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这花船里的姑娘是那几个人千挑万选才从扬州瘦马里选出来的没叫人碰过的。
  毕竟是指望着给大阿哥带回去的,总不能挑不好的。
  结果就这么被人给带出来,又听大阿哥的话,哪来的就送回哪里去。
  看那头坐下来的几个小阿哥在姑娘出来的时候,在太子的示意下,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将小阿哥们的眼睛蒙的严严实实的。
  小阿哥们还挺懵的。这有什么不能看的?
  那几个人听说要拆船,就更慌了,想过来求情。
  这船可是花了大心思做出来的。
  有人想着巴结皇上。自然有人想着巴结大阿哥。
  皇上那里尽管专宠嘉妃娘娘,可江南的柔美昳丽绝不同于宫里的娘娘们,他们觉着皇上如果体验过了,一定会知道江南的好。
  献给皇上的船更大呢。
  可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先在大阿哥这里折戟沉沙了。
  难道大阿哥不喜欢这些?可他们也没有机会当面问大阿哥了。
  大阿哥的人看着他们,根本就无法近前,甚至连做船的工匠也在一刻钟后叫大阿哥的人给找到带回来了。
  这里动静太大了。但河上叫人清场了,都知道太子和阿哥们在这里,动静再大也没有人敢来看热闹。
  做船的时候不容易,这船做了小半个月才做成的。
  总算赶在康熙来的前三天做好了。
  结果没想到还没待一会儿就得拆掉,但大阿哥的命令,谁敢不从呢?
  工匠们自己做出来的,自然知道怎么拆起来更快,而且不会损伤这些部件。
  更别说还有一位尊贵的小公子在岸上喊,叫他们不能蛮力拆卸,要按照构造来拆。
  工匠们也不敢问,但肯定要按照贵人的指示来做的。
  肯定是不能在河里拆的,还是得拖到浅水湾的地方来拆。
  怕伤到十一阿哥,三阿哥不许十一阿哥拢过去看。
  几个大的叫人时刻盯着小阿哥们,就怕小阿哥看兴奋了到跟前去离得太近受了伤。
  十一阿哥是看得最认真的,看了半晌,见船体都松动了拆了大多半了,他就指了指地上的一块大木头部件。
  十一阿哥说:“要那个。”
  太子扬了扬下巴,太子身边的两个侍卫立刻带了人过去,将那光滑的木头部件抬了过来,放到阿哥们跟前。
  都围过来看。
  这一看,就看出门道来了。
  太子道:“这外头是胡桃木做的。怎么里头这样金光闪闪?”
  还似水波纹一样,就好像是一片金色的湖水般闪亮。
  十一阿哥伸手摸了摸:“这是金丝乌木。比太和殿的金丝楠木还要好。”
  十一阿哥怎么就认得呢?康熙抱着他去过太和殿,他见过那些大柱子。有些造船的书,他不认得字,央着四阿哥给他读了许多。
  书上说,金丝乌木比金丝楠木还要好,还要珍贵。是十分难得的木料。最好的那一种,年代久远,表面形成了湖水般的金色水波纹。
  跟眼前这个一对,一模一样的。
  三阿哥啧了一声,也上手摸了:“十一弟说的没错。”
  “这金丝乌木包裹在里面,外头用胡桃木夹着,面上看就是胡桃木做的船,其实里头切切实实的逾制了。这要是告出来,一告大哥一个准。”
  太子与大阿哥对视一眼,都看见了彼此眼里的寒霜。
  这是憋着想要控制大清皇长子来的啊。
  若不是小十一喜欢拆船,还站的这么近看,料想也发现不了这花船里的秘密。
  要不是大阿哥坚持不上当,这就被他们给坑了。
  上了贼船,想下都是下不来的。
  大阿哥道:“把这些东西,都包起来,送到汗阿玛跟前去。还有这几个人,也一并送去。”
  太子跟着嘱咐道:“悄悄送去,别闹得动静太大了。”
  大阿哥看了太子一眼,便道:“不要惊动了旁人。”
  汗阿玛此番南巡,是两河流域的堤防而来的。到苏州来,也是为了巡察地方,这会儿官民都其乐融融的,这样的腌臜事闹出来确实不好,容易喧宾夺主。
  太子的顾虑是对的,若是破坏了汗阿玛的苦心,便是他的错过了。
  那边九阿哥听了十一阿哥和三阿哥的话,思索片刻,问十一阿哥:“这金丝乌木是不是很值钱?”
  十一阿哥直点头:“需要很多金子的。”
  而且还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
  “到山里都不一定能找到多少。”十一阿哥说。
  九阿哥的眼睛发亮:“那如果拿出去卖,是不是能赚很多钱?”
  十一阿哥眨眨眼,买卖乌木吗?寻常用金丝乌木都是逾制的。
  但十一阿哥还是回答九阿哥了:“是能赚很多。”
  九阿哥就开始自言自语的盘算:“那这么算起来,江南造船买卖也是能赚很多的。木头越好,岂不是价钱越好?咱们一路走过来看见的这么多船,又这么华丽,这在京城可是看不见的。”
  难怪人家都说江南纸醉金迷,是个销金窟。
  十一阿哥问九阿哥:“九哥,你想做什么?”
  九阿哥笑嘻嘻地道:“你别管了。跟着四哥走,四哥前头等你呢。”
  九阿哥落下来,自己盘算,十阿哥听见他们的对话,这会儿也跟上来,兄弟俩在最后说悄悄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