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但还是那句话,小姑子再如何也不如亲哥亲,为了亲哥亲姑妈,也只能舍了迎春了。
王熙凤满腹心事去抱厦找三春时,却见三春正乐呵呢,看她过来,惜春还兴高采烈招呼她过来分珠花。
原来是林家下人过来了一趟,替黛玉送来一匣子珠花。
探春还亲自斟了茶递给王熙凤道:“二嫂子今个可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们才说这珠花先到了我们手里可得想把好的扣下,结果二嫂子这么一来,让我们的小心思可都落了空。”
王熙凤往匣子里一看,原来是一对对用珍珠攒成的发钗,贵重又不失别致,那发钗都是花朵样式,姐妹们谁不了解谁,一看就知道各种花样都是送给谁的,哪里还用挑。
便笑道:“你们这些小妖就会打趣我,便是我不过来,这对玫瑰的你们还会送给别的不成!”
三春都笑了,王熙凤就看三春正安排人将牡丹的送去梨香院,兰花的往李纨那处送,留下一对芍药的,说是等史湘云来了再给她。
王熙凤是个玲珑心肝,一下子便猜出怕是林家人知道薛家送宫花弄出的官司,在这里打薛家的脸呢。
但王熙凤却乐呵呵的,甚至愿意推波助澜一番,笑道:“宝丫头不是惯来古怪,不爱个花啊粉的,你们派人送过去宝丫头若是不收,岂不是损了林妹妹的心意。你们且等着,到时候我让平儿亲自送,有我这面子在,她肯定回收下。”
三春自然应下,大家都是聪明人,谁不知道这里的官司不过是都装自己是聋子罢了。
迎春将宫花递给王熙凤,却见王熙凤的神色有些躲闪,迎春关心道:“二嫂子可是有哪里不舒服,还是有事要说,怎么还拘谨起来了。”
王熙凤便收了神色笑道:“我这可是送谢礼来了,二妹妹你可别客气,你才是正主呢。”
说着,便指了指后面的斗篷,分发下去后说了侯晗茵带话一事。
迎春在征北侯府几个月,怎么会不知道舅舅家对贾家是有几分避之唯恐不及的,如今表姐偏和大姐姐在宫中撞到还被要求递话,迎春心里其实是有些担心侯晗茵的。
迎春到底不是个心思深沉的,一瞬间的担忧被王熙凤看了个正着,王熙凤瞬间就觉得太太说的都是对的,这二妹妹恐怕真没把她当贾家人,把她绑死在四大家族中是对的。
便轻笑道:“可见二妹妹是个极有气运的,也难怪太太这么喜欢你。”
迎春有些不好意思道:“不过是茵姐姐随手帮忙,太太又何必如此破费。”
探春笑着打趣道:“这要是只是送礼,二嫂子刚刚怎么会如此扭捏,恐怕后面还有事要二姐姐帮忙,二姐姐可小心被二嫂子卖了。”
这话纯是开玩笑,三春都笑了,倒是王熙凤虽然笑着,心里却有几分不是滋味,但王熙凤到底是能稳得住的人,笑道:“既然知道我要卖人,三姑娘四姑娘你们还不快跑,你们二姐姐我可这就要带走卖了!”
三春便又笑了,三春都不笨,自然看出王熙凤是想和迎春单独说话,迎春也想着怕是和舅舅家有关,心里担心,便拉着王熙凤到自己房间里去了。
王熙凤这才道:“二妹妹你也看到了娘娘的盛宠,只是咱们贾家朝堂势力不如从前,让娘娘缺了臂膀。正好征北侯府初到京城根基不稳,否则也不会刚入朝堂就被弹劾被罢了几个月的职。贾侯两家本就有缘,倒不如精诚合作,征北侯在朝上替娘娘撑腰,娘娘也好在皇上面前替征北侯美言啊!”
迎春脸色骤变,厉声道:“我舅舅和表姐夫都是在战场上获得赫赫战功的将军,又不是靠着裙带起家的外戚,这种话,二嫂子在我面前说说也就罢了,要是被舅舅家的人听到,两家怕是没法继续相交了!”
王熙凤也来了脾气,“你这外戚说的是谁?我的二妹妹,你可别忘了你到底是姓贾的!”
王熙凤说着起身便要走,心中的主意越发的坚定起来,却突然被迎春一把拉住。
迎春往日里和这个嫂子没什么来往,但王熙凤管家总没少了她这里的东西,费尽心机总也是为了家里,迎春便想着趁着这次有机会单独相处劝她一劝。
迎春轻声问道:“二嫂子你与我说实话,你在外面是不是真的放了利钱?”
王熙凤先是一愣,然后满不在乎的道:“你这消息是在侯家知道的吧,真没想到侯家消息还挺灵通。”
迎春被王熙凤的态度弄得心头一梗,“二嫂子,你难不成不知道这事是律法不许的,平民百姓做这个倒无妨,有官有爵的人家放高利贷是会被治罪的。”
王熙凤本就被迎春的讥讽弄出了火气,如今再次被质问,只觉得迎春彻底被征北侯府教歪了,便讽笑道:“这话是侯家教你的吧,到底他们以前是小门小户,所以不清楚权贵的行事。在咱们这样的人家,律法就是个屁,别说放放利钱,便是造反都是无妨的。”
听着王熙凤的话,迎春只感觉到无力。是,若是荣国府好好的,或许没人会因为放利钱的事治罪王熙凤。但是荣国府败了呢,到时这些罪名在身二嫂子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迎春到底是个聪明的姑娘,她在征北侯府那几个月听侯晗茵说过太上皇与皇上间发生的事,便敏锐的察觉到了皇上对于老牌勋贵的不喜。
一朝天子一朝臣,在皇上继位的那一刻贾家就没了曾经的特权,而大姐姐的上位,或许是皇上对于旧勋贵的拉拢安抚,但也有可能是早已挖好的陷阱。
但是迎春察觉到这些后只是选择了沉默,贾家早已积重难返,远不是她一个姑娘能拉得回来的。
而且在迎春心里更重要的是舅舅家,迎春害怕她把这些透漏出去会给舅舅家带来灾难。
迎春只能安慰自己,贾家到底是开国元勋,哪怕败落了,只要家里人不犯罪平常日子总是能过得,所以才想着趁王熙凤这个嫂子罪过不大时迷途知返。
但是面对根本不听劝的王熙凤,迎春也只能徒增伤怀罢了。
不过很快,迎春便不需要伤感了,因为她发现自己那些伤心都是表错了情,她在为嫂子的未来担心,嫂子可一点没念着她!
第22章 迎春是如何察觉到自……
迎春是如何察觉到自己被算计了呢,这得先从周瑞家的去林家要钱说起。
周瑞家的作为王夫人的心腹,自然明白王夫人的心事,王夫人的目的就是要彻底搅黄宝黛之间成婚的可能性!
王夫人作为出身正统武勋之家,且从没读过书的姑娘心中对于贾家一心寻求向文臣转变的心态其实是不理解的。
毕竟以她的经历来看,王家身为开国武勋所以才有了王家近百年的富贵,王家如今变得越发强盛,那也是因为自己哥哥这个武将节节高升。
她从没体会过太平年代武将的立功升职不易,自然也就不觉得走武将路线有何不好。
甚至,在王夫人看来那所谓的文臣其实是比不过武将身上有威慑的,就像当年的义忠亲王之变,没有兵的张家跌入谷底,但有军权的权贵们不过是伤了些皮毛。
可见,文臣平日里鼓吹的再厉害,到了关键时刻,还是武将来的稳当。
王夫人哪里能知道,正是因为武将手里有兵权,才会更容易得到皇家的忌惮,一旦败落才更容易一败涂地。
正因为王夫人对于贾母的谋算心里不以为然,再加上长子贾珠早亡,王夫人将其归咎于贾珠的刻苦读书还有娶妻不当上,这才更不愿意仅剩的孩子走上贾珠的老路。
什么四书五经,什么书香之族,王夫人只知道以荣国府的权势,自己的小儿子想要入仕轻而易举,根本不需要和那些寒门一样拼死搏出身,更不需要娶一个名声好听,但不能做好贤妻本分的妻子。
若是元春没有封妃之前,王夫人还不敢这么明着对抗贾母,但是元春封妃,有女儿的支持王夫人在贾宝玉娶妻上自然就多了底气。
而更好的是,如今的林如海只是被皇上冷落了但还没死。
书中林如海早亡,别说黛玉的所有情感只系在贾宝玉身上,便是黛玉对宝玉无意,在贾母这个仅存的至亲的意愿下林黛玉也没办法拒绝这门婚事。
而王夫人虽是元妃之母,但到底是儿媳,在贾母的明示暗示之下只能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状态,全当听不懂只拖着。
而贾母顾及着宫里的元妃,顾及着王夫人会是黛玉未来的婆母,也只能一边反对金玉良缘,一边也跟着拖着。
王夫人拖时间,赌的是贾母这么大年纪活不了几年。而贾母拖时间,赌的是宝钗年纪大了虚耗不起年华。
虽然红楼梦烂尾,但是按照前面八十回的暗示,到底还是王夫人赢了,最后金玉良缘定,黛玉落了个香消玉殒的下场。
但如今林如海还在,也就是说两家的婚事又多了一个可以提出拒绝的人,若是林如海坚决不同意这门婚事,便是贾母再如何努力这婚事也结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