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两人望着天幕,伍子胥酸溜溜道:“啧,那姓霍的小子运气也太好了。”
八百骑居然也能打得匈奴军屁滚尿流。
孙武:“运气好是一回事,勇气是另一回事,换做你,你敢在十七岁的时候领着八百将士深入匈奴腹地吗?”
伍子胥悻悻地看了一眼老友。
春秋时期的打战方法不一样,没有精兵一说,人们遵循着周礼,连打仗都是,比如在后世看来十分啼笑皆非的一件战事。
宋襄公带领军队和郑国打仗,楚国前来支援郑国。当时楚军在泓水南岸,宋军在泓水北岸,宋国军队已经列好了阵型,结果宋襄公不同意部下的建议在楚军渡河时发起进攻,说君子不能趁人之危。
等楚军渡过泓水,列好了阵型,宋军才开始进攻,楚军的实力本就胜于宋国,这一战的结果可想而知。
不带几万大军上场,伍子胥还真不敢出兵,因为对手为了不翻车只会带更多兵,全国十几万几十万的青壮劳动力上场都有可能。
伍子胥嘀咕:“情况不一样,换我与那霍十八来一场公平的同台竞争,不一定会输。”
孙武失笑。
【两年后,十九岁的霍去病再次率兵出击占领河西地区的匈奴。他成功歼灭河西匈奴近四万人,战役中俘虏了匈奴浑邪王太子,直取祁连山,招降浑邪王及四万匈奴归汉,这是华夏政权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
此役后,匈奴再没有进犯过大汉的西北边境。
元狩四年,霍去病与舅舅卫青率兵深入漠北,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漠北之战,他率军北进两千多里,消灭匈奴左部主力七万多人,
杀至狼居胥山,在那里举行了祭天封礼。
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再无王庭。
战后,汉武帝特设大司马位,霍去病官拜大司马,与舅舅卫青同掌大汉军政权力。】
汉朝的文武百官们目瞪口呆。
他们知道陛下会给霍去病封侯,但没想到他还会给他加封大司马啊,这荣宠也太过分了吧!
更惊讶的是骚扰了中原近三百年的匈奴就这样被霍去病打怕了,这小子才二十岁啊,简直是天降军神!
霍去病眼睛亮晶晶的看向卫青,好像在说:舅舅,我厉害吧。
刘彻哈哈大笑:“诸位,尔等看到了!匈奴大军并非不可战胜,有朕的两位大将军在,区区匈奴小儿算得了什么!”
刘彻他飘了.....
手握两个王炸级别的神将,不飘不行啊。
刘彻甚至动了御驾亲征的念头,等卫青舅甥俩人在漠北大杀四方赶跑了匈奴,他就坐着王辇和他们一块儿上狼居胥山。
秦始皇泰山封禅算得了什么,他的胥山封禅才厉害!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汉高祖不如武帝良多矣。”唐朝李世民感慨道,含笑看了一眼听得脸色激动的武将们,心想,自己也不赖,有一群同样对他忠心耿耿的优秀将领,汉武帝能够放心的将军政大权交给霍去病卫青,他也能把李靖他们抬入凌烟阁,以开国功臣之名永传后世。
刘邦心情复杂。
性格使然,他永远做不到像刘彻那样信任臣子。
他偷偷看了眼韩信,韩信没有注意到刘邦的目光,专注地看着天幕。
卫青叹了口气,欣喜之余更加紧张起来,既然去病都打跑了匈奴,为何后面还会早亡?
宴明婉:【元狩六年,这一年霍去病二十四岁,因为匈奴单于拒绝对汉称臣,他受帝命深入漠北,寻歼单于主力,然而却在准备的过程中暴病而亡。
霍去病死因不明,有人猜测是不是汉武帝害的,咳,毕竟老刘家有杀功臣的传统。】
第8章 兵家篇7以女子之身,被载入帝王传记……
天女的一句话叫卫青的心脏提到了嗓子眼,霍去病也皱起了眉毛。
刘彻先是一愣,紧接着勃然大怒,荒谬!
谁这么不要脸编排他,他又不是他祖宗,他的冠军侯有如此大才他供着都来不及,怎么会干那种朝人下手的龌龊事。
宴明婉毫不犹豫地否认了这则无稽之谈。
【这可冤枉咱们猪猪了,若他真的忌惮卫家权势,就不会破格搞出一个大司马的加官给霍去病和卫青,还担心百官轻视骑奴出身的卫青,让其它臣子给卫青行跪拜礼,“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一辈子生荣死哀。
就连卫家因巫蛊之乱倒台,也是在卫青死后多年才发生的事。
后世广泛猜测,霍去病的死因是由于其著名的突袭作战之术,长途奔袭对匈奴进行毁灭性打击的同时,也对他身体造成了不可治愈的伤害。
数次领兵出征的劳累,加上塞外艰苦的环境,而古代医疗水平有限,不能给霍去病有效治疗,导致他出击匈奴后的第三年便染病而死。
汉武帝也因此被迫停止了对匈奴的作战,晚年匈奴卷土重来,汉朝败多胜少。】
卫青松了口气,还好不是陛下害死去病,否则他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陛下了。
刘彻听到猪猪的称呼,愣了下,没反应过来宴明婉在叫他。
对上群臣诡异的目光,刘彻的脸慢慢红了——
羞恼的。
“天女怎么回事,什么乱七八糟的称呼.....”
他风流倜傥,哪里像猪了,要比喻也是龙好嘛!
原本一脸愁容的卫青,见刘彻这般抓狂,倒是忍不住笑了下。
“咳,”刘彻恢复正色,大方的安慰卫青:“别担心,朕这就召集全天下名医替去病诊治,再有去病发明的那突袭作战之术,不如完善一下,求长远才能更好的打击匈奴。”
刘彻拍了拍霍去病肩膀:“还有你,不许再说死了就死了的话,惹你舅舅难过。”
霍去病面对两位大家长,不得不乖巧称是。
卫青犹豫了下,还是开口道:“多谢陛下抬爱,天女方才提到的巫蛊之事.....”
刘彻摆摆手:“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当下要紧的是去病的身体。”
“是,多谢陛下。”
卫青感激刘彻,但也在内心提了个醒,决定以后要更加规束族人的言行。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卫家的一切都是陛下给予,若哪一天想收回去也轻而易举。
君臣三人其乐融融,看得其它官员牙酸,这卫家真是要一飞冲天了啊。
又想到仙人说卫霍两人死后,匈奴卷土重来的事,心下无奈。
唉,算了,就让让他们吧,谁叫他们能打呢。
【霍去病死后,汉武帝非常悲伤,为了纪念他在帝陵东北处修建了状如祁连山的大型坟墓。
墓前的“马踏匈奴”的石像,象征着霍去病为国家立下的不朽功绩。
那一日,河西五郡的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哭声悲悯。
一代大汉将星就此陨落,但后世永远记得他的功绩。】
石马昂首站立,腹下是长须仰面跼蹙挣扎的匈奴人石雕。
狼烟散去,画面流转,古人们看见景色优美的建筑群,门口的牌匾写着“茂陵博物馆”五个大字。
馆内青山迢迢,景色宜人。
走过霍去病墓前,墓碑前堆放着游客们送上的鲜花,几瓶现代的好酒,堆放在热烈的花丛中,插着各式各样的小卡片。
附近是卫青墓与汉武帝墓,游客们同样热情。霍去病眼尖的瞧见祭品里有一张画着粉色小猪图案的卡片,憋不住笑。
【大司马卫青七出匈奴而不败,为大汉强盛立下汗马功劳,去世后同样陪葬帝陵。
汉武大帝铁血强兵,独尊儒术、横扫匈奴、泰山封禅,文功武治少有人能及。
一代雄才大略的千古帝王便与他的“帝国双壁”一同长眠于此。】
随着宴明婉一句“本期解说结束,三日后再见”,刘彻回过了神,他被夸得身心愉悦,先前被喊猪猪的事都不计较了,清咳一声,严肃道:“给天女准备的祭祀礼好了没有?认真筹备,不得有误。”
卫青的脸有点红,陛下居然让他和去病同葬帝陵,这也太不合规矩了。
霍去病骄傲地抬下巴:嘿嘿,不愧是我跟舅舅!
韩信黑眸失神,原来真的有这样的帝王,毫不疑心自己的臣子......
李世民羡慕了,倒不是羡慕汉武帝有厉害能打的将军,他也有许多能干的将领,只是羡慕后人对刘彻的敬仰。
他自认登基以来虚心纳谏,勤恳治理国家,但玄武门之变始终为他的帝王生涯留下了一丝污点,不说担心后人的看法是假的。
他杀了自己的兄弟,逼迫父皇退位立他做太子......
后人们,会认为他是无道暴君吗?
长孙皇后握紧李世民的手,柔声安慰他:“二哥不用多想,我想后人对功过是非心里自有一杆称在,汉武帝在位后期也有巫蛊之祸和流民动乱的事,既然他们能公正的看待他,一定也能够公正的看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