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
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把“特殊人群监管所”称为“特监所”。
对于下五层的人来说,另一个名字更为人所常道。
——不动要塞。
如果上五层叫作“管控”,那么下五层就叫作“关押”。
会被关押在下五层的人无非三类:丧失理智的怪物、过于残暴的楔子以及犯罪者。
之所以叫作不动要塞是下五层人给的诨名,出自《孙子·军争》:“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
用以说明不动要塞防守坚固,有进无出。
自打要塞建成以来,想从下五层离开的人不少,却没有一个逃脱成功的案例。
除了严密防守和不为人知的地理位置外,这其中少不了异能者的功劳。
而等级a的异能者放眼整个要塞,也只有三位,负责许为次所在六层的封驳之就是其中之一。
六层,6009号室。
封驳之把因为体检而摘掉的心率仪重新戴回腕间。
与矜持贵气的外貌相反,封驳之自幼家境贫寒,高中还未毕业便辍学打工,阴差阳错下觉醒天赋,被不动要塞的高层发现并培养,来到了这里。
如今封驳之办公室内摆放最多的物件,便是书了。
室内温度恒定在26摄氏度,这个温度不会让人觉得冷,也不会让人觉得热,相当适宜。
而当汗珠滴在资料纸上,封驳之才发现汗水早已湿透衣物。
明明是热的,四肢却冰冷异常,像是冬日寒潭水浸泡过似的,还在不住颤抖。
心率仪上的数字很快便破了190。
“嘀嘀嘀……”
早前设置好的程序,一旦心率超过190便会示警。
“怎么间隔时间短了这么多?”
封驳之心脏抽疼,从椅子上跌落,桌上的资料被扫落一地。
胸前的衣领被攥紧变形,领带早已被扯开扔在地上。
将颈上项链中的药品倒出,成把的药丸滚落在地,封驳之拿着其中几粒扔进嘴里,药丸苦味蔓延,由于干涩卡在喉管处,直至够到桌上的水杯,喝水浸润才得以吞下。
静坐许久,封驳之才整理衣物,将领带拣起,一页一页收起地上的资料。
坐回座位后,捏起纸角的手指还有些发抖,封驳之深呼吸,被放在首页的资料吸引了注意力。
[文件序号903729]
人员编号:2233
姓名:许为次
是许为次的个人资料,而内容相当人厌鬼憎。
家暴、杀人。
开篇仅仅两个词,就足以磨灭阅读者对许为次这个人的初始好感。
封驳之小时候,总能在村子附近遇到一个智力障碍者,听别人说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用石头砸死地上的虫子。
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也没人知道这么做是否能给他带来乐趣。
唯一知道的,就是这些虫子无缘无故地被人碾出白浆,拆除腿脚。
文件不过薄薄几页,封驳之能在里面看到许为次被浓缩的前半生。
——将旁人当作蚊虫,“无缘无故”的前半生。
2030年4月,颐和家园发生了一件震惊河源市的案件。
事情的起因是202室住户因走廊恶臭投诉物业,最终物业在201室发现了被活活饿死的双胞胎姐妹。
尸体已经糜烂生蛆,面目全非。
距邻居回忆,三天前还曾听到门内发出响动,那时没有多想,谁知……
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房子的户主名叫潘以凝,与丈夫许为次育有两女,便是死去的双胞胎姐妹。
而夫妻两人目前不知所踪。
封驳之翻页。
经法医调查,双胞胎姐妹全身没有外伤以及捆绑痕迹,生前不曾遭受虐待,身体里也没有药物残留的痕迹,明确死亡原因就是饿死。
两个年幼的孩童,在父母不在的情况下,靠着家里明面上的吃食水源,苦苦支撑了一周。
门窗皆被锁死,但即使没锁死,凭借姐妹二人的身高和能力也无法将其打开,更无从求救。
就这样,才会导致尸体被发现时,一个在床上发臭溃烂,身下积满排泄物;另一个在卫生间,倚靠着马桶身形干瘪。
案件的突破口是有证人表示,曾在一个月前的七里巷见过双胞胎的母亲——潘以凝。
那时的潘以凝看起来精神恍惚,身上还有被殴打的痕迹。
循着这条线索,警方找到了潘以凝出入过的超市监控。
店主调出监控记录,警方在分辨率极低的画面中,捕捉到了一个关键信息。
潘以凝背着的斜挎包上印有独特的logo。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那看起来普通的黑色斜挎包竟是瑞穗集团的春季新品,全球限量发售,价值三十万的名牌包,而且据专业人士鉴别,潘以凝背的应当是正品。
这款包售卖数量有限,很容易就查到了购买人。
不是潘以凝的丈夫许为次,而是潘以凝的弟弟——潘幼柏。
新品刚发售刚过一个月,所以潘幼柏可能是夫妻俩失踪前见过的最后一个人。
警方在法院门口等到潘幼柏,作为律师,潘幼柏刚刚结束一审。
眼底的淤青让潘幼柏整个人看起来异常疲倦,但面对警方的询问,他依旧显得温文尔雅、礼貌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