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前方山坳腾起浓烟,焦糊味里混着诡异的肉香。十几个流民围坐在火堆旁,铁锅里翻涌的肉块露出半截青白手指。
  “别看!”王铁牛捂住喜儿的眼,王兰也赶忙将宝姐儿扯到怀里。
  但砍树的声音还是太大声,流民们已经注意到了一行人的动静,缓缓起身,浑浊的眼珠在火光里泛着绿光,慢慢走来:“贵人行行好,我们实在没粮食了,饿得不行了,施舍一些粮食吧......”
  流民眼里的绿光越来越旺,个个的手中还拿着大砍刀。
  王铁牛赶忙将女眷护到身后,“别过来,我们也没有粮食!”
  流民饿得凹陷的肋骨根根分明。听到这话,怔愣片刻,突然爆发出夜枭般的怪笑,“你们没有粮食,那也正好......”
  丹娘子踉跄后退,绣鞋陷进松软的泥土。她这才看清整片山坡都是攒动的人头,饿殍的腐臭惊飞了树梢的秃鹫。
  “竟然...这么多人躲在这。”
  王铁牛反手将腰刀横在胸前,“我们也是落难者,身上确实没粮食了,你们要是再过来,也别怪我不客气。”
  王铁牛常年走镖,肌肉蟠扎,这么一声大喝,确实将那些蠢蠢欲动的难民镇住不少。
  王铁牛冷着脸盯着这群人的目光,一步一步往后退,直到不见人了,这才开始狂奔起来。
  一行人也没空去理那些扎腿的荆棘了,见路就跑,遇涧就跨,就这样一连往山下跑去,
  王兰背着丹娘子,一个不慎,被倒挂满刺的枝条给勾住了手臂,眼看着就要扑倒在地,丹娘子连忙伸出手拉住一旁的树,却被刺了满手血。
  这树上也全是尖刺,两个人巨大的惯性使得丹娘子的手臂在树上摩擦了一圈,福子看到后立即伸手拉住,来不及道谢,几人继续往山下跑去。
  终于冲到了官道上。
  喜儿娘眼前还晃动着方才那诡异又可怕的一幕,双手颤抖着道:“那些...刚才他们吃的那些肉......”
  福子连忙将她抱住,“不怕,就当做没看到,和咱们也没关系。”
  喜儿娘泣不成声,“福子,这世道是彻底乱了啊。”
  丹娘子和王兰坐在一边,也久久说不出话。
  王兰伸手向衣襟里,忽地撕下一块,帮丹娘子包扎手臂,一边包一边掉眼泪,跪下来磕头道:“丹夫子...”
  丹娘子心里酸涩,刚想将她拉起来,王兰抬起头来,“今后若还有险境,本就是我该受的,丹娘子莫要再伤了自己了。”
  丹娘子将她拉起来,“什么该不该的,快起来,莫要再说这种话了。”
  王兰还是磕够了头,这才起身。
  *
  破晓时分,青州城墙终于刺破晨雾。
  王铁牛一行人走走停停,路上又涨水反复了数次,每次都席卷带走一大群人。
  从刚开始着急无比,看着这么多人被卷入大水中,到后面的麻木。
  护城河上漂着密密麻麻的浮尸,守军正在用铁钩打捞。突然,吊桥发出刺耳的吱呀声,丹娘子瞳孔骤缩,只见城门一旁黑压压的流民,最前头的汉子高举着血淋淋的断臂:
  “谢家私藏朝廷的赈灾粮,证据确凿,大家跟我一起,伸张民意,把属于我们的赈灾粮拿回来!”
  城外一堆流民居无定所,本就民怨沸腾,听到有人私藏了朝廷下发的赈灾粮,那还得了,当即吵嚷起来,“快把赈灾粮还给我们!”
  “谢家就是吃人的恶鬼,竟然连赈灾粮都私吞!人血馒头你们也吃得下去!”
  “把赈灾粮还给我们!”
  青州城外彻底乱成了一片。
  谢府书房,冰鉴腾起的白雾模糊了舆图轮廓。
  青州的一众官员正在研究舆图,个个眉头紧锁,发表对如今形势的看法。
  青州知府面容严峻,摸着胡子连声道:“外头的流民暴乱,就是叛贼故意引导的,城外的流民全都反了啊!”
  “青州接纳不了太多流民,若是放那些流民进城,至我青州城原本的百姓何地,多出来的流民又该如何安置,这是最大的问题。”
  有人开口道:“但若是城外的流民没有得到妥善安置,就会一直闹事,届时青州也同样不堪其扰。”
  青州知府叹气,头发都要掉光了,“那该如何?扬州沦陷,此次大洪水几乎淹没了整个南方,也只有一些地势高的州府能够幸免,其他州也正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没空管青州前的这些难民。”
  “且朝廷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忙北边叛军的事,哪还有精力来管南方,更别说赈灾粮了,一颗子都没看到!”
  一群人商量来商量去,还是没想出一个所以然。
  谢三郎面色沉郁,指尖划过朱砂标记:“叛军三日后抵青州,流民就是他们的先锋。”
  “他们挑拨流民与官府矛盾,不过是想要让流民闹得再大一些,局势更乱,对他们越有利。”
  吵嚷的声音顿时停止,目光纷纷投向谢诏。
  “眼下只有一个办法。”谢诏指着“青州仓”三字上,眼神迥异。
  青州知府一听这话,连忙道:“什么办法?”
  “开仓”谢诏说,“但要换个法子开。”
  他示意侍从捧来漆盒,十二枚鱼符在绒布上泛着冷光,“今夜子时,十二支商队押空粮车出城。”
  “空粮车出城?”
  “对,既要喂饱饿狼,又不能让它瞧见羊圈。”
  谢三郎瞬间点醒,他恍然大悟道:“诏哥儿,你的意思是......放出消息说这是粮车,流民定然会跟着粮车走,叛军由于怀疑也必分兵追击,到时候就能分散叛军的兵力。”
  青州知府眼睛一亮,也道:“青州地势复杂,这时候出兵在鹰嘴崖将叛军围剿,届时也能消
  灭一部分兵力。”
  “到时候青州也能释放压力,再澄清朝廷赈灾粮一事,缓解流民与官府矛盾,这样局势也更可控些。”
  第74章 深山避难
  青州知府枯瘦的手指捏着鱼符,窗外又开始下起雨,淅沥的雨丝斜斜切过琉璃灯罩。
  十二枚铜符在灯下泛着青芒,倒映着他眼里的暗芒:“谢公子此计甚妙,只是这商队旗号......”
  “用漕帮的青龙旗。”
  谢诏指尖点在漕运图上,烛火在他眉弓投下深邃阴影,“叛军斥候昨日已到双桥镇,必会截获‘漕帮运粮’消息。待子时三刻,十二支商队分走官道、漕运、山道三路,每队配五十轻骑护卫。”
  谢老夫人也在场,听到谢诏这话,转动佛珠的手微微顿住:“护卫人数太少了,恐怕不足以震慑反贼。”
  “要的就是示弱。”谢诏上前,展开舆图,拿起一旁的长杆子在鹰嘴崖画出血色圆弧,“青州卫主力需在此设伏。今夜子时,烦请知府大人调八百精兵随我进山。”
  青州知州立马正了神色,连声道:“成!我这就吩咐下去。”
  还没等他站起身,雨打芭蕉声突然急促起来,这场阴湿绵延的雨季仍旧笼罩着这片土地。
  下一秒,护卫长浑身湿透撞开门:“报!流民开始冲击东城门了!有人往护城河里扔火油!”
  青州知府手中茶盏应声而碎,“反贼的动作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快!”
  谢诏却勾起唇角:“来得正好。”
  他道:“知府大人,可以行动了。”
  青州知府道:“传令下去,即刻打开西侧角门,放十二商队出城!”
  *
  子时的梆子声淹没在暴雨里。
  十二支商队悄然驶出城门,青龙旗在雨中猎猎作响。第五支车队刚过护城河,流民中突然窜出个疤脸汉子,举着火把高喊:“粮车!谢家的粮车出来了!”
  “果然消息没错,谢家这群龌龊之徒真的将朝廷派下来的赈灾粮都私吞为己有了。”
  “快上啊!将咱们的粮食夺回来!”
  潜伏在暗处的流民一听这话,个个咬紧牙关,黑压压的人群顿时如蚁附膘般冲上前去,个个手拿砍刀,眼冒绿光,嘴里大声呐喊着‘夺回粮食’!
  眼神中透露出绿光的流民大部分是吃过人的,行动也更为残暴,丝毫不顾及周围人,一通乱砍也要冲到前面。
  押车的镖师见状,重重挥着鞭子驾车往前去,车辙子在地面上留下深深的印记,使得那些流民更为疯狂。
  无人注意到,一群身穿黑衣的人也混进了难民之中,跟着追粮车往前去。
  时不时跟着喊口号,让场面更为失控。
  饿了许久的人总有惊人的爆发力,十多个高大的流民手脚并用来到粮车旁,纵身一跃便跳了上来。
  镖师咬牙挥刀砍断绳索,麻袋裂开露出枯草,却是早有准备的草料车。流民们疯抢着一个个跳上粮车疯抢起来,完全没注意到暗夜里疾驰的轻骑。
  不远处的鹰嘴崖,谢诏勒马停在乱石后,通身雪白的豹子站在他身侧。雨水顺着铁甲流入领口,他望着山下蜿蜒的火把长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