上,能看到一种执念:
  哪怕只能把对面拦网撕出一毫米的缺口,都会毫不犹豫尝试……
  张康嗤笑一声:“宁洲平时和小老头一样,透露出不符合二十岁的闲适松弛,一站上球场,骨子里的疯狂就藏不住了。”
  罗教练戏谑:“有你当年的影子?”
  “我巅峰时期也不敢传这么胡闹的球。”张康撇着嘴评论,“不过……宁洲这球是不是传短了?”
  本应立在标志杆旁的排球,仿佛动力不足,还没飞到目的地就开始掉……
  球身下落得太快的话,攻手就不能扣,只能处理过网。
  幸好,宋涵润经验非常丰富。
  他上步期间就看出球短,调整步长和方向,起跳后瞬间追到了排球,在球掉高度之前扣上……
  对面仍旧紧挨着标志杆起跳的拦网球员:啊?
  宋涵润擦着拦网人手臂的边,发动直线球技能,终于得到这一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