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24章 出宫
  外头的雪太漂亮,银装素裹,天地一片银白。
  康熙哪里忍得住只在窗前屋里观看,便是去了廊下也是忍不住的,就想近前去瞧一瞧雪中红梅。
  瑶令没拦着,守着奴才的本分是要紧,但也不能扫了主子的兴致。
  太子瞧见下雪了也高兴,来找康熙,父子俩倒是一同去园子看梅花去了。
  康熙一把接过梁九功手里的桐油伞,自个儿撑着,见奴才们惶恐,康熙笑道:“雪中赏景,就是要这样才有趣儿。”
  康熙牵着太子,父子俩同撑一把伞,梁九功和瑶令在后头跟着,太子的人就在他们后面跟着。
  路上倒是遇见了匆匆过来的大阿哥。
  事情过去了这么久,康熙见着了大阿哥一下子又板着脸了:“你跑出来做什么?”
  上次事后,康熙就将大阿哥禁足了。禁足两个月,抄书千遍。
  大阿哥不是喜欢到处晃悠么?康熙只许他读书,剥夺了他练骑射的机会。
  便是要让大阿哥定下心来。
  大阿哥小心翼翼地道:“汗阿玛,儿臣解禁了。儿臣知道错了。”
  刚一到日子,又正好碰见这里下雪了,大阿哥就迫不及待的来寻康熙,甚至将书都搬来了,就希望如愿解禁。
  这回抄的书字倒是不错。
  康熙瞧着大阿哥吃够了教训,也知晓这性子得经年累月慢慢的磨,便叫人将大阿哥抄的书放回去,把大阿哥留在身边,叫他也放放风。
  瑶令瞧着到了太子身边的大阿哥没一会儿就开始眉飞色舞的跟太子讨论一会儿想要怎么玩雪时,她就知道,大阿哥这性子就是改不了的。
  哪怕将他圈禁一辈子呢。还是本性难移。
  康熙领着两个儿子在园子里尽兴的逛,见梁九功瑶令等人都规规矩矩的站在一旁候着。
  他便道:“你们也自去逛去。这里不比宫里,不必如此拘束。只留几个人在朕身边即可。”
  这样的时候,纵然瑶令如今跟梁九功是同品级的,但瑶令依旧退后一步,让梁九功来安排。
  梁九功也没有客气。
  太子和大阿哥身边留了几个贴身侍候的人照料。康熙这里留下的是赵昌。
  其余的人由人领着在园子里逛一逛,梁九功与瑶令也能自便。
  瞧着眼前纷纷扬扬的雪幕,梁九功笑道:“这里也是出宫的地界了。瑶令姑娘素日辛劳,今夜也能好好赏赏雪,这是好事。”
  瑶令总觉得梁九功是话里有话。
  她说:“这是万岁爷的恩典。”
  梁九功笑道:“是。瑶令姑娘说的很是。那姑娘就自便吧。我还有些事情要去安排,就不陪着姑娘了。等万岁爷回去的时候,姑娘一同随着回去就成了。”
  瑶令也不客气,应了一声好。
  她近些时日琢磨茶点,总觉得新年的茶做不出醇香的茶点来,就想用冬日的无根雪水泡些茶水来,然后将茶叶做旧些,这样等过了冬日,春天再启出来的时候,就能做出好吃的茶点了。
  御前所用都是最新鲜的东西,旧年的茶叶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在康熙的身边。
  瑶令也不想叫人把宫外的东西随便带进来。
  若想要旧年的茶叶,她自己做还是最保险最安全的。
  这一场雪来的正好,又有这么大的一个园子在,能收集很多很好很干净的雪水。
  后来的雪就下得太大了,几乎一瞬就能落下满头的雪。
  康熙不想太子生病,早早的就带着太子回来了。
  也不叫太子回他的住处去住着了。
  直接带到康熙的住处,父子俩一同沐浴安寝,都是瑶令近旁伺候的。
  今儿晚上是她值夜。
  坐在帷帐外头,拔步床门外的小脚踏上,听着父子俩在里头轻声说话,还有太子轻轻的笑声,雪夜寂静,瑶令忽而觉得,这样的岁月静谧无声,当真是一瞬该当永恒的美好。
  太子已有许久不曾有与康熙这样亲密的时刻了。
  太子心里头高兴,与康熙说话就晚了些,父子俩天南海北的说话,到了夜里两三点才没了声响。
  瑶令换了班,倒觉得没有那么的困倦。
  一夜大雪过去,天不亮的时候雪就停了。
  瑶令走出来的时候还早,小太监们还没有开始扫雪,但都已经在准备了。
  怕小太监们扫雪的时候冻僵了手,梁九功早吩咐了人下来,给他们每人一小碗热热的姜汤,这会儿正用着呢。
  瑶令在暖阁里待了一夜,手脚暖热,裹了厚厚的披风出来也不觉得冷,反而被那冰雪般的气息一吹拂,有种神清气爽的舒适感。
  她干脆又寻了个干净小罐子,想着回去路上再收集一点这从未触碰和沾染人气烟火的晶莹的雪。
  结果走在路上,倒发现铃儿和几个不当班的小宫女在堆雪人。
  她站着瞧了一眼,只觉得那雪人身上的衣裳万分眼熟。
  铃儿笑道:“姐姐,这就是你呀!”
  几个小宫女突发奇想的,把瑶令堆成了雪人。
  瑶令戳了戳那雪人的黑鼻头:“你们坏得很。我是这样的吗?这身子呢?身子怎么还胖乎乎的?”
  瑶令扯了扯那衣裳:“别以为用了我穿过的衣裳就能是我了。这衣裳我可只穿了一回就给你了。你就这么糟践你姐姐的心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