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诺。”万嬷嬷应下。
“捡着开心的,能把人逗笑的。”蓁蓁补充一话道。
万嬷嬷应下,便去寻书籍。不多时,万嬷嬷归来。
万嬷嬷手中拿着的书籍,不过一些民间传说。全是喜庆大团圆的美好故事。
这会儿万嬷嬷给蓁蓁念一念。蓁蓁本来没睡意。听着听着,蓁蓁就又睡着了。
待蓁蓁睡着了,万嬷嬷才停下念书的声音。这会儿万嬷嬷瞧着万宜妃的睡颜。她轻轻的,不让人听见似的一声轻轻叹息。
“唉。”
那般轻,轻的万嬷嬷自己似乎都能忽略掉一样。可声音能忽略着,似乎没发生一样。在心头的担忧又哪能一样。
对于丹若宫的宫人们,特是有了立场,一直亲近万宜妃的宫人们而言。她的前程未来跟万宜妃绑定在一起。
宜妃失子,怀孕艰难。这一个结果,他们人人都不想。
得一份寿康宫的承情又如何?一旦丹若宫没未来。没一个皇嗣。宏治帝百年之后呢?那时候的丹若宫何去何从。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对于万嬷嬷等人而言,远虑有,近忧更有。
瞧着如今的陛下是心疼万宜妃,将来呢?来年一旦大选,宫廷内苑再添新人。
万一到时候,一代新人换旧人,丹若宫
的前程怎么办。万宜妃的位置又会搁哪儿。
这些问题,每一天貌似开开心心的万宜妃不会操心。或者说也没那一份心智去操心。
担子落万嬷嬷等人的心上,这是愁的食不香,寝难安。
冬日,年节将至。
帝王已经搁笔,朝堂诸事,也至新年。或者说朝臣们也是休沐年假了。
泰和宫,养心斋。
李子彻瞧着马宝呈上来的秘报。帝王看完,他的目光有一点冷。
“就查出来这些?”李子彻问道。
“奴才无能。”马宝赶紧跪地上,一脸请罪的模样。
“起来。”李子彻开口说道。
马宝磕一个头,尔后,方才起身。此时的马宝躬身侍立,静待帝王的吩咐。
养心斋里,气氛凝固。李子彻一声叹息。
“唉。”帝王的一声叹息。良久后,李子彻搁下手中的秘报。
“有些人不得用,那就换着合适的。谁不得用,这些事情不用朕教你吧。”李子彻的目光落在马宝身上,他问道。
“奴才这去办。”马宝躬身回道。
“让下面人警醒些,莫要失了分寸。朕信你,也用你。瞧着你办事有一份忠心。这一份忠心,那才是朕最看重的。”李子彻划一条线。
马宝当然懂。
或者说从帝王划线的点上就能瞧出来。既然要忠心,有时候就得看开点。能干又忠心,这等举世无双的人才,哪是那般容易匹配上。
只能说凑合着,忠心为上,能办事,办成事就挺好。
可同时嘛,办事多了也得多涨进。不能一直吃老本。没谁可以躺在过去的恩情上混日子。
这萝卜坑就那么多,如今有人不合格,那就踢掉。总要给他们下面的人腾位置。
当然踢掉归踢掉,忠心的,那还是要念一念旧情。
这里面的分寸,或者说归马宝管的这一摊子事情。他这一位帝王跟前的贴身太监就得懂分寸。
更得懂帝王的心思。拿捏对了,这是本份。
一旦拿捏错了,马宝更懂,那就是消耗掉帝王眼中的情份。
帝王的情份最难,因为情份在,有些事情是可以开恩的。一旦情份消耗完了,公事公办?
有些事情不上秤,那没二两重。一旦上秤了,万来斤都可能打不住。
潜规则或者说人情嘛,那是不能搬台面上。上台面的,那是规矩。
“去办事吧。”李子彻摆摆手。
“诺。”马宝应话。
帝王一句吩咐,有些人事调整瞒不了人。或者说帝王一言决人生死前程。
宫廷内苑,已起过一场波澜,如今不过是余韵再来。
宫廷内苑里应该得着消息的,总会得着消息。
寿康宫。
三皇子四皇子先后醒来。高太后去探望两个孙儿。
两位皇子殿下各有寝殿。高太后先去瞧四皇子。因着四皇子先醒来。
寝殿内,用过膳,又用过安神药。
瞧着四皇子李济成的气色还成。高太后宽慰一番。四皇子的心神不定,在高太后跟前还有一点神不思蜀的模样。
“可是哪不舒服?”高太后问道:“济成,真有事就跟皇祖母讲。”
“啊。”四皇子应一声,又忙摇头。
“皇祖母。”四皇子唤一声,尔后,又道:“我没事。三哥呢?”
“你三哥无碍。”高太后瞧着小孙儿说道:“你不信,那随皇祖母去瞧一瞧你三哥。如何?”
对于高太后的话,四皇子一听,他赶紧应下。
正巧着,高太后和四皇子一起到三皇子的寝殿时。三皇子醒来。
丹若宫。
这一日,帝王驾临。
宏治帝李子彻到时,蓁蓁正醒着。李子彻一进寝殿,蓁蓁准备起身向帝王行礼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