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到年底分钱的时候自然就扣回队里了,平均到个人,他们一家也就一两毛钱。
今年方知青的年礼可还没送呢。
这事办妥了,他们收到的东西价值可远远多于这几毛钱了。
村长出声道:“这也没啥,那药材是把草药也算进去了,等会喊了方知青过来看看,把村里人能采到了划出去,今年开了春再收就是了。”
妇女主任点头:“对对,我看去年也就收了俩仨月,攒了那老些药材。”
其他人也赞成,只要不出钱,都不觉得疼。
大队长点头:“再就是粮食,那粮食大伙也都知道都是刚分的。总不能让人家没饭吃是不?就从大队上给搬些过去,补上就是了。”
就算是别的新来的知青,干活不顶个的。没钱也没工分一年到头光靠借粮过活,那样的该赊都得赊,总不能饿死了人吧!
大队长说的这个处理办法,大家略一犹豫也就没反对。
妇女主任拿过时萋交上来的单子看了眼:“这衣服棉被……”
棉花不好整,布料也稀罕。
光是这些东西就得不少钱。
村长也皱了眉头,几人顿时把偷东西的人又骂了一通。
大队长从她手里拿过单子:“也给点钱补一补吧,她一个城里来的,弄票比咱们村里容易,至于铺盖,我家有一床闲着的,先借她应应急。”
时萋正和周三嫂闲聊着。
一边听周三嫂一口一句脏话不重样的骂那贼,另一边听着竹子的实时汇报。
旁边大队部的情况她听了个一字不差。
等到那边散了会。
周三嫂已经进行到嫌疑人分析这步了:“我看说不准是张二麻子,他之前就有过这想法,还让你揍过。还有村南头的二愣子,他还偷过别人儿家的鸡呢。老王罗锅家那小子也没准,前两年跟人家当过红那什么兵,可是在外头抢了不少东西回来。你觉得是谁……”
时萋:……
“嫂子我和这些人也不熟,最熟的就是常来看病的村里人。”她当时要是在肯定知道是谁,这千里之外的,竹子能力也没那么强不是。
竹子不乐意了:就算是别的不缺能量的统,也没这能力。
“也是,你这性子比小江可沉稳了不少,也不好打听。”周三嫂叹了口气,自从江淑月走了,她几乎都没再来过卫生所。
那可是个好姑娘,特爱听她说新鲜事儿。
可惜她家东知岁数小,不然她掏出老底把小江娶进门都行。
大队部那边开完了会,换玻璃和门锁立马被安排上了进程。
再就是药品,这个得时萋自己进城去补。
时萋接过药钱后,在卫生所的记账簿勾勾改改了一通。
公账处理好,剩下的就是私人的。
第92章 七十年代知青35
对于大队长和村长两个老头明里暗里的邀功,时萋自然是一番不重样的口头感谢。
收了钱之后,即使没给布票和棉花票,对于损失的衣服被子她也没表现出有意见。
队里能给补一部分钱已经不错了,这搁谁丢了家务什,村里也不带管的。
村里大出血一回,往后她这边再有什么动静,其他人不可能再坐视不理。
哪个大队也经不住百来块的损失。
被村里人不停咒骂的贼——张二麻子这几天喷嚏不断。
开大会那天他躲在家里没敢去。
等从他爹嘴里听说卫生所丢了百来块钱的药,和两百多斤粮食。
他立刻支棱起来。
这可真是天大的冤枉,他统购就找到一床旧被子,二十来斤的大碴子。
那旧被质量不错,可费了大劲送到城里才卖了6块钱。
废品站就这价格,回收按新旧程度一斤3毛到1块。
人家给了他最高价,一块一斤算的。
没办法,他没别的门路,不然单棉花也不止卖这几块。
那点粗粮也不值钱,还没有地方收,几毛钱卖的他是提心吊胆。
卫生所那女知青可真能扯犊子,上嘴皮子下嘴皮子一搭,就讹了一百多?
村里那些当官的脑袋也都让牛踩过吧!
人家说多少,就给多少?
他根本就没拿什么药,也没拿几百斤的粮食!!!
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宿,他统共才挣不到七块钱。
还扛了三十斤的东西走了七八里路。
那女的倒好,净挣一百多!
张二麻子很郁闷。
不过他干的这事家里人也不知道。
他一肚子话想说都没人可说,憋的他难受死了。
村里猜测是张二麻子干的人不少。
毕竟当初就是他跳过卫生所院墙。
有些人来串门还旁敲侧击的试探过。
这让他更加心堵。
张二麻子的娘因为这事跟好几个老婆子干了架。
她家有没有那些药,她还能不知道?
就因为二麻子爬过墙,这帮人就认定了她儿子,真是可气。
被人挤兑,她心里不得劲,不由得埋怨起张二麻子。
之前没事爬卫生所墙头干啥,爬就爬了,还被人逮着。
这回黄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吧!
张二麻子也烦躁,白天都躲出去不愿意在家待着。他家又没有“脏物”,只要他咬死不承认就没事。
只是张二麻子没想到,就算他这没破绽,村里人也认定了是他。
之后的几个月里与他来往的人渐渐少了,张母托媒婆给张二麻子相看了许久,也没有消息。
开工后给他安排的活都是最累的。
往年因为他偷奸耍滑,只给他记六七个工分。
今年专门有人盯着他,想偷懒都难,分却还是老六个……
时萋拒绝了大队长借她被子的提议,表示自己行李里带了。
等粮食到位,一切都修缮妥当。
她又装模作样的跑了几趟镇子,“买”回来药品和其他生活用品。
才施施然拎着年礼去大队长和村长家走动。
本来她打算依照去年礼再送一份就得了。
但出了这个事,两个小老头跑前跑后的,能给她补偿这么多也是出了大力。
这年礼就得厚上两分。
时萋翻找了一下储物格里能在这时候当成礼送的东西。
在原来准备好的基础上又加了一条腊肉、一瓶白酒。
看时萋挎着篮子进了自家院,大队长露出笑容。
“方知青来啦!卫生所那边还有什么困难?有困难就说,村里帮你想办法。”
这客套话时萋必不会当真,但面上真心实意的道谢:“有困难叔也都给我解决了,这回又是叔您帮我排忧解难,不然哭都找不着北。我能被分到咱们西代村真是命好,有叔您这么英明公正的领导在,啥困难都迎刃而解。要不说您能当然大队长呢,您这领导力一般人拍马都比不上。”
大队长被她夸的高兴,谦虚了几句,嘴角的幅度是越来越大。
等看见时萋从篮子里拿出来放到墙角的礼,更是合不拢嘴。
“这是干啥,快拿回去。你那刚遭了祸事也缺吃少喝的……”
时萋一脸正色:“就是一点年礼,过年了,来探望探望你和我婶儿,这不是小辈我应该的?叔你再客套就是不把我当自家人了。”
队长媳妇呵呵的抓住时萋的手:“那不能,婶儿一直就觉得你和我有缘……”
出了大队长家,继续转战村长家。
回到卫生所一口气干掉一大茶缸的白开水。
这人情往来可真累人。
过年走亲访友的多了,她这送礼话术都有所提高。
虽然这次失窃没有给她造成损失,且还大赚一笔。
可到底心里有了疙瘩。
琢磨了一段日子便决定养只凶点的狗。
就算她不在这儿了,也有狗看家。
西代村就没有养狗的人家。
没有剩饭菜的年代,喂狗也是件奢侈的事。
想要小狗崽就得看看外村。
东知听说时萋想要养小狗,顿时来了精神。
小孩子们都喜欢小狗,只是就没有家长愿意给孩子养的。
有那口吃的,都够养个娃了。
“我知道哪儿有。”这事问他就是找对人了。
东知拍了拍挺起的胸膛,表示包在他身上。
第93章 七十年代知青36
继卫生所失窃案后,西代村又一大事件是村长的孙子结婚。
虽然和姜亚琴关系不太好。
但冲着村长的面子,也得去随个礼。
至于吃饭,那可吃不上。
村里但凡是讲究点的人家都随了礼,最不济的也是拿了两个鸡蛋送去。
若是送了礼的都安排吃饭,可安排不起。
张方法戴着大红花,骑着自行车接亲。
这在村里可是顶级接亲规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