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七零军婚:炮灰靠弹幕躲剧情> 七零军婚:炮灰靠弹幕躲剧情 第159节

七零军婚:炮灰靠弹幕躲剧情 第159节

  她看向萨仁,感觉她对个体户接受度还挺高的,如果她退伍去当个体户,那正队长的位置.....
  也不知道咋脑补的,反正马红霞不暗自跟萨仁较劲了,这人际关系处理起来,真不容易。
  有那么一瞬间萨仁想回家放牛。
  林书音这边没有啥幺蛾子,跟老师同学们相处的都挺愉快,弹幕也很消停,林父林母之前说的打算今年夏天过来,也过来不了了。
  林父不小心摔了,没骨折但是腰疼的一时半会儿出不了门。
  看信时候沈观南在,一听老丈人摔了,就道,“媳妇儿,咱们寄点东西过去吧。”
  老丈人摔了,他们不知道还好,知道了还不关心一下,人家会说他这女婿娶了人姑娘不把人爹妈当回事了。
  林书音点点头,“嗯,不过咱寄啥东西啊?”那腰摔了,寄平常东西不行吧?
  沈观南想了想,“我去部队医院拿点膏药贴,那个好使,贴上去就不疼了。”
  林书音,“行,你看着办吧。”
  林父摔了的事跟萨仁林建设俩人也说了一下,萨仁跟林建设商量,“咱给爸妈寄点营养品吧。”
  养伤呢,吃点好的。
  林建设,“行,你买两盒麦乳精吧。”
  营养品除了麦乳精也没有其他的了。
  半个月后,林父林母收到林书音林建设这俩儿女的关心,林母心里那个感动啊,林父心里也是欣慰,尤其是在信里听说了,这膏药贴是他们女婿专门去部队医院拿的。
  别的地方还没有,心里更欣慰了。
  不过嘴上还是道,“我就一点疼,还麻烦观南跑一趟。”
  林母拿出膏药贴给林父贴上了,“你就贴着吧,这部队医院拿的保准管用。”
  林父点点头,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贴上的那一刻腰疼还真少了点,没像以前那么疼了。
  林母最近感慨的挺多的,这林书音林建设寄东西过来,又感慨了,跟林父叨叨,
  “老头子我跟你说实话,咱家这俩孩子,其实小时候我最疼的就是老大老二老五了....”
  虽然物质上没啥差别,但是心里比较偏向其他三个,大儿子疼的最多,书音建设俩孩子,龙凤胎,一起出来的。
  在别人看来挺好的,龙凤呈祥。
  但是因为是龙凤胎营养吸收的不均匀,小儿子从婴儿开始就体质差,三天两头生病,弄得她很烦啊,心力交瘁的。
  三天两头请假,说句实话,如果不是看在他是儿子的份上,那会儿她都想扔了,至于书音这孩子,娘胎里营养吸收的很好。
  自打出来也没让他们操心过,没生过啥病,从小也乖,不折腾他们,不折腾关注的就少。
  林母承认这事。
  林父打断林母,“我不像你,我对他们一视同仁,我对他们小时候又爱又烦的。”
  想想也不知道咋养大的,
  ”现在孩子们长大了都有自己的孩子了,也能体谅我们当父母的。”
  林母,“我想说,小时候没咋疼书音建设,而这俩孩子长大了最有出息,也对我们老两口最好。”
  “你看腰扭了都快一个月了,老大两口子也不晓得给我们买点药啥的。”
  “我就在信里跟书音提了那么一嘴,她就让观南准备膏药贴了,老四两口子也是给你准备麦乳精,让你补营养。”
  林父,“这俩孩子孝顺。”
  远香近臭就是这么来的,沈观南给拿的膏药贴是好东西,林父贴了几贴腰就不疼了。
  这腰不疼了,下去溜达逢人就夸啊。
  结果就是林书音这个女儿,啥也没做,成了大孝子,好姑娘。
  对此钱向红很不服气,她这公婆可真是,二姑子小叔子就邮回来一点东西,这老两口就整个大院的夸。
  她这天天照顾的儿媳不见得夸一回。
  之前她想分家来着,但是想想算了,他们两口子工作,公公帮忙接送孩子,婆婆在家做饭对他们也是帮衬,就没分。
  但是公婆这样夸老三老四,她心里有点不舒服,钱向红就跟她男人林建业说这事。
  一天干活累的,林建业并不想听媳妇儿叨叨,直接睡过去了,打呼噜了。
  钱向红,“每次说你弟妹你就睡觉!”
  真是一家人啊,这么多年了从没帮她说过一句话。
  林父摔到腰这事,也不知道怎么落到张红英爸妈,张父张母耳朵里了,虽然两家前些年闹得不愉快,但到底是亲姐弟。
  张父张母就拿了点东西,来看看这个姐夫了,还是那句话,到底是亲姐弟,之前那些不愉快在弟弟弟媳提着东西上门时,林母瞬间不计较了。
  “姐夫,你这咋整的?咋还摔了呢?”张父把提来的东西放到桌上询问。
  林父摆手,“就脚下一滑摔了,没事,我现在的好了,书音观南给我寄过来膏药,我贴了几副,不疼了没事了。”
  张母笑说,“要不是昨天听建业说了,我们都不知道这事。”
  听弟媳说这话,林母心里有点暖,虽然之前闹得不愉快,但是关键时刻弟弟弟媳还是过来了,这就是一家人。
  张父,“哎呀没事就好,咱这年纪了,摔了撞了的,搞不好骨折啊,姐夫你以后走路可得看着点。”
  都不年轻了啊,六十来岁了。
  林父点头,“这回长记性了。”
  张父喝了一口水,“书音建设在京市咋样,都挺好的吧?”
  第171章 你妹夫找了别的女人
  说到这俩孩子,林母可有的话说了,她笑,“挺好的,建设读大三了,明年冬天就毕业了,书音的话,她本科已经读完了,在读研究生,也明年毕业了。”
  张父张母不是很了解音乐学院,就问,
  “书音读的是音乐学院吧?”
  林母点头,“嗯呢,中央音乐学院,咱国内最好的音乐学院啊。”
  张母,“音乐学院读两年就行了吗?”
  想了想虽然都是大学,但是音乐就教唱歌的话,学制确实短点。
  林父,“不是,都是四年的,书音提前读完了,她成绩好啊,脑子又好使,四年的内容两年内学完了,然后他们老师还邀请她留校当老师呢。”
  大学老师一般人可当不了,但是因为他闺女专业成绩优异,学校就邀请她当老师,林父想想面上就有光。
  可惜他们两口子不在京市,不然可以好好跟周围邻居说说。
  林母,“对,她提前读完了。”
  张父张母俩人对视一眼笑道,“哎呀,还是咱书音厉害。”
  林母,“这孩子从小学习就好。”
  张母,“对,红英红敏就不如书音机灵,考大学也只考了专科。”
  林父林母一听,“红英红敏都考上大学了?”
  张父张母五个孩子,仨儿俩女,只有老大有工作,老二老三老四都下乡去了,红英红敏排第二第三。
  张红英参加了三次高考,今年终于考上了,她妹妹红敏也是,也考上了。
  张父笑,“考上了,俩都考上了。”
  张母,“我说你们表哥表姐考的都是咱国内最好的学校,你俩就考个大专。”
  林母,“哎呀你快别说那话,大专也是大学啊,你看咱们周围大专有几人能考上的?”
  “考上大学的都是人中龙凤。”
  林父点头,考上大学确实人中龙凤,不过他家俩孩子龙中龙,凤中凤。
  这话张父张母挺爱听的,林母问起,
  “红英读大学,她对象和孩子咋整?”
  第二年开始高考政策就变了,考生必须是单身,她这侄女可是在乡下结婚了的,老三红敏没结。
  红英能高考估计是假离婚了。
  张母,“红英报考的他们本地大学呼市的,这没事,不影响的。”
  “离家里很近。”
  他们作为父母的虽然也想念女儿,但不会劝女儿,干那些抛夫弃子的事。
  人心这玩意,自从高考恢复,无论男女都不要孩子丈夫媳妇儿了,觉得配不上了,重新在大学找了一个,说是要重新开始。
  父母还挺支持的,而他们不会,他们还劝闺女不要有那种想法,女婿对他们又不差,干啥不要孩子男人,谁知道找下一个遇上的是什么人。
  大人怎么搞无所谓,中间孩子受委屈。
  林母,“那还行,我以为红英报的是咱们这儿的大学呢。”
  张母,“不是,红敏报的咱们本地的。”
  每次跟林父林母聊天,张父张母感觉都要奉承这个姐姐夫,这回感觉终于扬眉吐气了,他们家两个大学生,他们家也两个大学生。
  谁比谁差了。
  这次过来就是专门跟他们说这事的。
  张父张母神清气爽的走了。
  林父林母退休了每天闲的,不是找邻居唠嗑就是去俩闺女家看看,这不张红英张红敏考大学了,林母就去林大姐林书意说了一下。
  林母还是挺得意的,这是她娘家人,她娘家出了好几个大学生,大闺女婆家先不说,小闺女婆家老周家,一个大学生也没有。
  林书音林建设这个远在京市的儿女也没落下,特意写信跟他们说了。
  林书音也不知道林母何时跟她这么亲了,这几年几乎是一个月一封信,啥事都要跟她讲一讲。
  除了张红英张红敏的事,林母又说了一下,说今年没能去京市,等来年夏天,81年时候他们再过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