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这件事情,舅舅就交给你了,你好生在这里守着。刚好你不是不想回去相看吗,舅舅可以用这件事为你争取时间。在第一批秋红薯种植出来之前,你还可以继续在外面撒野一段时间。”
周玉芫听到最后一句话,气呼呼的想要开口反驳他。但是她一想到红薯的重要性,又忍不住有点心虚的说道:“可是,我不会种地啊,万一……这东西那么重要,万一我没有种好怎么办?”
“种不好,不是有那个小乞丐吗?你去问他,他肯定会告诉你的。”
周玉芫闻言突然觉得很有道理,她留在这边种地又不是一个人,大不了……她到时候让小乞丐给她帮忙。
而且听起来这件事情挺重要的,若是她因此得到皇帝舅舅的赏赐,她的婚事应该就可以再推迟几年了。
周瞻说什么交给周玉芫,事实上给她留了不少人,不可能真的让她个小孩子,一个人把红薯给折腾出来的。
周玉芫等到周瞻走了之后,就巴巴的抱着红薯去找陈不倦了。
陈不倦看到红薯最后还是落到她手里,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我舅舅交给我了,我呢,完全不会种地,所以以后还请陈秀才多多关照。”
周玉芫这般说着的时候,可以说是非常理直气壮了。但是由于她十分的坦诚,反而不让人觉得讨厌。
陈不倦:“也罢,那你……就随我去庭河县吧,那边我自己有些田地,可以提供给郡主使用。”
至于他把田地给对方种红薯,万一被其他人知道了?
那就跟他没有关系了,红薯他已经交给了九王爷。用他的地种红薯的是小郡主,小郡主又是受九王爷之命。
所以红薯……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小秀才,只是给他们提供了田地罢了。
周玉芫带着红薯找他的第二天,就是院试正是放榜的时候。
陈不倦本来以为,他正试第一场闹肚子了,这一次排名应该会靠后点。
结果没想到由于他第二场发挥的不错,其中有一题律法题还被傅玄杨押对了,所以他第二场的发挥十分的出色。
就算他的字体不算特别的出众,这一次院试依旧拿到了第一名。
这一次院试又拿了第一,他就算是小三元了。
去看过放榜之后,陈不倦还有幸见到了这一次的主考官。
对方还当众考教了他两个问题,原本一群人听说他拿到第一时,心里多少还有一点点不平衡。
等到后来亲眼目睹了主考官对他的考教,好吧,有不少考生就发现面对t主考官的问题,他们一个个还真的答得不如陈不倦的好。
他们的回答不如陈不倦,主要在于他们的眼界不如陈不倦的广。毕竟陈不倦是个穿越来的人,穿越之前不仅是个高材生,还有发达的网络协助他,他的眼界肯定与他们的不同。
加上他现在有个厉害的老师,那么同等条件下就足够他打败大部分的人了。
之后陈不倦就回了庭河县,因为身边跟了周玉芫一群人,他就没有跟其他书生一起走。
一来是不方便,担心别人发现周玉芫是女孩,到时候说三道四对她名声不好。
二来是有了周玉芫的护卫,陈不倦他们也不需要跟别人一起,路上赶路的速度也就要快上很多。
而且文人相轻,他一个小三元跟别人走一起,不仅招人眼还容易招惹上麻烦。
就算陈不倦自己不喜欢惹事,是个聪明机智的,也免不了别人想要给他增添麻烦。
这一次的院试结束,下一次再考就是乡试了。
乡试三年两次,下一次乡试要等到后年八月,给陈不倦准备的时间还算充足,他也就不用那么着急了。
回去的路上闲来无事,又不能在马车上练字看书,陈不倦就没事的时候练练骑马。
他会驾车,也会骑马,但是两者都不是很熟悉。
他的骑术,估计还没有周玉芫好。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中间有一次他独自骑马,打算在无人的路上练练。
然后就遇见周玉芫骑马,英姿飒爽的从他面前经过,小姑娘的马术要比他好多了。
第55章
陈不倦中了秀才的消息,只比陈不倦早一天传到庭河县。
虽然陈家人早就料到,陈不倦此去应该能够考中秀才。但是当真的听到这个消息时,一群人还是忍不住高兴不已。
秀才是步入仕途的第一道坎,成了秀才以后可以见官不败,秀才名下还可以免除赋税和徭役。
就算陈家不止他一个秀才,但是六十多岁的老秀才,以及身体一直不好的陈秀才,哪有个十四五的小秀才有价值?
十四五岁就考上了秀才,就注定了之后他还有很多的时间去考举人去考进士,甚至……只要他足够努力完全有可能去搏一搏状元郎。
陈不倦在归家之前,把周玉芫送到了自己庄子上,让她带着红薯在庄子上种红薯。
安置妥当了周玉芫等人,陈不倦就先回了一趟陈家,拜见了多日不见的祖母和徐氏,这才转而去拜见傅玄杨和陈秀才。
对于陈不倦再次拿到案首,傅玄杨的态度表现的淡淡的。对于傅玄杨这样的天才来说,拿到案首似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他是不会因此就多么开心的。
相较于陈不倦拿到了案首,他反而更在意其他的事情。比如陈不倦此行可有什么见闻,又在省城发了什么事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