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李莲华塞了一双鞋子给李耀安:“鞋的夹层里有油纸包的银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使,知道吗?”
  这时的李莲华倒是像个姐姐,眼睛里浓浓的担心,就像要溢出来一样。
  李耀明给了李耀安一个木盒子,里面都是一些药丸。
  也不多说什么,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崔念念给了李耀安一封信还有一块玉佩:“这是我们崔家的信物,可以凭借这个去崔氏当铺拿一千两银子。”
  “若是遇到难事,也可以凭借这个找崔家的人帮忙。”
  李耀安接过,朝崔念念行了一礼:“谢过大嫂。”
  “一家人怎说两家话,你这次外出,定要谨慎行事,要知家中,定是挂念的。”崔念念虚扶李耀安,示意李耀安起身。
  李耀安也给家里还有李耀明留了,全家的画像。
  虎头来的时候,身后只有一个包裹,腰带上挂了一把斧头。
  他一来就跟丹青一起搬东西,将东西绑在李耀安的马上。
  李耀明带着崔念念上了马车,绿芽和麦冬坐在马车外面,麦冬赶车。
  他们先行一步,李耀安则带着虎头和丹青去找李耀光。
  “你走就走,走了就别回来了!”
  “不回来就不回来!”
  刚走到李耀光家门口,就被迫听了一出两人的菜鸡互啄。
  “李耀光!”李耀安朝李耀光家大喊一声。
  砰!
  李耀光气冲冲地开了门,身上背了一个包袱,手上还提了两个。
  “走!”李耀光出了家门,李耀光他爹追了出来。
  “别忙,你马还在后面棚子里呢!”李耀安见李耀光还有些生气,眼睛却偷偷看向院子里。
  院子里,秦仙仙捏了帕子擦眼泪,李耀光他娘正在哄她。
  等李耀光他爹把马牵出来,听到动静的秦仙仙想出来,已经迈出了一步,又收了回去。
  李耀光叹了一口气,把包袱放到地上,又走回了院子里。
  只见他揽过秦仙仙的肩膀,轻轻给她擦了眼泪。
  不知道说了什么,秦仙仙居然笑了。
  他和他娘又说了一会儿话,这才笑着出来。
  李耀光捡起包袱挂到马身上,自己爬上去对着李耀安道:“走吧!”
  因为只有李耀安和李耀光有马,虎头和丹青就只能自己走。
  好在,到了望远县,就可以上车厢那些了。
  他们到了望远县,弄好马车后,李耀安就带着丹青去买了一些能用到的东西。
  等他们从望远县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他们持续赶路,明天还要去清江府云清书院告别院长和夫子他们。
  在周夫子那里,李耀安收获了一张地图,还有一封书信。
  在院长那里,得到了一本游记。
  李耀安和李耀光拜谢院长和周夫子后,就启程去往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了。
  一路上,李耀安的眼睛几乎没有停歇过。
  白天赶路,晚上歇息的时候,李耀安就开始绘制地图。
  他绘制的地图,甚至包含了一些山形。
  画了地图就写游记,里面会注明地址,人文和附近的植被。
  因为现在距离清江府不远,这些李耀安大多都是清楚的。
  等他看到了些许不同于清江府的东西,他还会让丹青停车,自己下去查看,还有询问。
  别人见他们是书生,加上李耀安着实长得不像坏人。
  在铜板的加持下,一些百姓还是很乐意和李耀安聊天的。
  李耀光跟在李耀安旁边,时不时也提些问题。
  若是遇到脾气好的,也就回答了。
  若是遇到脾气差些的,就李耀光平时说话的口气,只给个白眼都是便宜他的了。
  虎头近些年倒是越发沉稳,拿着的斧头,既可以劈柴又可以防身。
  在确认李耀安平安的情况下,偶尔还会跟一些猎户学几招。
  可怜丹青活脱脱活成了几人的老妈子,成天担心马车里还有多少米粮,又差了什么没准备。
  有些时候,露宿荒野的时候,还会去摘野菜野果,就为了那三位爷能吃得更好些。
  虎头无聊的时候,还要拉着他习武。李耀光无聊的时候,就拉着他习字。
  有些时候,肉眼都可以看见他身上的幽怨。
  “还有四天的路程,就可以看到黄河了。”
  李耀安拿着周夫子给的地图,计算了一下路程。
  李耀光放下自己绘制的地图,一双眼睛看向李耀安。
  “真的吗?”李耀光盯着李耀安问。
  李耀安点头,李耀光还有丹青都高兴妃蹦了起来。
  “终于可以洗个热水澡了!”李耀光收了自己绘制的地图,顺便收拾好自己的笔墨那些。
  丹青笑得见牙不见眼:“哎呀,咱们得米粮那些,刚好还能撑几天,如果再晚一些到黄河。”
  “咱们可连下锅的米,都没了!”
  “你们到底吃不吃烤鸡,这烤鸡都快糊了。”虎头在火堆边添柴,见他们迟迟不过来,还是出声提醒一下。
  三人立马围坐到火堆边,丹青撒上特质的料粉,香味加倍。
  第112章 赈灾
  他们一行人越往黄河方向走,越是感觉凄凉。
  有些房屋都倒塌了,四下里,也没看到什么农作物。
  路上遇到一些百姓,也是瘦骨嶙峋,目光黯淡的。
  有些百姓甚至起了抢劫李耀安他们的心思,刚伙同一些人围过来,就被虎头挥着斧头吓退了。
  一个官差骑着马,拿着铜锣敲。
  边敲边喊:“有钦差下来赈灾!快去衙门!”
  百姓们相互看了一眼,跌跌撞撞跑回了家。
  不一会儿,就看见他们带着自己的亲人,拿着一些东西,就往一个地方走。
  李耀安让丹青把马车拉到一旁,把路让出来。
  等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才上了马车,让丹青驾着马车,跟在那些人后面。
  虎头手握住斧头,走在马车边上,一双眼睛四下查看情况。
  路上,丹青也不敢起锅做饭,只得将前面镇子买的点心拿出来。
  还摸了几个野果子,一人分了一个。
  几人停下吃了饭,可抬眼望向前方的百姓。
  他们的脚步没有停止,甚至在加快。
  有一个小女孩,脱离队伍,去摘路边的野花。
  被她娘扯了耳朵,跟上去。
  走到夕阳落山的时候,终于看到了更多的人。
  他们汇聚在城门外,在施粥棚子那里排队。
  “大人,粥棚这里已经日夜不息地熬了两天粥了。”
  “来的灾民实在太多了,我们带的米粮……”有一个差役打扮的人,悄悄朝一个难民打扮的人汇报情况。
  他们本来是躲在暗处在说话,可是李耀光尿急,刚好想要找暗处解决,这刚好就听见了。
  李耀光往后挪了脚步,想要回去告诉李耀安。
  结果才退了一步就被发现了。
  “什么人!”那个难民打扮的大人,看向李耀光的方向,差役赶忙出来,将李耀光抓住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