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好好好,不知沈先生家住何处?”
  沈知晏写了个地址给他,便站起来:“时候不早了,沈某就此别过。”
  沈知晏出门后,方学正拎着一堆东西又巴巴地追上去,塞到端午手里。
  柜台后的掌柜,看着自来高高在上的学正大人,跟个舔狗一样,都快捂眼了。
  ……
  ps:学正就是校长。这里设定的县学是官办学校,等于现代的公立学校。本书架空,设定学正是有官位的,因为教学在古代的官位一般比较低,设定县学的学正是七品。
  第257章 得罪谁了
  叶采苹看了一整天,从县城牙行,看到府城牙行。
  直到第二天中午,终于挑了几个满意下人回家。
  堂屋里,叶采苹和老两口坐在上首,锦儿欢儿和小燕坐在一旁。
  “见过叶娘子、老太太和老太爷,几位小姐。”几个下人跪了下来,行了大礼。
  老两口何曾见过这种场面,都有些惊了。
  叶采苹笑道:“都起来了,介绍下自己。”
  一共四个人,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两个十六七岁的小厮,一个丫鬟。
  妇人长了张圆脸,温温厚厚的,眼里却有几分老练道:
  “奴婢姓杨,今年三十有五。以前在府城陆员外家当差的,后来陆员外家道中落,便把我们都发卖了。以前在陆家,大家都叫我杨妈。”
  “这两个小子,是奴婢的儿子,大的15,名唤山子。小的13,叫石子,姓何。”
  叶老太道:“那你男人……”
  杨妈道:“奴婢的男人早些年没了。”
  叶老太点头,望向一旁的丫鬟:“那这个丫头是……”
  丫鬟长得清清秀秀的,道:“奴婢桂香,今年14,原也是农户人家。3年前被爹娘卖到了牙行,学了几年东西。叶娘子是奴婢第一个主家。”
  叶采苹道:“以后你们的月钱都一样,每人800文,干得好,过年后升到1两。山子以后看前门,石子看后门。”
  “除了看门,以后劈柴挑水之类的活计,也交给你们了。有时还得给我当马夫。”
  “至于杨妈和桂香,你们听小燕安排吧!”
  “是。”小燕连忙站了起来。
  杨妈几个很是惊喜,以前他们在员外家,二等下人都是600文一个月,一等才有1两。
  想不到这虽然是农家,竟然给了800文。
  “这里有几匹棉布,你们拿下去自做两身衣服。”叶采苹指了指一旁的茶几,这是刚刚回来时在县里买的。
  下人每季都得有两身衣服,这是最基本的福利。
  杨妈几个谢了又谢,抱着布匹,背着包袱,跟着小燕离开了。
  叶采苹笑着道:“娘以后不要再进厨房了。”
  叶老太笑:“那可不行。有时我也爱给你们做些吃的,还有,我喜欢择菜。”
  叶老太很喜欢择菜,搬个小板凳,坐在走廊下,一边择菜一边等着女儿和外孙女回家。
  “那你就捡些轻便的干。”
  “你买这几个人,花了多少钱?”
  “杨妈30两,她以前就是干厨房的,还会做针线。山子石子都是25两,他们都有经验,贵一些。桂香是个生手,15两。”
  正说着,小燕和杨妈一起进来。
  杨妈笑道:“现在都中午了,奴婢这就到厨房给娘子和老太太你们做饭,也好露一手。”
  叶采苹笑道:“你快去。”
  杨妈离开后,小燕道:“山子和石子已经到前门和后门守着了。就是这个吃饭问题……”
  以前小燕都是跟着叶采苹一家吃的,现在买了下人,她不知怎么安排。
  叶采苹道:“这个由娘和小燕你们决定吧。每顿给一块肉,或是蛋或是鸡之类的,一荤一素。对了,以前咱们找人盖房给帮工包饭的菜式也不差,就以这个为标准吧!”
  “哦,他们在厨房吃,小燕你还跟咱们吃。还有,你的工钱,我给你涨到1两2钱。”
  小燕又是感激又是羞愧:“我活儿少了,还涨工钱了,这哪行?”
  “这叫升职加薪,不都这样的嘛。”叶采苹笑道,管理层都这样。
  这大半年来,小燕做了些什么,她一直看在眼里。
  这些活计,别人三个人才能完成,她愣是一个人就安排得规规整整的。开始叶老太只做一些轻便的活儿。
  小燕是个眼里有活的孩子,值得培养,将来不管她干什么,总是不亏的。
  叶采苹道:“还有,你不是喜欢刺绣?咱们准备做夏衫了,这活儿就交给你了。”
  小燕双眼一亮:“好。家里的衣服鞋袜,以后都交给我。”
  夏布叶采苹早就买好了,上次卢县令那事,她带着锦儿欢儿准备出城,结果不让出,回程途中她就买了布匹。
  很快,午饭好了,杨妈不愧是厨娘出身,那厨艺真不错!
  至于杨妈几个,叶老太给了一大条腊肉他们,素菜任他们到菜园子里摘。
  吃的是肥腊肉炒蒜心和炒油菜。
  四人吃得很是满意,心想这主家真大方,还有肉吃。
  用过饭,小燕便带着桂香上山割猪草,又教桂香和石子如何喂牲口和清理牲口棚。
  叶采苹背着手,走到大门处,见山子很认真地坐在门内守门。
  “叶娘子。”看到她,立山子立刻站了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