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万一得了皇上的宠爱,生出一男半女,整个家族都获益,兴许还会晋升为未来皇帝的外祖。
  就算运气不好,顶多也是折了一个女孩子罢了。
  这般情形之下,一些悲剧也就陆续发生了。
  有些已经定亲的女孩子,被家里人退了亲。
  若是定亲双方没什么感情还好,但有几对儿却是青梅竹马,或者私下定情的。
  于是,棒打鸳鸯,女子重情,承受不住之下,就选择了绝路。
  不过几日功夫,就有一个悬梁自尽的,一个跳了井的。
  整个京都瞬间就传遍了。
  有人唏嘘,有人嘲笑,有人同情。
  但选妃还是在如火如荼的准备中,甚至随着丞相之女,京都第一才女于文慧的加入,而越发喧嚣。
  所有人好似都忘了济安堂里,嗷嗷待哺,等待回家的孩童们。
  也忘了,皇上还没下罪己诏…
  幸好,这个时候,终于有人赶来认领孩子了。
  随着一对儿风雪加身的夫妻从几百孩子中,抱出前生儿子痛哭的几欲昏厥。
  认子的序幕被轰轰烈烈拉开了。
  方玉直接在衙门里请了假,左右要过年了,衙门里也没什么太忙的差事。
  虽然众人因为一些顾虑,不能到济安堂搭把手儿。
  但给方玉行个方便,还是能做到的。
  大理寺那边也不好彻底抛开不管,派出了几个小吏帮忙登记。
  方玉提前请孙老大夫帮忙琢磨了一种药汁儿,可以做个简单的验证。
  只要水盆里加入药汁儿,父母或者血缘亲人同孩子,各自滴一滴血液进去,血液相融,就可以确定是亲人。
  这般,就杜绝了冒领的可能。
  大理寺的小吏们本来还不相信,玩笑一般做了不少次试验,最后只能喊着神奇了。
  不过,想想方玉家里药铺售卖的成药,如今已经受京都所有人追捧,恨不得一夜间抢了所有小儿大夫的生意。
  他们也就释然了。
  两座济安堂门前,日渐人满为患。
  最高一日,领走了一百多孩子。
  果然,也有人想要浑水摸鱼,拐走孩子。
  被验出来之后,直接抓了起来。
  这般,一直忙到大年二十九,就很少有人上门了。
  方玉统计核算了一下,九百多孩子,剩了三百多。
  他长长叹了一口气,到底同先前预想一般。
  不是所有父母都有能力赶来,也愿意把孩子接回去的。
  孩子少了,为了好照管,所有孩子都集中在了一座济安堂。
  沈家的丫鬟婆子们,一人得了二两银子的赏钱,被送回了沈家过年。
  济安堂里的人手,倒也勉强够用。
  方玉索性把家里和铺子里所有人都带到了济安堂过年,方便照顾,也是图个热闹。
  有洞天福地做靠山,方玉从来不担心缺了吃用之物。
  辛先生那里,上官同僚和同窗友人等处,方玉都派吴岩去送了年礼,他没有上门。
  毕竟,他如今照管这些孩子,出力不讨好。
  就算对方不在意,他也不能牵累人家。
  果然,他行事这般谨慎周到,反倒让众人很是愧疚。
  纷纷给他写了信,表达歉意,也给与鼓励。
  无论真心还是假意,方玉都笑着接了。
  人活在世,糊涂一点儿好。
  特别还是在京都这样的大染缸,官场这个大戏台。
  这些人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是难得的真心了。
  沈君泽赶在大年前一日,又送了两大车的东西到济安堂。
  鸡鱼肉蛋,米面粮油,应有尽有。
  甚至还没忘了给孩子们买点心,各色糖果和一大堆的小玩意儿。
  剩下的孩子绝大部分是穷苦出身,过了最初的惶恐,如今穿的暖,吃的饱足,还有点心和玩具,各个都会露了笑脸儿。
  完全不知道担心他们的前程…
  沈君泽拉这方玉在屋里喝茶,开始讨功劳。
  “我啊,真是劳碌命,刚张罗着往北边送年礼,又要操心你这边。
  可怜的我啊,吃不下睡不香,眼见就瘦了。”
  “行了,行了,你就说吧,要什么谢礼?
  别做这幅样子,旁人见了,还以为我怎么欺负你了。”
  方玉撸着胳膊上的鸡皮疙瘩,赶紧拦住他的抱怨。
  果然,沈君泽立刻就一扫方才的哀怨,开口就道。
  “给我来二百个烤串儿!我要一次吃够!
  之前你只给我几串儿,我做梦都馋这个!”
  方玉忍不住大笑,“好,二百就二百!
  今晚想让你吃一顿,再带二百生的回去,现烤了,陪着老夫人一起吃。”
  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祖在上!
  “这还差不多,够义气!”
  沈君泽立刻眉开眼笑了,霸占了方玉的床铺,睡得昏天暗地。
  他当真是忙了不少日子,年底生意忙,事情杂乱。
  方玉无奈,寻个机会进空间求援。
  方家人从来不小气,听说方玉要招待朋友,立刻全家动员。
  最后给方玉带了满满一背篓的东西。
  炭烤的炉子在廊檐下摆开,别说沈君泽流口水,就是院里所有人都馋的受不了。
  于是,大年的前夜,老人孩子们,连同门外两个被排挤,因而留下来守门的差役,都聚在一起,吃了一顿烤串儿。
  狼多肉少,其实分到每人手里的烤串,没有多少。
  但这样的寒夜,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聚在一起,撸着串儿。
  男人们喝酒,老妇人们说着闲话儿,孩子们另一手掐着点心。
  北风都不冷了,夜晚也不再寂寞了。
  沈君泽走得时候,紧紧拎着食盒,方玉送他到门口儿,青色的大氅落了薄薄一层雪花儿。
  灯笼的光照下来,映的方玉整个人都好似镀了一层金。
  沈君泽扭头看见,忍不住心里感慨。
  “仲良,你就是现世的圣人,转世的菩提。”
  方玉听得笑了起来,应道。
  “说好话哄我也没用,只有这么多肉串,都给你拿着了。”
  沈君泽大笑,摆摆手,跳上马车,回家陪老祖母去过年了。
  方玉目送马车走远,扭头同两个差役说道。
  “二位兄弟,辛苦你们过年还要上差了。
  我让家里人准备了一些吃用之物,你们拎着东西回去过年吧。
  初一早晨再过来就成,这里有我家的两个护院守着,不用惦记。”
  两个差役感激,这样的时候,谁不想一家团圆啊。
  但他们在差役里没有靠山,也不擅长勾心斗角,只有做苦活累活的份儿。
  大年夜还要守着这里,他们心里也是不愿啊。
  突然听说可以回家,还有年礼可拿,他们都是动心。
  “多谢方大人,但万一…”
  一个差役迟疑,生怕出了意外,他们担责任。
  方玉摆手,“放心,有事儿我担着。
  你们尽管回去吧。”
  两个差役,这才彻底放了心,都是欢喜的不成样子。
  很快,吴岩提了两个篮子给他们。
  篮子里有一条肉,两包点心,一条大鱼。
  两个差役欢欢喜喜,行了大礼,这才走掉了。
  方玉下令锁了前后两道门,不到初一早晨不能打开。
  这般,少了进出,众人就能安心过年了…
  方圆儿带了哪吒,三十那日白天回了山下一趟,算是做个样子,吃了一顿饭,才回叶家。
  煎炒烹炸,忙了足足一下午,天黑时候,丰盛的年夜饭就端上桌儿了。
  因为全家上下都喜欢她的手艺,方圆儿特意把每道菜都加了量。
  然后分了一半送去前院,这般福婶子只闷两大锅米饭就成了。
  众人团团围坐,刚要开饭,不想蒋子杰就赶了回来。
  也不知道他在路上吃了多少苦,脸上冻的都是疮疤不说,睫毛和眉毛也都结了寒霜。
  但这般,也不耽搁他对吃的热情。
  几乎是甩下皮帽子和大氅,他就一屁股坐到了桌子边儿。
  “累死老子了,京都事情一了,我就往回跑。
  路上的雪实在太大了,生生跑死两匹马。
  总算赶上这顿饭了!”
  众人真是听得心疼又好笑,方圆儿赶紧投了热布巾,让他简单擦了一下手脸。
  叶公子第一个动筷子,夹了一块孜然羊排送到了师兄的碗里。
  蒋子杰真是惊讶又欢喜,一边含糊不清啃着,一边问道。
  “小幺这是转性了,不怕我抢吃的,居然还给我夹菜!
  我不在的时候,到底发生什么了?
  他摔到头了吗?”
  叶公子大大翻了他一个白眼,作势要抢回羊排,蒋子杰急忙吞下去,噎得直抻脖子。
  众人笑得不成,这师兄弟俩,明明是过命的交情,偏偏见面就掐的乌眼鸡一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