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不过,没两天,她也笑不出来了。
  因为这钱氏爱吃独食,在县城买的好吃的,从来不给他们六房。
  平日里也当看不见他们,只差让他们六房滚了。
  他们老李家的八卦,在李家村传得沸沸扬扬。
  李耀祖背着良心,说了很多花言巧语。
  终于说服了钱氏,带他们一家人到县城钱氏陪嫁的宅子居住。
  李耀祖走的时候,只带了自己的爹娘还有李老头和老吴氏。
  六房这边的人,被他们给扔下了。
  任凭李为怎么苦求老李头,老李头只说了句:“分家了,就不要住一起了。”
  老吴氏倒是想带着小儿子一家,可惜这也由不得她做主。
  在他们搬家那天,李耀辉追着钱氏的马车,跑了很远。
  但还是没有让马车停下来。
  小吴氏在家里,骂了大房好半晌。
  只差没有骂老李头的老吴氏。
  但老李头和老吴氏疼了六房的那么久,自然也做不到那么无情。
  老李头将自己的田地给了李为,现在的这座院子的房契也给了李为。
  老吴氏没有卖了养的鸡鸭和猪,也全部留给了六房。
  走的时候,甚至还给了二十两银子给李为,让他带小孙子李耀辉去读书。
  可这些在贪婪的李为和小吴氏看来,都是应该的。
  大房不带上他们六房一起去县城过好日子,就是可恶的!
  第82章 杨西宁回京
  永熙府这边,杨西宁和杨西定愉快的放养生活要结束了。
  他们收到了来自亲娘崔氏的催促信。
  杨西定特地拉了李耀安出门,街上的食肆去,打算好好聚一下。
  到了食肆,杨知府带着书童还有杨西宁已经在包间里了。
  “快坐!快坐!”杨西定拉着李耀安跟着自己坐在杨知府左手边。
  杨西宁则坐在杨知府的右手边,正在点菜。
  “喂,小书生,你喜欢吃什么?”杨西宁笑着问李耀安,春日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的脸上,仿佛带着朝气。
  有着与寻常女孩子不同的生机。
  李耀安想了想,要了一道酸菜鱼。
  “我们明天一大早就要回京城,小书生,希望以后在京城咱们还能再想见!”杨西宁点完了菜,端起茶杯,颇为豪迈地敬了李耀安一杯。
  李耀安微笑着回复道:“定是能再见的,希望杨姑娘以后轻松自在,等再见之时,我请你和杨兄吃饭。”
  杨西定嘿嘿一笑,端起酒杯,敬了李耀安一下,一口饮完。
  杨知府和他的书童倒是自顾自喝酒,等着菜上齐。
  “客官,您的菜上齐了,请慢用!”店小二将包间的门一关,杨知府就如几百年没吃饭一样,开始了风卷残云。
  杨知府府里的厨子,是崔氏专门找的,专做一些清淡的菜。
  美其名曰,养生。
  可怜杨知府是个重口味的,天天就跟没吃饱饭一样。
  你说为什么不去下馆子,或者重新找个厨子?
  他的俸禄每次自己还没摸热乎呢,就被全部寄到他自己媳妇那里了。
  这还是跟他好大嫂崔氏学的,要不是偶尔攒了些私房钱,杨知府估计早都饿瘦了。
  杨知府和他的书童两个,筷子都快舞出残影了。
  杨西宁和杨西定两个,也加入了进去。
  明明点了十道菜,李耀安愣是一口没吃着。
  “你怎么都不会抢饭呢,这要是有什么好吃的,铁定没有你的份!”杨西定吃了半饱,看见李耀安一口没吃着,倒不觉得自己可怜了。
  杨西宁轻咳一声,让杨西定去找店小二,重新给上了一桌一模一样的菜。
  这回杨知府和他的书童没有再抢着吃了,明显是吃饱了。
  杨西宁一个人吃了三大碗饭,杨西定则吃了六大碗。
  只吃了一碗就饱了的李耀安,一头黑线。
  看见杨知府和杨西定略带鄙视的眼神,李耀安觉得,以后还是少和他们一起吃饭的好。
  当天下午的时候,杨知府拉着李耀安给他还有杨西宁和杨西定画了两张画像。
  一张由杨西宁他们带回京城,给杨知府的媳妇。
  一张杨知府自己挂在了书房。
  在李耀安收了画画的工具,要走的时候,杨知府良心未泯,还是打算给李耀安十两银子,作为辛苦费。
  李耀安本来以为这是免费的,现在能收到银子,也是意外之喜。
  见杨知府颇为不舍这十两银子,硬是掰开他的手指,将银子拿走了。
  徒留杨知府,抱着自己放私房银子的木箱子感慨没钱。
  第二天一大早,李耀安给了杨西定和杨西宁一些李耀明寄给他的药丸子。
  告诉了他们功效,算是给他们的临别礼物。
  随着杨西宁他们的离去,永熙府开春的春耕也开始了。
  在李家村的宅子也开始了修建。
  一切都在渐渐发展。
  杨西宁和杨西定这边回了京城,她娘崔氏就压着杨西定跟她学怎么执掌中馈。
  杨西宁今年开年,已经十三岁了。
  在名门闺秀中,这个年龄已经可以开始相看,定亲的了。
  可是她爹杨江不舍得,千叮咛万嘱咐,说杨西宁的亲事不着急,晚些定才好。
  而且现在杨江在西北带兵守关,崔氏也不敢不经过杨江就给杨西宁定亲。
  但是教导中馈,让杨西宁具备成为宗妇的能力,这件事情,杨江可不能反驳。
  于是杨西宁回京后,遭遇了崔氏严厉的指导。
  平时喜欢穿的劲装男装,全部换成了繁琐的华衣,就连发式也很是繁复。
  繁复到,若是杨西宁有过于跳脱的动作,都有乱的可能。
  更别提,头发上还簪了带流苏的簪花。
  只要动作幅度大,一准儿打脸。
  经过崔氏这么收拾,若是李耀安看了现在的杨西宁,铁定觉得这是杨西宁她双胞胎姐妹。
  一点都想象不出,她剿匪的样子来。
  杨西定的日子也不好过,回了京城,就不能随便出去打牙祭了。
  成日里吃的饭都是清淡的,一点滋味都没有。
  崔氏还盯着他跟请来的夫子读书,弄得他想离家出走!
  有一天崔氏在杨西宁那边检查有没有什么武器的时候,看到了李耀安画的那张画。
  杨西宁和杨西定回京城后,把这幅画给忘了。
  现在被崔氏看到了,当即就没收了。
  晚上还在自己的书房召见了兄妹两个。
  杨西宁和杨西定两个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都在想今天有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想了半天,都没想出来。
  只能硬着头皮进了书房。
  一进书房,就看见崔氏拿着一幅画。
  杨西宁恍然大悟,连忙说:“阿娘,这是李耀安画的,画的我们两个和三叔。画得可好了,我本来打算回来就给三婶的,可惜我给忘了。”
  崔氏疑惑:“李耀安?”
  “就是三叔的朋友,云清书院周夫子推荐来帮忙的学子。”杨西宁笑着回了崔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