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瑶令当然听见了这些话,这回连赵昌几个都替她鸣不平,铃儿甚至都要气哭了。
  “咱们奴才的命就不是命么?这些话,岂不是要将姐姐往绝路上逼?哪有逼着人枉担虚名自证清白的?”
  梁九功欲言又止的模样落在瑶令眼中。
  瑶令心气儿慢慢平和下来,她想起康熙意味深长的那句话。
  她忙安抚众人:“咱们做奴才的,哪有孤身立在这世上的道理?咱们做不到独善其身,咱们只管伺候好主子才是最要紧的。”
  康熙和太子都是这紫禁城的主子,怎会允许这些依附着他们父子的人乱嚼舌根呢?
  瑶令的手伸不出去,她愿意相信康熙能为她打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她的心思收回来,就不再听外头的言语,只管领着手底下的人专心一意的准备给康熙和太子的烤兔子。
  这回是去御膳房做的这个。
  既答应了康熙和太子,总不能只做一道烤兔子就罢了。
  宫外送来许多的新鲜蔬菜,还有新鲜口味的野菜,都是备着主子们新奇,若是想换个口味,御膳房就会做出来的。
  瑶令选了些香甜可口的,洗出来精心做成了春饺,又炸了好些野菜盒子,做了几样小点心小粥,就一并送到康熙和太子跟前去了。
  这回大阿哥闻着味就来了,他什么都不管就要蹭饭,康熙和太子也不能把他赶走,大阿哥也是真会吃,点明还要个串串锅子。
  瑶令只得给他在蒸笼似的御膳房里又开始给他串食材做锅子。
  皇子阿哥要吃,康熙也是允准了的,谁敢拦着大阿哥说春日里不让吃锅子的规矩呢?
  多得是小太监小宫女给瑶令打下手,可她要做的东西实在只有她自己能掌握完全的火候,因此也就是她一个人在忙碌,别人想插手都很难帮得上。
  御膳房里的膳食大太监都帮不上太多。
  但他们要看,瑶令也没有拦着,爱看就看呗。
  只是到了如今,也没几个人来她跟前问这些方子,她也是纳闷,她又没有藏着掖着的,怎么都不敢来问呢?
  就这么忙了一顿饭,等都收拾妥当送上去后,瑶令身上都叫湿透了。
  铃儿给她擦汗,她什么都顾不上,没等那新鲜奶浆将冰气散尽就一口全喝了。
  这在膳房炉子前沾惹的火气是降下去了,这一大壶的冰奶浆却压根不该是这春日里喝的。
  这一两个月瑶令忙里忙外的,又这么水汗淋漓的做了一大顿饭,心里凉下来的同时,竟眼前一黑晕倒了。
  她无知无觉的倒下去不知道,倒是把跟前的人都吓了一大跳。
  等瑶令再醒过来的时候,她早已不在热气腾腾的御膳房了,而是在她自己的房中,灯火摇曳间,瑶令看见了铃儿哭到红肿的眼睛。
  梁九功和赵昌也在。
  瑶令眼神微亮:“梁公公,我是不是病了?”
  梁九功目光一闪,忙道:“太医来瞧过了,不打紧的。喝两贴药,自然就养好了。”
  瑶令眨眨眼,她感觉自己喉咙有些疼,声音也是沙哑的,腰酸背痛,浑身不得劲,而且还有点怕冷,一会儿又觉得热,估摸自己可能是伤风感冒了。
  她可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瑶令道:“梁公公,到底是病,也总要几日才能好。在御前伺候,主子的康健是最要紧的。总不能把病气过给主子了,要不,我挪出去养病,等好了再进来?”
  可着她逮着这个机会了。
  眼里都是憋不住的兴奋,瑶令一个劲的嘱咐自己冷静。
  梁九功一言难尽的望着瑶令:“万岁爷说了,姑娘不必挪出去。这是尽心伺候万岁爷和两位殿下才如此的,若直接挪出去,岂不是显得天家无情?万岁爷格外开恩了。”
  瑶令才知道,就这个事,在她昏睡的时候康熙就已经决定了。
  瑶令就在她住的地方养病,病中需要静养,铃儿暂且先搬到隔壁的屋子去了,留瑶令一人独住。
  她昏睡着,人家把一切都安排好了,铃儿的东西都直接打包去了隔壁。
  眼前的人都还有差事在身上,瞧她醒了,梁九功和赵昌就离开了,铃儿也去办差了。
  独留瑶令一个人靠在床榻上望着那碗药轻叹。
  怎么到了她这里,康熙就屡屡破例呢?
  后宫已经是怨声载道,康熙再这样,不知还要有什么说法出来。
  她是可以不去管,也做不到独善其身,议论或许都会被康熙压下来。
  可这样的破例,她受不起啊。
  帝王深恩过重,她用什么还?
  门口有动静,瑶令抬眸一看,太子和大阿哥站在半开的门前,就那么直勾勾的盯着她,却也不进来。
  瑶令忙起身要给两位殿下行礼,太子眼风一扫,他的奶娘喜塔腊氏就进来将瑶令扶住了。
  “姑娘别多礼。太子殿下与大殿下私下前来,姑娘别声张。”
  重新让瑶令躺好,等太子和大阿哥进来坐定后,喜塔腊氏就领着人都出去了。
  瑶令望着太子与大阿哥:“这是奴才们的地方。太子殿下与大殿下不该到这里来。”
  太子和大阿哥充耳不闻。
  太子盯着瑶令道:“是孤害你生病了。”
  大阿哥连这个也要争:“不是你,是爷害的!”
  瑶令心一软,忙道:“两位殿下可不要这样说。奴才伺候主子是奴才分内之事。病了也是奴才自个儿体质不强,不是殿下们害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