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邱学正怔住,这还没有开始辨认,她自己怎么就认了下来?
  他正想要开口否认,却被身侧的徐京何伸手阻拦了下,徐京何眼眸幽沉,轻声道:“听她说。”
  邱学正迟疑了下,便没再开口。
  他不说话,落在旁人的眼里,便是默认了。
  施元夕紧接着道:“可是钱学录有所不知,在进入队列前,我恰好跟同窗王恒之碰上了,为了图个好彩头,我们二人当时还交换了携带的提篮,随后便各自进了检查队列。”
  无数目光落到了王恒之身上,或者说,是他携带的提篮上。
  王恒之怔住,也低头去看。
  ……他提篮上盖着一块绣着折枝花的红色丝绸,被风吹得飘了起来。
  “根据国子监考场规则,进入检查队列后,便在检查人员的监视下了,是不允许妄动的。”
  她声音沉了下去:“你的意思是,王恒之的提篮里,装着我写的小抄?”
  满场死寂。
  这会经施元夕提醒,许多人也想了起来,他们二人在检查前,确实凑在了一起说话。
  但是否交换了提篮,大部分人都没什么印象。
  有印象的人,比如李谓,这会反应了过来,看着施元夕的眼神都尤其复杂。
  她竟是检查前刚换的提篮!
  那学录缩在了袖子里的手,疯狂地颤抖。
  他清楚地记得,施元夕入场前,提篮上确实系着一块绣着折枝花样的红绸!
  后来检查时,他看见那块红绸不见了,还有些疑惑。
  因为要把纸条往施元夕的提篮里放,他整个人都很紧绷,到施元夕时,也没敢随便乱看。
  所以才根本不知道,那提篮已经转移到了王恒之的手上!
  “我的提篮从下了马车,到检查队列前,除了那一次更换外,便只有你经手,你刻意找人遮挡住了我的视线,便是为了方便你把小抄塞到了我的东西里,是还是不是?”
  施元夕看他额上已经冒出了冷汗,一张脸惨白非常,她便再上前一步:“身为国子监师长,却栽赃构陷学子,是谁指使你这么做的?”
  “还是说……那甲三级的同窗,也是你动的手?”
  她最后一句话落下,那个钱学录神色巨变,啪地一下朝卢祭酒跪下来了:“祭、祭酒,下官没有!下官只是一时想茬了,所以才……”
  他彻底慌了神,又急于辩解甲三级的事与他无关,所以没注意,他的话说出口后,许多人的神色都变了下。
  魏青行暴怒,想骂那钱学录是个蠢材,却又不好开口,只能咬牙切齿地看向了王恒之,问他:“你真与她换了提篮?”
  王恒之:“……没有。”
  那边见到钱学录认罪的施元夕,抬眸轻笑:“考前物件这么重要的东西,如何能轻易交换。”
  “禀学正,刚才的话,是学生随意编造的。”
  一时间,整个国子监的学子们都沉默了。
  ……刚才她那番话说得,基本上好多人都相信了。
  谁知道,她竟然在这种紧张的场面下编瞎话!
  施元夕还补充了句:“检查前我确实跟王恒之说过话,我只是把我提篮上系着的红绸给了他。”
  王恒之在心中腹诽:还跟他说这玩意能带来好运,助他一举夺魁。
  ……
  钱学录终是反应过来,他双目失神,双腿一软,砰地一下跌坐在了地上。
  “将钱学录拿下,押送大理寺。”徐京何在一片噪杂里抬眸:“施元夕并无作弊嫌疑,大考入场检查继续。”
  一锤定音。
  施元夕抬步,自面色铁青的魏青行身边擦肩而过。
  魏青行此刻已经顾不得她了,那钱学录如此胆小蠢笨,他怕对方被抓捕入内后,会将事情全部供了出来。
  大考一共进行了七日。
  第一日的热闹直接波及到了朝上,且影响到了魏青行本人。
  此后的几天,施元夕再没有见到在国子监内见到魏青行,顺利完成了大考。
  大考结束后,她才从其他人的嘴里听说,钱学录死了。
  那天她只是随口一说,却没有想到,那个甲三级的学子,也和她一样,是遭人陷害的。
  她入场后,徐京何也查清了这件事,同时牵扯出了国子监另一个博士。
  魏青行的脸色当时就不好了。
  没等入院检查结束,便直接离开了国子监。
  此后没两天,钱学录便在大理寺内暴毙身亡。
  至于另外一个博士,他从头到尾都坚持说是自己想要这么做的,与他人无关。
  “钱学录竟就这么死了?”王恒之还有些恍然。
  施元夕没说话。
  这才是魏家真正的手段。
  他们不想要开口的人,便只能永远地闭上了嘴。
  朝上的风波暂时和她没有关系,对她而言,目前最重要的,还是本次大考的名次。
  受新规影响,这次的大考试题难度偏高。
  刚考完,就有学子精神崩溃了。
  又有着这么多的事情发生,导致满京城里都尤其关心这次的大考名次。
  也包括了萧氏。
  大考放榜当日,许多学子汇聚到了离国子监不远的远安茶室中。
  这茶室装修清雅,周遭挂着许多的名人字画。
  加上离国子监近,寻常便有学子经常在这边举办茶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