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杨夫人,十分抱歉,人你暂时是带不走了,我现在要把她带到州衙去。”
  杨夫人沉默片刻道:“好,请容我出去问她一些话。”
  旧州衙门外的街道上,安静无人,唯有晚风轻拂。
  云纱贪婪地呼吸着这清新无比的空气,才勉强将翻涌的恶心感压了下去。
  杨夫人望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牢头,拉着云纱低声问:“羽儿去找你了?”
  “是。”
  “羽儿……”
  杨夫人那双幽深的眸子在夜色中更显冷意,“你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他不惜跟他最讨厌的梁程联手做戏骗我!”
  云纱望着她,不发一言。
  “他说要去锦嵩山住一段时间,那儿空气好,利于养身子。”
  杨夫人低声说着,又忽然质问,“羽儿不在锦嵩山……在哪儿?”
  “在米南村。”云纱深吸口气,“杨白羽就在我住的院子里,你可以派人把他接回去,但我希望你不要强迫他。”
  杨夫人盯着她好一会儿,后退了半步。
  “杀人是怎么回事?”
  “与我无关。”
  “你若不是与羽儿尚有婚约,我管你入不入地牢,陷不陷官司。”
  杨夫人语气冷淡,“不过现在你还是安分一点,等你去新州衙,最好什么话也不要乱说,州衙内有几位与杨家有些交情,包括这位牢头在内,你若聪明,就懂得如何明哲保身。”
  云纱没有回应这个问题,她只问了句:“玉坠还我吗?”
  杨夫人低喝:“……无知!你可知这玉坠的原主人是谁?”
  “不知,但这是杨白羽给我的。”
  “羽儿不知其中利害关系,你却与我听清楚,这玉坠之后系着一位我们杨家得罪不起的大人,玉坠若留在你手里,只会招致祸端。”
  云纱抬眸。
  “什么祸端?”
  第75章 第 75 章
  在云纱被带去新州衙的这个晚上,杨夫人就连夜出了城找去了云纱住的那个小院。
  城门虽然早就关了,但对杨家来说,出个城却不是难事。
  规则永远对一些人没有绝对的约束作用。
  但杨夫人跑了空。
  艰难在夜色中辨认方向,穿过蚊林虫雨,终于找到了云纱的小院。
  可小院只剩下了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姑娘,抱着一只棕色的小奶狗战战兢兢地开了门。
  杨夫人喘着气,眸子却冷冽:“公子呢?”
  春草有些怕她,颤声道:“公子随人走了……”
  “走了?……什么人?”
  “我不知道,公子没告诉我,只让我留下来等姑娘回来。”
  春草的眼泪掉下来,忍不住跪在了地上,“夫人,能救姑娘回来吗?”
  “起来。”
  杨夫人语气简短急促,“我问你答。”
  “公子跟谁走了?那人是何模样,为何公子要跟他走?”
  “那人跟着好几个人一起来的,听说都是行商的,为首那位公子模样年轻,看着二十出头,他说他是来找姑娘的,姓林,我也不知为何公子要跟他走,公子什么都没告诉我,不过应该是跟姑娘的事有关。”
  “她认识什么林姓男子?”
  “不认识。”春草忙道,“我一直跟在姑娘身边,从未见过此人,而且他是打听过来的,说明他来之前确实没有与姑娘见过面,夫人可不要误会姑娘。”
  杨夫人一声冷笑:“误会?我还能误会什么?”
  她若非与羽儿还有一纸婚书系着,她才不会管她的事。
  只如今她缠上官司,还是人命官司,州衙但凡查一查,都能知道她与杨家的关系。
  杨家身为良州首富,虽为商,却有不小的影响力。
  连州府大人都要卖杨家几分面子。
  若蒙上丑闻,就不会是什么小问题。
  “夫人,我家姑娘什么时候能回来?”春草着急问。
  杨夫人不屑于回答这个问题亦或者着急知道杨白羽的下落,转身又带着许多提灯随从破开静谧的夜色,很快远去。
  回了小路,杨夫人坐进马车,手顿了顿,拨开帘子吩咐。
  “不回城,去锦嵩山灵清观一趟。”
  “夫人,这会儿已深夜了,去山上不安全,且道观大约早关门了。”
  杨夫人有些头疼,捏了捏眉心。
  “……我倒忘了,先回城,派人去道观一趟,敲不开门就一直敲,让梁程给我滚回来一趟。”
  “是。”
  ……
  杨白羽的视线全然落在眼前这位男子的身上。
  “有消息了吗?”
  这是一间客栈,离州衙最近的客栈。
  男子自称林乔,乃汝州真州两大商会的会长,主要负责的就是土地买卖和粮食买卖。
  跟着他来的,正是汝州和真州几家米行的老板。
  今年收成不好,水稻减产严重,其他地方已经出现了旱灾,旱灾过后就意味着粮食涨价,随之而来的就是饥荒。
  对于粮食主产地颖昌府来说,良州的情况是最好的,真州的情况是最差的,汝州次之。
  林乔说自己的父亲极为关心粮食的事,前段时间偶遇云娘子,在水稻种植方面,与她相谈甚欢,且受益良多,听说她正在种二季稻,父亲事情繁忙抽不开身,便让林乔领着几位大米行老板过来瞧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