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可天子的嫡长子不争,哪来的活路?
  至少在贾皇后的心中,她的儿子李济泰才是宏治一朝的嫡长子。
  李济民占了一个庶长子名头,便是杨惠妃母子的心野了,想去占据不属于他们母子的东西。
  那是什么?当然是社稷权柄,至尊无上的皇权。
  人各立场。
  贾皇后的眼中,她和儿子李济泰没退路。
  宏治帝的眼中,都是亲儿子。哪一个他都给出路。当然给出路归给出路。
  至于这路的尽头在何方?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死人是管不住活人的。
  至于帝王嘛,那也是人。肉体凡胎,一旦帝王驾崩,当然也是管不住活人的世道。
  “那又如何?”李子彻冷声说道:“朕是天子,朕给予的,你们才能拿着。朕不予的,你们就不能去抢。谁抢,谁胆大包天,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皇后,这等道理你都不懂,你让朕很失望。”
  宏治帝李子彻望着自己的中宫,他冷漠的说道。
  能给予的,至少在帝王眼中,他给够了。
  “宜妃小产,那没了的皇嗣,那也是朕的孩子。皇后,你真当朕能容忍了你这一回,尔后,再有无数回。”这时候的宏治帝点出来皇后的错处。
  皇嗣。
  这才是皇后真正的最大错处。或者说旁的一些小动作。皇后做局,却也是犯事的当事人自己起了贪心恶念。
  自由心证,总不能说皇后做局,然后,有人跳坑。那跳坑的人干坏事,真的尽数归到皇后头上?
  如今的皇后就喊冤枉。
  贾皇后不认,只道帝王“莫需有”。
  李子彻就不拿这些自由心证的旧帐跟皇后算总帐。
  李子彻只拿一事问皇后,皇嗣殁了,皇后出手了。
  皇后是中宫,天家子嗣,谁都管皇后唤一声“母后”。既为天子妻,母仪天下。
  谋害皇嗣,这一条让贾皇后怎么绕,只要她掺合了,她就绕不过去。
  “皇嗣。”贾皇后嚼一遍这二字。
  此时此刻,贾皇后抬头,她的目光落在宏治帝的脸上。帝王神情冷漠,帝王眼神似冰。
  “居于昭阳宫,母仪天下,尊贵无极。我这做皇后的不能护了皇嗣。陛下决断,我之罪矣。我认罚了。”前面的罪名,贾皇后不认的。
  哪怕她做局了,她皆不认。因为事情不是她做的。
  关于万宜妃小产一事,贾皇后认罪了。这一回她不喊什么莫需有。
  贾皇后相信,有罪没罪,天子既然说她有罪。而且事情闹出来。
  她再喊冤枉,只要帝王想,人证物证皆会有的。
  三木之下,刑罚之间,没什么撬不开的嘴。
  “万宜妃晋封贵妃,杨惠妃替皇后分忧。皇后以为,然否?”李子彻再问。
  “可。”贾皇后简单回一字。
  “很好,朕很满意,帝后一心。”这话让宏治李子彻说的四平八稳。
  可贾皇后心知,她和帝王之间的情份没了。哪怕为着济泰维持住表面的功夫。一切也皆是大不同。
  帝后没情份,那还是夫妻吗?不,同床异梦罢了。
  或者说一旦济泰不能做东宫储君,贾皇后和她的皇儿李济泰就没有未来了。
  一条道只能走到黑。便是面对悬崖峭壁,贾皇后亦心知,她和皇儿没退路。
  宏治五年,年节下。
  天子降下圣旨,晋万宜妃为贵妃。杨惠妃贤德,天子恩许,惠妃暂辅皇后料理宫务。
  金粟宫。
  得着圣喻,惠妃拿到宫权。
  次日,再去昭阳宫请安时。杨惠妃听着贾皇后讲话,请她帮衬一二时。杨惠妃面上装了平静。
  可杨惠妃的心头嘛,那简直跟喝下三碗蜜一般的甜,甜得腻了,杨惠妃还是欢喜无比。
  丹若宫。
  蓁蓁在静养,她在坐小月子。每一日多餐进补,食用了药膳和药汤。
  不必去请安,不能出寝殿。这般日子让蓁蓁觉得无趣极了。
  “娘娘,您瞧,这是刚摘下的寒梅。您若乐意,不若修剪一二,做插瓶摆了殿内。也是赏趣一番。”万嬷嬷提一个消遣时光的法子。
  “嗯。”蓁蓁不拒绝。
  万嬷嬷等人都是美意,大家伙想让蓁蓁开心。蓁蓁也不想拒绝了,她不开心,一屋子,不,应该是整个丹若宫里的人都会跟她一起不开心。
  蓁蓁想一想,她觉得那一般的做法不妥当。
  既然她开心,大家伙就会开开心心。
  那么哪怕心头不开心呢,蓁蓁还是乐意装着高高兴兴。
  笑一笑,十年少。
  笑口常开,长命百岁。蓁蓁是乐意大家伙都笑一笑,都长命百岁的。
  蓁蓁回道:“好。”
  “嬷嬷,我修剪了,大家伙一起赏一赏。你们瞧瞧,看我的插瓶功夫进步多少?”蓁蓁明明心头有一点闷闷的。可这会儿她还是用快活的语气说道。
  “娘娘做的插瓶,哪有不好的。奴婢瞧着,一番趣味。”万嬷嬷夸道。
  不止万嬷嬷,旁边的宫女姐姐们也一样夸道。
  “我还没修剪呢,嬷嬷,你们都莫夸了。”蓁蓁笑道。
  剪了寒梅枝,嗅了梅花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