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肩负一国重任,就算有所取舍,让乌铎带着离开大盛境内,也无人多说一句。
既然赵思洵选择留下来,那便表示,第一,面对十万大军,他并不惧,有办法牵制。第二,他冒着生命危险留下来,必然能谋求更大的利益。
江湖人或是天下的敬仰对于强者为尊的世界来说只能锦上添花,却不能解燃眉之急,而云霄宫里这些自顾不暇的近大宗师再多,赵思洵身边有乌铎,也足矣。
那么只有一个了。
天问一剑,三大宗师无可抵挡,陆地神仙的力量,叶霄若是恢复武功,那得多可怕?
众人一想到这里,心都热起来。
乌铎摸了摸胡子,淡定道:“明白了?明白了,就守好这座城。”
“是!”苏小将军立刻回头吩咐道,“还有十里路,传令下去,检查弩车,检查箭矢……石头还能摞的,再给老子摞多点,敢登城墙,就砸死他们!这第一轮,咱必须漂亮地守下来,打出气势!”
“是!”
云霄城背靠天山,别的都缺,就石头不缺。
乌铎回头一看,好家伙,城墙上的巨石准备的还真不少,叠不下的就放在城下,准备打仗之前再补充上去。而一捆捆的箭矢放在每个垛口下,估摸着想要射完它们,弓箭手的手臂也得废了。
城墙上修得也宽阔,完全能放下一张张大弩车,这比旗杆还要长还要粗的重箭,一旦射中,怕是能一连串好几个。
乌铎摸了一把箭头,打磨得相当锋利,看着就危险。
“没想到,云霄宫守城的武器,配置的倒是挺齐全。”
诸位掌门不是没见过打仗,但从来没想过独立于四国之外的一座小城竟然有这么完善的守城配置,也有些好奇。
苏小将军摆了摆手道:“嗨,乱世哪儿都不太平,咱云霄城是香馍馍,谁都想来啃一口,不准备好怎么行?我记得前朝末帝那会儿,四面造反,老皇帝就将手伸向咱们,先是招安,不成,就派大军强攻。幸好云霄城本就是关卡,常年戒备北寒,武器都是堆满库房的,这才抵挡的住,最后老宫主出马,一剑取大将军首级,大军这才溃散退兵。”
“小子,扯淡吧,那时候你才多大,二十多年前的事,你记得?”东方镖局的当家笑道。
苏小将军摸了摸脑袋,“那时候我是小,可我爷爷和爹在守城,他们告诉我的。啊呀,你们想不想听?”
“听,你说。”
方河寨主玩笑一句,“要是有酒就好了。”
“酒来了,什么事儿这么有兴致?”随着这个清脆的声音,众人回头,只见赵思洵走上城墙,聂冰带着手下跟在他身后,每个人手里还拎着几个小酒坛。
诸位掌门立刻与他见礼,“太子殿下。”
“夫……太子殿下。”苏小将军也瞬间站直身体,激动道,“您怎么来了,这里危险。”
赵思洵披着一件雪白的披风,头上带着金玉王冠,精致极了,衬得眉眼越发尊贵。
赵思洵笑道:“不是说还有十里之路吗?尚早,我看都准备齐全了,便给诸位带来美酒,放松放松,不要紧张。”他笑语晏晏的,一点也没有即将面对数十倍敌军的担忧。
这副淡定的模样也让周围安心下来。
乌铎率先取过酒坛子,他一动,周围有样学样自然也接过来,拍开封泥一闻,熊掌教不禁赞叹道:“好酒。”
“云霄宫弟子下山前从天山雪堆里挖出来的,准备庆贺之用,就提前让诸位尝尝鲜了。”
这庆贺二字用的极妙,再忐忑之人听了也心情舒畅。
“对了,方才讲什么?”赵思洵好奇地问。
乌铎说:“这小子在给咱们讲,云霄城上下如此熟练的守城之法是怎么来的。”
赵思洵往城墙周围一瞥,巨大弩车□□用来冲散敌方队形,一捆捆的箭矢阻挡敌方攻势,再加上石块枕木,对付云梯,都是几倍几倍的量。保证来再多的敌军也别想登上城墙,破开城门。
敌方大将见此,该头疼了。
“孤能否也听一听?”赵思洵问。
苏小将军一听,顿时挺胸道:“当然能!其实太子殿下应该知道,咱们云霄城别的没有,就是有钱。”
众人闻言,嘴角一抽,这何止是有钱,是非常有钱!
盘缠和谢银刚到手,只能感慨一声阔气。
这不,连城墙都修得比皇都厚且高,上头两架马车并排同行都行。
“前朝皇帝虽然昏庸无道,奢靡成风,但这眼光还是不错的。”毕竟吃下这一座,宽裕好几年。
可惜实力不足,踢到铁板了,云霄宫是那么好惹的吗?
苏小将军道:“接着没过多久,前朝就覆灭了,然后北方大小国林立,每个都想啃一啃云霄城,可咱有武林至尊坐镇呀,北寒都不怕,还怕这些记都记不住的大小王,一直到大庆吞并周围,这才消停了下来。”
而那时候,叶雪山一剑过千山,奠定武林至尊的地位,天问在手,谁的账都不买。同时四国分裂并立的局势逐渐明朗,虽分而不合,摩擦不断,但大体是和平的。
赵思洵摸了摸下巴,忽然问道:“照你这么说,每一个打云霄城主意的国家都被灭了,那这一个……”
“也得灭!妥妥的!”苏小将军立刻回答。
他的话让众人都笑起来,赵思洵拍着他的肩膀,很是欣赏道:“孤就喜欢你这乐观积极的性子,守城的任务交给你也妥妥的。”
小将军激动地脸都涨红了,连连点头,抱拳道:“太子殿下放心,我就算死在这里,也绝不让一个敌人上墙!”
远方的铁骑在说话间好似乌云一般滚滚而来。
空气中弥漫着风雨欲来的危险气息,众人的神情慢慢收敛,乌铎问:“洵儿,我们得守多久?”
赵思洵没有回答,反问:“你们觉得能挡多久?”
几位掌门互相看了一眼,有些犹豫,倒是苏小将军一挺胸膛,“三个月!”
几位掌门一惊,这么长时间!
苏小将军道:“咱云霄城啥阵势没见过,城中的粮水充足,怕啥!说不定一年都行,天山脚下的冬天,就是内力深厚的武林高手也不敢长时间走在外头。”
然而熊掌教却道:“就怕不会等到冬天,大盛强大,听闻铁骑并不弱于北寒,况且定会有诸多强者助阵。”
“所以,几位的任务便是随舅公拦下那些强者,其余的事,你们无需管,哪怕上了城墙,也一样。”赵思洵道。
诸位掌门点了点头,望着黑压压的大盛军队,紧紧地握住手里的武器。
宗师个人放在天下已经算是一等一的强者,然而对于集大国之势来说,其实并不算什么。
赵思洵看出了他们的紧张,笑道,“明都公主已经前去召集援兵,只要我们支撑的住,就一定能等到退兵的那一天,所以不用等到三个月。”
大军在距城墙一里地外停了下来,列队方针,远远望去,除了黑压压的脑袋,更有长长的登云梯,巨大的投石器,以及撞车坠在后面。
大盛脱胎于大庆,灭了周边无数小国,侵占了西越和东楚大半城池,其攻城略地的本事,可谓所向睥睨。
宁娥对云霄城也给足了敬意,连大将选的是身经百战,骁勇之辈。
若是仔细看,赵思洵还能发现那位被手.雷炸了岩壁,活埋了数千士兵的宗师将军亦在其中。
新仇旧恨加在起来,大盛来势汹汹,显然势必要拿下云霄城。
二十倍的兵力,站在城墙上,还未短兵相接,这阵势就已经足够令人胆寒。
行走江湖也算是见惯了人命和鲜血,但最终比不上战火燃烧,伏尸百万的壮烈。
北寒的骑兵阻于天山,多是用枪支弹药远程攻击,还有雪崩之时的自然之威,利用地势,他们就能让北寒寸步难进。
如今却是不一样了。
江湖门派的弟子只是望着手心已经出汗。
而这时,大盛军队中出现三匹马,为首的便是那位差点被赵思露给废了的宗师将军。
他一路策马到城门下,抬起头,视线从巍峨的城门落在那匾额之上——云霄城。
传闻,这三字乃是初代宫主释无天以天问所刻,剑意凌然,具浩浩威势,即使早已没了大宗师的力量,然令仰望者依旧心生敬意和畏意。
此刻,站在城头上的守卫各个冷冷地看着他,弦弓拉满,箭尖直指,似乎他稍有动作便会万箭齐发。
他牵着缰绳,目光最后定格在醒目的南望太子脸上,眯了眯眼睛。
接着他气沉丹田喊道:“云霄城众位听着,吾皇陛下素来敬佩英雄,云霄城抗北寒三百余年,与大盛唇亡齿寒,吾皇陛下由心感激。但赵思洵挑拨离间,杀害我国太子,栽赃嫁祸,引天下动乱,此仇不共戴天,此恨百年难消,天理难容!诸位只需将他交出来,大盛即刻退兵百里,绝不再为难!云霄城荣光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