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不过,这个办法很快被大家否决了,贵族鳏夫和女仆的感情故事,这可太多了,明面上的传闻就已经很多,私底下的恐怕都数不清,再加上隔着一个世纪,查起来太困难了。编辑们并不报以太大希望。
“这位投稿的女士也说不知道曾祖母说的是真是假,”年轻编辑耸了耸肩道,“反正,我们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就当是一个故事分享给读者们好了。”
不管如何,当编辑们下班之后,回到自己的家里,面对家人们询问“今天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第一时间想到的不再说早上热议的、e小姐和伯克利公爵的八卦,而是完全被“命都给你”洗脑,津津乐道地说着下午那篇日记的内容,迎来家人们的惊呼感叹。
尤其是那位中年编辑,回到家后,他跃跃欲试地,找了一个孩子们不在的时机,学着日记里的描写将妻子堵在墙角,邪魅一笑,用他的气泡音低声道,“亲我一口,命都给你。”
而他的妻子一副嫌弃至极的模样,直接把他给推开了,“你有病吗?我要你的命干什么?”
好吧,或许是因为他没有日记里w先生的英俊外表和冷漠气质,所以他的妻子才并不像j女士那么娇羞吧。
反正,艾琳娜的“转移注意力”大法,看起来颇具成效。
第二天,收到艾琳娜邀请信的伯克利,便屁颠屁颠地上门来拜访了,当然,蹲守在坎贝尔家的小报记者们也捕获到伯克利的身影,并紧急将这个消息传了回去。
但是,对小报来说,这个消息已经失去了一开始的新鲜感,正所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镜报》收到了一篇惊人日记的消息,在短短一晚上的时间就传遍了各个小报的办公室,大家都想知道,《镜报》到底收到了什么好东西。
第266章 读者反应
“怎么样?”《晨报》的编辑向线人打听着消息, “他们到底收到了什么新闻?”
在小报圈子里,通过线人获取同行的独家消息早已成了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印刷工人、办公室助手,凡是熟悉报社内部流程的, 都成了潜在的信息源,只要花上一点小钱,就能挖出一些“内幕”。
“唔……”线人露出迷茫的神情, “好像是一本女仆的日记。”
“女仆的日记?!”编辑立马提高了话音,“他们居然收到了这么好的素材?!可恶, 他们到底从哪得到的?”
“好像是有人投稿,”线人耸了耸肩道, “反正,我看他们现在正准备联络那本日记的主人。”
《晨报》的编辑听完不禁皱起了眉头, 果断掏出几个先令, 塞进线人手中, 低声交代:“设法弄一份样稿来,记住, 千万别让他们发现。”
他并不打算直接刊登这份偷来的日记,这种小报间的潜在“道义”还是要维护的。他真正的目的只是看看所谓的日记究竟写了什么, 是否足以引起公众的极大关注,会不会影响到自家小报的销量。
事实上,小报之间的关系虽然表面上针锋相对,但私底下却不乏合作。尤其是舞会、社交丑闻这类新闻, 各小报往往会交换信息,以便在报道中相互印证。例如,最近对e小姐的调查,各家小报便各显神通:有的打听她的背景身家,有的联系她的老师同学, 还有的甚至挖掘出她几个月前参加的一场舞会。
每家报纸都从不同角度切入,但又保持着某种“默契”——相互分工,避免内容完全重复。
因此,如果《镜报》真有如此爆炸性的新闻,按理说他们应该多少透露一二,至少给予同行一些风声。毕竟,每家小报的版面和人力都有限,独自做不了详尽的深度报道,分享信息反倒能互利互惠。
然而这次,《镜报》竟然一反常态,似乎想独享这个消息,这怎么能忍!
在小报们为了隐藏的“日记”勾心斗角的时候,新一期的“哈丽特夫人舞会”新闻,早已悄然摆上了南希的餐桌。
以南希家里的财力,想要一张哈丽特夫人的舞会邀请函并不困难,但她并没有这样的需求。她的孩子还小,距离社交季还有好几年,而她自己也并非喜欢社交的人,因此她对于上流社会的所有了解,几乎都来自于各种小报。
不得不说,小报对哈丽特夫人舞会记录的详细程度,简直像撰稿人就亲身处于舞会现场一样,不仅记录了重要人物的出场顺序——其中用了整整一段文字来夸耀e小姐的艳惊四座——还记录了谁和谁一起跳舞,甚至详细得还列了一个表格。
南希简直叹为观止,“他们该不会是什么舞会的仆人吧?专门拿张纸在旁边记录?”
当然,表格里的人都是比较有名气的,不然上百人、九支舞的排列组合,都列出来恐怕十期小报都不够呢。
南希对舞者之间的搭配并不感兴趣,简单一扫而过,便转向下面的分析报道。小报贴心地将值得注意的消息标注了出来,c公主殿下跳了九支舞,另一位m公主殿下只跳了两支舞,抱怨说累得要命;b公爵罕见地出现在舞会上,却仅与e小姐共舞两支便匆匆离去……
等等,南希擦了擦眼睛,什么?b公爵和e小姐?!
“我没看错吧?!”她瞪大眼睛盯着这行小字,心里想的是“完了,斯蒂芬夫人的野望彻底泡汤了。”
b公爵的事迹在之前的小报里已经写得很清楚了,e小姐也是小报的常客,但是她做梦也没想到这两个人居然能凑到一起,就像现代人做梦也没想到华盛顿总统跟乾隆借过钱一样——他们看起来完全没有一点交集啊。
等等,好像还是有一点交集的。
南希连忙一叠声喊来自己的女仆,让她从书房里帮忙找一下前几天的小报,很快,叠放在书房抽屉里的小报便被女仆整整齐齐地放置在餐桌上,她一边翻一边回忆,终于从一份不起眼的小报上找到了她想要的信息。
这是一篇诉说e小姐诸多舞伴候选人到底是怎么认识的报道,而上面的文字也写得十分清楚“……他们应该是在巴斯、b公爵所举办的舞会中结识,……”
就这么一句,后面都在大篇幅地介绍那些舞伴候选人的贵族头衔、身世背景,并打赌e小姐会接受哪位绅士的邀请。
“天啦,”南希仿佛发现什么秘密一样,捂着自己的心口惊叹道,“原来也是在这里认识。”
心满意足的她继续翻看今天的小报。由于舞伴表格占据了过多篇幅,关于b公爵和e小姐的消息显得格外稀少,南希于是转向了其他小报,希望能找到更多的细节。
“e小姐身穿浅粉色的晚礼服……”这张小报列出了许多女士所穿的服装的细节,供那些时尚杂志和时尚人士参考。
“b公爵殿下与e小姐的父亲谈了一会儿,便邀请e小姐跳第一支舞,《盛大进行曲》,接着,他们又跳了第二支旋转华尔兹,e小姐的舞姿出众,吸引了许多绅士的注意,在b公爵离开后,她接受了l先生、……”后面列出一连串绅士的舞伴邀请。
南希都有些急不可耐了,这些小报,难道不知道读者最关心的是什么吗?为什么要将笔墨花费在那么多不重要的人身上?她现在只想知道b公爵是如何邀请e小姐的,是提前预约?还是临时邀请?以及,在之前的巴斯舞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个时候的b公爵有没有邀请e小姐跳舞呢?
“真是的,”没有看到自己想看的信息,南希气呼呼地将小报放在餐桌上,“还不如我去当小报编辑。”
话说着,她立刻想到了什么似的,起身去书房拿纸笔,决定给小报写一份读者来信,要求他们赶紧刊登b公爵和e小姐更详细的消息。
写完信件让女仆寄出去之后,她又拿着小报,准备去拜访一番斯蒂芬夫人——她所看好的侄子妻子人选,还没等她有所行动,便已花落他人,作为好友,南希必须得去安(凑)慰(凑)安(热)慰(闹)。
不过,没等她出门,斯蒂芬夫人便派遣仆人过来询问,能否有时间接待来客。即便是好友,可以随意拜访,但即便如此,访客也需要在到达前通知主人,以确认主人是否在家并有时间接待。
南希给了仆人肯定的答复,很快,斯蒂芬夫人就上门来拜访了。
“南希,”她故作伤心般“哭诉”道,“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初次觐见的优秀女孩肯定会很快找到一名未婚夫,但我真没想到居然那么快。”
显然,她也看了今天的小报。
“他们只跳了两次舞,”南希言不由衷地安慰道,“说订婚还为时太早呢。”
“唉……”斯蒂芬夫人摇摇头,并不乐观,“你且看吧,没准明天伯克利公爵就去e小姐家里上门拜访了。”
她说得没错,第二天,南希就在小报上看到了这个消息,以及,还列出了b公爵和e小姐从前的交集,和她之前看到的一样。
“b公爵的远房亲戚c夫人邀请e小姐一家前往巴斯度假,”小报详细介绍道,南希心中不禁感叹小报搜寻信息的能力之强,“c夫人是e小姐家的座上宾,虽然暂时无法得知他们是如何结识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慷慨大方的b公爵出借了自己在巴斯的乡间别墅,并在举办舞会时邀请了e小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