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那就学,从最开始的abcd开始学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到两个月的功夫,李浩飞的英文水平就掌握到可以看懂英文书籍的程度了,为了更好的学习英文,他花费了半个月的工资,从书店买了本英语词典,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编程的学习中。
所长白昌然看到李浩飞的情况,觉得学数学的人学起计算机来快得很,就又跟上级领导申请,要来了两个数学系的学生,跟着林宁一起搞计算机软件。
学习需要书籍,书籍是全英文的,这就很麻烦,不能每一个人来了都先学英语吗?那样效率也太低了。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学习到计算机的课本,林宁先带着这两个数学系的学生,将英文的课本翻译成了中文。
林宁回国半年的时候,国内第一本编程教材出现了,这是林宁在原来课本的基础上,加了很多自己的理解,更方便人们学习。
所长白昌然很高兴,没想到半年的时间,所里就搞出了成绩,而且竟然是最有帮助的教材,他马上上报省里,省里又上报国家,国家非常重视,下来了专家,研讨林宁编出来的课本,非常有用,非常好!
他们喜滋滋的拿着课本回去了,很快有人下来,跟林宁一起来做编教材的工作。
此时,湖南省计算机研究所扩大了很多,工作区分成了几部分,一部分跟着林宁翻译,编制课本,一部分跟着林宁学编程,李浩飞进步的很快,也开始教下面的行人,还有一部分,就是王强的硬件,他研究林宁拿回来的零部件,一点点研究,制造,想要生产出属于中国自己的计算机。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从来没有人怀疑过中国人的聪明智慧,更没有人怀疑过他们的毅力和恒心。
两年之后,研究所已经成了省级最大的研究所,出版了十几种教材,印刷了十几万册,供全国的计算机爱好者去研究学习,也培养了很多个编程爱好者,他们的成果已经开始应用到生产中。
而王强的硬件,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除了高端的芯片和一些精密的元器件,其他的都能自己生产了。
正在此时,他们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漂亮国放开了对中国的出口限制,他们开始大数量的对中国出口电脑。
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漂亮国制作精良的台式机就占领了国内的一线城市,电视上全都是他们的广告,还有很多知名的人士给他们站台。
尽管一台电脑的价格比一台摩托车的价格还要贵,但挡不住人们的好奇的心,只要是有钱有闲的,都想买一台电脑,看看这电做的脑袋到底是什么。
湖南省研究所内的气氛很严肃,他们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现在漂亮国的电脑已经进来了,样式又多又好,看着特别洋气高端,人们都去买他们的电脑了,那他们还有研制的必要吗?
何必再费这劲研制这个东西,直接买不就行了吗?
研究所内的人吵成了一团,大家因为这个问题,彻底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不做了,不研究了,买就一个字。一派是继续做,一定要做出自己的东西,但是做的条件不足,成本也很高。
那到底该怎么办呢?
第21章 价值观不同
湖南研究所吵了半个月之后,通过投票决定,将研究所一分为二,一部分人继续搞研究,一部分人分出去,成立一个科技公司。
这个公司专门做电脑软硬件相关的贸易业务,通俗了说,就是倒买倒卖,从漂亮国进口他们的硬件和软件,卖给国人,他们觉得这样来钱快,还省劲儿。
这次会议,是湖南研究所里一次里程碑似的一次会议,这也是国内电脑行业从业者一次价值观出现分歧的具体体现。
其实以前就已经有这个苗头了,不少人在做研究的过程中都觉得很累,脑袋都想晕了也研究不出什么东西,还不如直接将外国的拿过来卖,不是有拿来主义那个词吗?既然外国人都研究出来了,我们还费那个劲干嘛,拿钱买不就行了吗?
时间长了之后,研究所就分成了两派,一部分是以林宁为首的,主打自主科研的先锋派,另一部分,竟然是以所长白昌然为首的保守派,也就是贸易派。
林宁也没想到,身为计算机研究所的所长,白昌然竟然不支持自己研发。
白昌然也很坦然,“你们小年轻的搞这些挺带劲儿,那就好好搞,我年纪大了,脑筋也老旧一些,只要能办成事,管它是自己做还是买别人的呢!反正咱们国家人多,市场很大,我觉得搞哪样都能成。”
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价值观不一致,那就分开吧。
就这么着,在省里领导的主持下,白昌然带着一部分人脱离了计算机研究所,成立了一个科技贸易公司,而林宁则升任为研究所所长,带着剩下的人专门搞研究。
省里对林宁说,省里面还会继续给研究所经费支撑,但是建议他们最好也能自负盈亏,这样才能发展的更好。
林宁也是这个意思,因为计算机说到底就是一门应用科学,要将研制出来的东西卖给用户,这才是最终的目的,关起门来搞一堆没用的研究根本没意义。
林宁将研究所重新划分了部门,一个是书籍出版,一部分人专门编写计算机书籍,卖给国内的各个大学。
不得不说,光这一样,挣回来的钱就够养活研究所了,因为此时国内各个大学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而国内的教材还很少,林宁他们研究所研发出来的课本在国内课本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被教育部选为一级教材,被国内各个大学都采纳,光版权这一样就挣了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