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你多等一日,家里人这就拾掇东西,一起跟你回京!”
  这次可轮到方圆儿惊讶了,她赶紧摆手拒绝。
  “外祖,不用这样!
  我回京根本不会被欺负,就是有不开眼的,皇上就让他们家破人亡了!
  再说,家里在京都不是有仇敌吗?万一给家里惹来麻烦,那可怎么办?
  还是等我在京都熟悉了,再把家里人接过去。
  最好把家里的仇敌铲除之后…”
  “不用说了,我说搬家就搬家!”
  老爷子上来了倔脾气,根本不听劝。
  方圆儿又望向舅舅舅母,结果两人居然也支持老爷子。
  “圆圆别担心,我们原本是觉得麻烦,才搬出来躲清静。
  京都那边,家里也有不少亲朋好友呢。”
  楚老爷想了想,更是说道。
  “说起来,家里之所以搬出京都,实际是因为我。
  宫里那位太后,算着辈分是我师姐。
  当初我拜在太后的父亲名下做弟子,太后倾心与我,但我却不喜欢她。
  后来太后进宫,我娶了你舅母。
  家里就总是有些祸事,正巧内乱战火起来,家里就借机搬到了这里。
  如今太后很是老实,你又要做皇后,家里进京也就不怕什么了。
  最重要的是,老爷子在京都也算门生遍地,家里当初更是有大魏第一书香门第的美誉。
  你作为楚家的外孙女,身份地位足够嫁进宫做皇后了。
  那个于丞相,见到老爷子也要称一声先生!
  更何况他的女儿!”
  方圆儿听得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她想过楚家的身份,还有隐居的原因,没想到居然是因为躲避烂桃花。
  这烂桃花还是…太后!
  许是她的神色实在太明显了,楚夫人干咳两声,笑道。
  “这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如今都臣过眼烟云。
  总之,你就记得家里该回京都去了,不是因为给你撑腰。
  当然,你是楚家的外孙女,也没人再敢小看你!”
  方圆儿当然知道这话是为了她放心,谁放着清静日子不过,喜欢跳进京都的大染缸呢。
  说到底,楚家就是为了给她撑腰!
  她站起身,郑重同外祖和舅舅舅母行礼。
  “多谢外祖,舅舅舅母疼爱。”
  “这就对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当年你娘…都怪家里没护好她。
  如今你娘只剩了你一道骨血,家里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你再受委屈。
  否则,我们楚家老少四代,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
  楚老太爷亲手扶起外孙女,“这事就这么定了!
  明日拾掇行礼,后日上路!”
  又说了几句闲话儿,众人就散去了。
  朱红几个进门继续收拾东西,端热水给主子洗脸,都是忍不住高兴。
  “小姐,没想到老太爷居然在京都,如此有名望。
  可是不怕那些嚼舌头的,背后议论您了。”
  “天下谁人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说。
  就是银子,也做不到人人都喜欢。
  不要管人家说什么,咱们过好自己日子就成了。”
  方圆儿倒是看得开,“明天去帮帮舅母,在定好车队,通知京都那边,最好派队人马来接,免得路上有事,惊了外家里孩子。”
  “是,小姐放心,我这就去办。”
  朱红脾气急,当时就进空间了…
  第七百一十五章 头顶利剑终于落下了
  结果没一会儿,朱红就又出来了,嘿嘿笑着说道。
  “那个,小姐,我没找到京都的人,没法给殿下传信。”
  方圆儿倒是忘了这个,应道。
  “以后,写个轮值表,方便通消息。”
  说罢,她就亲自进了空间,留下姑娘们拾掇行李。
  不想赵金莲正等着闺女,见她进来就抱怨到。
  “你这个死丫头,要气死我啊。
  不知道我心里存不住事吗,先前说了一半就跑掉了,害得我等了大半日。”
  方圆儿这才想起,老娘还在等着她解释楚家。
  她想了想就道,“娘,我先去找三哥,让他把帮忙递消息给皇上,派人出京接我一下。
  我马上就回来。”
  说罢,她锁定京兆尹府衙后院就出去了。
  赵金莲气得跺脚,“这是欺负我不能随便出去呢!”
  方老二正好从外边进来,听得老娘这话,很是心虚。
  他赶紧说道,“娘,我今日去了一趟县城,买了城南的烧鸡。
  您不是喜欢吃吗,一会儿加个菜啊。”
  赵金莲顺口就应道,“你妹妹也爱吃,给她留个大腿儿,一会儿她就回来了。”
  福婶子和刘氏在一边摘菜,都是听得笑了起来。
  刀子嘴豆腐心,估计也就是赵金莲这个样子了。
  炒菜,摆桌儿,忙了大半个时辰,众人团团围坐,方圆儿和方玉也进来了。
  兄妹俩都没客气,坐下一起吃起来。
  方圆儿胃口好,想起一会儿老娘定然要水漫金山,她更是多吃了半碗饭。
  倒是方玉只吃了几口,就放下筷子同父兄说话。
  待得撤去饭桌儿,换了喜好的葡萄上来。
  一家人一边吃着葡萄解腻,一边闲话儿。
  方老二说道,“妹妹要做皇后的事,传到咱们金河县了。
  今日我扯了个借口,避到县里去了。
  否则家里门槛都要被踩破了。”
  “总这么躲着也不是事儿啊,”王氏也跟着犯愁,不说别人,就是她娘家兄嫂那对儿没脸皮的,都日日登门。
  嘴里说着先前误会了,他们没照顾好七斤八斤,一定要当面磕头赔罪。
  其实,说到底就是觉得方家水涨船高,想要分一杯羹。
  她磨破了嘴,警告家里不许打着方家的名头在外行事。
  家里答应的好好,但以兄嫂的脾气,怕是坚持不了多久。
  “暂时也只能躲着,等妹妹坐上后位再说。
  否则咱们家怎么应对,都容易被人家挑了毛病。”
  方老二笑道,“左右爹娘都在这里,不用烦心。
  外边有我呢!”
  “行啊,家里就你一个能说会道的,只能你顶着了。”
  方老汉点头,他一个老农,一辈子就喜欢种地,喜欢丰收,如今日子特别舒心,真是不喜欢招待那些虚情假意的人。
  倒是赵金莲想起童先生和陈老夫人等人,特意嘱咐了两句。
  方老二就道,“娘放心,家里常走动的,我当然不会怠慢。”
  赵金莲这才问向闺女,“先前你急慌慌往外边跑,还说什么楚老太爷,出什么事儿了?”
  方老汉和方老大猛然抬起头,方老大更是被葡萄呛得咳嗽了起来。
  原本没当回事儿的众人,这会儿都隐约猜测发生什么大事儿了。
  赵金莲更是皱眉,追问道。
  “老大知道什么?”
  方老大赶紧摆手,想说话,但咳嗽却越来越厉害。
  方圆儿没有办法,开口解救了大哥。
  “娘,这事儿是我发现的,还是我说吧。”
  “说,赶紧说!你是不是又闯祸了?”
  赵金莲只觉得这辈子,让她最费心的就是这个闺女了。
  每次家里有事,第一想法都是闺女又闯祸了。
  方圆儿想了想,就尽量以一种轻松的语气说道。
  “娘,在外边玩了一圈儿,前几日到了通州那边,投宿在一个楚家。
  结果楚家的小丫头偷了我的玉牌,找回来的时候,楚家人看到玉牌,就说我是她们家丢失的外孙女。
  我回来问过我爹和大哥,楚家说的细节同他们记得的一致,这事儿也就确定了。
  楚家是书香门第,对我也不错,我想以后当亲戚走动。”
  说罢,她瞄了一眼赵金莲,赶紧又补了几句。
  “娘,您别多心啊。
  我跟爹和大哥三哥都说了,我一辈子都是方家的闺女,谁说什么也不会改。
  楚家也没要求我什么认祖归宗,因为我生母当年被夫家欺负,带了我回楚家,遇到盗匪。
  生母为了保护我,刚生下我就引开盗匪,跳崖惨死。
  楚家找了我二十年,知道我活得很好,他们就很高兴。
  而且还说以后有机会见到您和爹,还要给你们磕头道谢。
  说你们把我教导的很好,让我好好孝顺你们,他们完全没有抢回我的意思。
  您…放心,一定别哭啊!”
  死一样的沉寂,足足持续了盏茶功夫。
  方老二和王氏、刘氏同样第一次听说,小姑不是家里亲生!
  他们三个望望爹娘,再看看妹妹,想说什么却都堵在了嗓子眼儿。
  方老二的眼泪哗哗淌,他完全不能相信啊。
  记事起,他就背着妹妹了,带妹妹玩耍,疼着妹妹,护着妹妹,完全不知道妹妹不是亲生的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