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可惜,六部阁老们都出奇的保持了一致的沉默。
  方玉这块又臭又硬,不通人情的石头,就是他们搬回来镇着京都的。
  本来宫里就有个不省心的,若是京都再乱起来,简直就人人都没有活路了。
  这个时候,比起八面玲珑,方玉这样油盐不进的才让人更放心。
  一个两个,想找方玉麻烦的,几乎都是铩羽而归。
  也有人狠心,想要了结方玉的性命。
  结果方玉身边的人手出乎意料的厉害,三次刺杀,方玉汗毛都没碰到一根。
  三个刺客却都见了阎王爷,其中一个甚至是被抓起来活活砸到青石路上,摔死的!
  鲜血就吐了一滩,可谓是惊悚之极!
  折腾了一冬,所有人服气的服气,夹尾巴的夹尾巴,京都终于安静了。
  方玉又同城防营谈好,加强晚上的巡逻,起码增派了一倍的人手。
  大街小巷都随时有人巡查,不给任何贼人宵小钻空子的机会。
  当然作为额外的报仇,方玉把府衙里存下的粮食,送了一部分给城防营,作为巡逻人手晚上加餐。
  这些粮食都是捐给流民的,但流民如今有商户养活,省下粮食就可以灵活安排了。
  巡逻勤快了,差役也不敢躲懒了。
  白日里,市面上地痞少了,闹事的几乎看不见。
  晚上,更是人人都能睡好觉,不必担心偷盗了。
  一个冬日下来,如今,就是嘴巴再硬的人,也忍不住说一句,“不错”。
  方圆儿在街市上逛了一圈儿,就去了府衙后院,她也没打扰方玉,给桃红和吴嫂子留下一些粮食和果子等,就又去了善缘堂后院儿。
  陈武不在家,郭荣听到消息赶紧到后院见礼。
  方圆儿也没什么大事,不过是惦记近卫军要开拔,打探一下京都各处可有什么异动。
  结果,两人没有说几句呢,墙外就翻进来一个苗条的身影儿。
  方圆儿同三市街文霞,大眼瞪小眼望了半晌,都是惊讶。
  还是文霞当先开口问道,“圆儿,你怎么来了?
  哪吒呢,不会是小幺一起都来了吧?”
  方圆儿赶紧上前拉了她的手,笑道。
  “师姐,怎么这么巧呢,你这是从哪里来?
  别担心,这里只有我自己。”
  说着话,她拉文霞进屋,又给郭荣使眼色,吩咐道。
  “把我带来的点心和果子,端来一些,师姐肯定饿了。”
  果然,文霞应道,“多拿一些,这些日子可是饿死我了,就指望过来这一趟,肚里攒攒油水呢。”
  方圆儿赶紧又道,“郭荣,准备食材,我一会儿亲自下厨,给师姐炒两个爱吃的菜。”
  文霞对叶天逸就是亲弟弟一样,对方圆儿这个弟媳妇儿也是信任有加。
  待得果子端来,她抓了一个香蕉大口咬着,就开始含糊应道。
  “你过来就好了,我有大事要给小幺说。
  你若是能迅速赶回,替我捎个信儿。
  宫里那位,少的火候差不多了,这一两日就要有结果。
  到时候京都定然要大乱,也不必他打来了,满朝文武肯定会跪请他进京。
  你让他多等一阵再过来,矜持一下,这京都太多玩心眼儿的,必须要让他们着急一下才行。
  否则以后不听话,也是难办。”
  方圆儿脑子里转了几圈,猜测是宫里那位要不行了。
  第六百八十四章 悔之晚矣
  突然,她就想起落崖获救之后,她曾担心停止不前,会给了宫里那位反击的机会。
  叶天逸却说不可能,他先前想要挥军北下,亲手拿下京都。
  但如今驻军惠州,换一种手段,虽然没有光明正大,却也同样能达到效果,而且还会少一些战损。
  三师姐在宫里,那位一次又一次的发狂异常,恐怕就是叶天逸口中,不太光明的手段了。
  “师姐放心,我是有急事才过来一趟,马上就回去了。
  保管尽快说给殿下听!”
  文霞其实还想问问弟媳妇儿怎么过来的,要知道惠州离得这里可有千里之遥,如今大雪也未曾融化,赶路一定不方便啊。
  一来一往,最少一个月…
  但她也知道这个弟妹有些神异,不好打破砂锅问到底。
  于是,她就说道,“你自己出来,小幺不担心?可给你派了人手?”
  “师姐放心,我带了不少得用的人手,而且很快就回去了,不怕。”
  方圆儿也怕她再问下去,不好回答,更不好撒谎。
  她就赶紧去灶间做饭,现蒸米饭,炒个螃蟹年糕,炸个鱼肉虾仁的双段,在从空间里取一盘红烧肉,一盘子糖醋排骨。
  凑齐了四个菜,也就足够文霞吃了。
  文霞猜出方圆儿不想多说,她就把心思都用在填饱肚子上了。
  在宫里藏身,她以宫女身份行走。
  宫里因为一个疯子皇帝,乱的可以,人人自保都难,吃穿用度当然是越来越差。
  这一顿,可是让她解了馋。
  饭后,又说了两句闲话儿,文霞就走了。
  方圆儿也赶紧借道空间,回了惠州府衙。
  夏雨和朱红几个已经开始准备午饭了,方圆儿问了问菜色,又添了个龙井虾仁。
  侯老爷子年岁大了,最近吃的太油腻,要尽早调整一下。
  然后,她就去了前衙。
  陈大海等人见方圆儿过来,纷纷行礼。
  方圆儿回礼,然后笑着把后勤营的账册递给叶天逸,问道。
  “粮草还能撑半个月,我又张罗了一批,过几日送来,起码再供给全军一个月不成问题。”
  陈大海方才还在催殿下早些发兵,理由就是粮草不够。
  在他看来,方家就是再有能耐,供给十几万大军,一冬日的吃喝就已经相当厉害了。
  没想到,方圆儿开口就又是一个月的粮草,起码又是两万担…
  这方家当真是东州府一个普通的富户吗?
  怎么比累积几代人的世家大族还要底蕴丰厚!
  叶天逸听出方圆儿这话虽然是问句,却隐含了继续停留之意,就随口应了一句。
  “暂时还没定什么时候发兵,天气还是很冷,冰雪没有融化。”
  又说了几句闲话儿,众人就纷纷告辞了。
  屋里一时没了旁人,方圆儿这才说道。
  “三师姐捎了口信儿过来,说这几日宫里那位就差不多要自取灭亡了。
  到时候,朝廷一定会跪请你进京。
  咱们这里最好拖一拖,压一压那些世族的傲气,免得以后还要费心思。”
  叶天逸眼底一亮,伸手拉了方圆儿坐在身边,叹气道。
  “辛苦师姐了,兵不血刃拿下京都,都依仗她的功劳。”
  “是啊,等以后在京都汇合了,我给师姐多做些好吃的。”
  “这个谢礼,师姐肯定喜欢。”
  “师姐肯定不能在京都长住,到时候我看看,在家里挑两个会烤点心会厨艺,又想练武学本事的姑娘,跟着师姐回山。”
  “若是这般,不只是师姐,怕是师傅都要笑的胡子翘起来。”
  两人说的高兴,倒是陈大海等人心里嘀咕。
  这个时候发兵进京,是最好的时机,但殿下一直不下令,方将军甚至又张罗了粮草。
  到底是因为什么,难道还想等京都那位自杀,主动给殿下让位不成?
  在陈大海等人来说,这不过是一句玩笑。
  但他们哪里知道,京都宫里那位,偏偏就这么干了。
  为了在宫里建道观,户部尚书差点儿被活活逼死。
  放着几州受灾百姓,没银钱没粮食赈济,结果冬日天寒,道观都没停了修建。
  今日正好完工,魏文帝兴奋的当即召集了所有文武百官,在道观下跪倒。
  魏文帝跟随长眉已经白透的老道士,一口气爬到七层之顶的观星台。
  冬末的冷风呼呼刮着,整个皇宫,甚至整个京都,整个大魏都尽收眼底。
  魏文帝忍不住伸出双手,仰天大笑。
  “道长,尽快为朕准备祭天仪式,朕的修仙路,就从这里开始!
  朕要长命百岁,朕要撒豆成兵,朕要挥手翻江倒海,朕要…”
  “皇上!”
  那老道士好似有些犹豫,问道。
  “您也知道,祭祀要九千九百九十九血魂,上次炼制血丹不成,这次怕是…”
  魏文帝暴怒,高声怒骂道。
  “朕是天下共主!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还是贱民!
  该杀就杀!
  敢拦阻朕的修仙路,死有何辜!”
  楼层虽然很高,但魏文帝这话可没想瞒着下边跪倒的文武群臣。
  众人听得是清清楚楚,惊讶的抬起头,望向楼顶的帝王。
  宽大的龙袍套在干瘪的身形之上,好似随时都要被风吹走一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