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咱们可没打算改朝换代,这么坑当今一下真不行。
而且你别忘了野无遗贤这出戏是你筹办起来的,如今这些小册子再一出去,你以为不会有人怀疑到你身上吗,到时你可就成了众矢之的。永远不要相信皇帝的良心,他们可不会真的念什么旧情。”
侯晗茵咬牙,“那就这么看着太上皇继续占着好名声。”
徒怀楠摇头,“不过是暂时的而已,那场三司会审,朝堂上下可都知道了太上皇的骚操作。
这种事如果只是个人在暗地里知道了,官员可能还会为了利益继续站在太上皇身后,但一旦成为了大家的公知,这些人为了名声为了未来的官途也会选择和太上皇割袍断义的。
放心,以后太上皇真的只能靠勋贵的那些废物和仅剩点孝道来活着了,他的未来且不会好过。
而且这事说到底只是暂时瞒着百姓,你以为史书是干嘛的,便是史书春秋笔法不写咱们也可以写回忆录大书特书一下,保证让太上皇未来遗臭万年。”
侯晗茵怒气倒是消退了些,但还是有些泄气。
“也就是说我废了半天劲,什么事都没做成是吗?”
徒怀楠摇头,“当然不是,你别忘了此次恩科旨意下达的仓促,再加上京中此时还有着几位妃嫔娘家修建省亲别墅的热闹,除了学子剩下人对此次科举的关注力确实不高。”
毕竟对于广大百姓娱乐八卦总比时政消息来的吸引人。
“若非你把这个消息炒热,让百姓对此次科举的重视度提高,民意被激发,太上皇可不会这么轻易的弃车保帅,更不会允许皇上粘贴举人考卷以及三司会审水家那蠢货,让这一切进行的这么顺利。”
说到这里,徒怀楠又是一笑,“本来公示考卷只是为了对付水家,但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谁能想到金陵的举子明明出身江南文风鼎盛之地,举子的考卷却写得不比水家那个蠢货好多少呢?
再想想金陵的举子少有继续科考的,这里面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懂。发生了如此长时间都科举舞弊甄家作为监管金陵的势力,这到底说不过去吧。以此为契机,甄家真些旧势力的日子要开始不好过了。”
侯晗茵听到这里忽然想起一个问题,她问到:“太上皇不是打算弄出科举舞弊案打击皇上的威信吗?
既然如此此事肯定会被太上皇爆出来,那水家那个蠢货还有金陵那些和甄家沾亲带故的人家是在做什么?这功名得不到不说还会惹人怀疑,这都是傻子不成?”
徒怀楠闻言耸肩,“只能说太上皇从前对心腹太过宽和了,所以这些人才会干出自以为一石二鸟的办法。
按照这些人的打算,这几个知道内情的关系户会把自己的成绩控制在三甲末尾甚至刚刚落榜这种不引人注目的位子,而那些被他们选出来趟雷顺便赚了一笔的学子则会普遍在二甲以上。
到时候舞弊闹出来,太上皇压制住皇上的气焰后会直接宣布剥夺舞弊学子的名次直接向后顺延,而这些人自然就会因为不起眼顺利的得到同进士名次。”
侯晗茵嘴角抽搐,“虽然听上去有点道理,但这事一听就很不靠谱好嘛,本来就闹出科举舞弊事件了,里面偏偏还有几个成绩一般的顺利考上了,真当大家都傻呢。
而且其他人也就罢了,哪怕是甄家旁系那两个,在试卷张贴出来前在大家眼里那也是正儿八经的举人,考试这种事,到底能以发挥好混过去。但是水家那个呢,不会真以为大家忘了他是个什么德行了吧?”
徒怀楠闻言摇了摇头,“他本来就是蠢货,偏偏他爹还被太上皇惯坏了,觉得自己可以目空一切,不然这事也不会这么轻易的暴露。不过这个人会这么蠢引爆了这个雷,其实皇上还得感谢一些水家内宅的混乱。”
说到这里徒怀楠笑容有些微妙,“谁能想到水隆真爱的心腹嬷嬷会是水家那早就自我流放的嫡长子的人,而这位嫡长子会为了给母亲报仇给庶弟挖坑送自己的家族一起去死呢。”
侯晗茵听明白了,合着水家那蠢货卷到此事中,让太上皇的算计漏了马脚,说到底是这位嫡长子远程算计的啊。
“这位可真是立了大功。”
徒怀楠点头,“可不是,这位水家嫡长子水岳可不一般,要是皇没发现不对,那再过不到半个月皇上也会收到此人的密信,这人就是想借此机会将全家给献祭了。”
侯晗茵呲牙,“那也是活该,当年既然害死了人家亲娘,把人家当弃子,那就别怪人家躲在暗处找机会报复回来。我觉得此人可比那些眼看着亲娘受苦,还和亲爹站在一条战线的畜生好多了。”
徒怀楠点头,“放心,皇上也这么想,过段时间皇上就会再次以太上皇的名义,将水岳此人召回,以后自有他的大好前程。”
第31章 水岳是一个很让人感……
水岳是一个很让人感到意外的人,这是侯晗茵看到水岳的第一反应。
侯晗茵本以为在水岳从小生活在水隆和真爱的恶意打压下,长大后又拼尽全力为母亲复仇,这一的人性格多少会有些阴郁。
但是很神奇的是这个青年看上去却意外的平和,发现了侯晗茵的好奇后,更是有一瞬间的害羞,就好似一只无害的兔子。
至于水岳为何会来清平王府拜访,这就要说到朝堂的再一次洗牌了。
科举舞弊一事涉及的太大了,对于朝堂上的官员来说,帝王背后操纵科举可比什么奢侈无度,好色荒淫还要严重的多。
毕竟百姓受压迫和他们又没什么关系,但是太上皇将手段放在科举之上,这是要挖了他们读书人的根基啊!
所以皇上这次对朝堂出手竟然意外的顺利,其他人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皇上将太上皇剩下都势力清理了大半,丝毫没有插手的打算。
毕竟在剩下的人看来,这些卷进去的人都是他们中的叛徒,人人得而诛之。
朝堂清理掉不少人,自然需要新人作为填充,朝堂的官员也就进行了一次大变革。
而皇上趁此机会以心忧太上皇病情的借口将水岳召回了京都,感念水岳的不容易让她降等袭爵了水家的爵位,改封号为恩荣伯,并将其升任为刑部员外郎,成了徒怀楠的下属。
这或许是因为自从雍和帝上位后,在先帝末期单纯用来关押党争失败者的刑部终于开始干起了正事,工作量飙升。
再加上雍和帝眼里不容沙子,只等着时机成熟,朝堂各地剩下的官员又会被下罪一多半,这刑部未来的压力会更大。
所以雍和帝才会把这么一个有关系有狠心有手段的孤家寡人送到徒怀楠身边当助手。
好歹未来清理这些蛀虫时,水岳还能拿着太上皇的虎皮撑撑声势不是。
水岳很明显是个聪明的,所以一接到圣旨便立刻来清平郡王府拜码头了,侯晗茵这才见了这位复仇剧男主角一面。
等送走水岳,侯晗茵忍不住啧啧称奇,“要不说人不可貌相呢,谁能想到这样的小白兔咬死人不偿命啊!”
徒怀楠笑道:“可不是,我和水岳已谈好了,在皇上最终行动前,他就维持这样的小白花模样,保证到时候能让不少人掉坑。”
侯晗茵则开始记录着此次皇上进行的人员调动,侯文敬和徒怀楠本就是破格授官,此次的位子没有变动。
礼部和国子监因着出了两名科举舞弊的副考官,里面四品之上的官员几乎被一锅端,空额多半由翰林院和吏部侯官的人员补齐。
而吏部,吏部尚书被祈骸骨,张家大老爷张竟学也就是贾琏的大舅舅得到了这个位子,官员任免的大权算是彻底归到了皇上这一边。
除此之外,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也是此次变动的中心范围。
刑部尚书原本就被皇上安排了一个老油条倒是没有变,但是另一个侍郎却偏偏放上了一个因为爱参皇亲国戚而出名的强硬派御史。老御史出身寒门,一辈子两袖清风,后院一妻一妾均无子嗣,可谓是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演绎到极致。
原本的大理寺卿被人连累被皇上贬到了贫寒之地当知府,连降三级。而大理寺卿的位子自然是由忠宜王的连襟,也就是迎春的未来伯父杨大人担任。
至于督察院,原本对太上皇的指示说一不二,时不时的参皇上一本的左右督察御史全进监狱里吃了牢饭。
左都御史的位子皇上给了一个三朝老臣,这一位一辈子经历了太祖的易储风波,太上皇的诸子夺嫡,却一直独善其身,靠的就是性子里的油滑,最是个不粘锅的人物,皇上把他选上来纯纯是用来安抚老臣。
看,朕也不是一点旧情都不念,你们这些老臣只要不给朕添乱,朕还是会给你们高官厚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