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她穿着深红色的翻领大衣,披散着一头黑发,脸上带着骄傲的微笑,整个人非常醒目。站台上所有人都被吸引了目光,向着她望了过来。
  苏远宸的笑容凝在脸上,他站了起来,向着车门跑去。可是火车门早已关闭,他只能拍打着门呼喊着。
  火车缓缓行驶,带着他远行。他只有在车厢里逆行,一直跑到车尾。仍然没机会和她说上一句话,只能看见她越来越小的身影。
  真是个心狠的姑娘。苏远宸对自己说,明明叫你别来了。可你还是想让我着急,看我心慌、不舍的样子。
  真是个可爱的男人。陆青予对自己说,不用怀疑他的爱意。他的真实,只展现给自己。
  苏卫国、梁梦雪看见陆青予来送行,笑得合不拢嘴。他们本来觉得儿子过于主动了些,现在看来姑娘也是有心的。
  三人寒暄一番,陆青予走出站台,殷丽和章同等着与她同行。
  为了保障她的安全,朋友们主动结伴来陪着陆青予。
  几个人商量了一番,两人一组轮流来接送。其中罗斐加乔万里、殷丽加章同、黄玉琴加陈鉴、于敏加许文俊、邓思诗加夏金凤。
  一看到他们,陆青予心里就暖暖的。创业的艰辛,设计的--辛苦,就不算什么了。
  殷丽看见陆青予出来,给她递上黑色大棉袄,接过她的红大衣:“你瞧瞧,穿得好好的红大衣还要换下来。”
  “低调点好!坏人还没抓到,我不希望你们被我连累了。”陆青予穿上大棉袄,走路就可以甩着八字腿了。
  章同帮着拎包:“怕什么?只要他们敢来,我和丽丽一人一拳。对不对,丽丽?”
  这声丽丽,让陆青予不自觉地抖了抖。好肉麻!
  殊不知,苏远宸称呼她小鱼,她称呼他苏苏的时候,也是这么让人肉麻。
  陆青予挽了殷丽的胳膊往家里走,远远看见家门口有个戴兜帽的男人鬼鬼祟祟地张望,怀里抱了个东西。
  “是谁?干什么!”章同边喊边跑,大家都知道陆家只有老人妇女和孩子。
  兜帽男人听见声音,扔下东西,拔腿就跑。
  “别跑!”章同追着人跑远了,殷丽把陆青予护在身后,四下张望寻找其他可疑的人。
  不过五分钟,章同气喘吁吁回来了:“哎,没追上!这小子跑得可真快。”
  他小心翼翼踢开包袱,包布里的东西散落一地。这是四个笔记本,正是陆青予遗失的《他山之石》《灵感笔记》《错题集》和《日程记录》。
  “拐卖贩这么好心,还会还我的笔记?”陆青予弯腰捡起笔记本笑了。四个本子保存很好,几乎没有脏污。
  “可能是公安调查了曾来或者陆伟,被吓到了吧!”殷丽笑着说:“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刚才的人能看出是谁吗?”陆青予问章同。
  “跑太快了,没看清,看个子身材不是曾来,也不是陆伟。”章同曾经和这两人同事大半年,还是很熟悉的。“但是有点像侯镇!”
  “侯镇?”陆青予的心提了起来,傻徒弟,你可不要卷进是非之中啊!
  殷丽猜出了陆青予的想法:“青予,侯镇说他是不小心泄漏出你的信息的,你相信吗?他后来去了华盛,没有传回任何消息。乔万里反而说他跟着王健康,很快就混进了研究室,日子应该不难过。”
  陆青予皱起眉头,她真的不愿意相信,在天和最困难的时候选择支持自己,加入天和的侯镇,会是处心积虑害她的人。更不愿意相信在病床前,嚷嚷着要娶自己的小屁孩是个坏人。
  陆青予和侯镇没有利益冲突。害了她,对侯镇并没有任何好处。
  “只能期望他不是坏人,只是身不由己吧!”陆青予收起了笔记本。
  本来已经到了家门口,发生这样的事,三个人折去公安局汇报。
  大队长岳明生把笔记本收了起来,交给了几位老公安观看。大家把笔记本翻来翻去,也没找出有用的蛛丝马迹,只有把笔记本收起来。
  “我们送到检验室去,再看看有没有线索。”岳明生无奈地说。
  这个年代高科技的检测手段极少,指纹采集是指望不上的。陆青予也知道没什么好办法,有些灰心。
  “陆青予同志,这些人既然把东西还你。说明我们的跟踪调查被他们发现了,他们某些人慌了怕了,胡乱出招。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咱们的方向是对的。”岳明生乐观地拍拍她的肩膀。“我相信,很快就能抓到犯人,找到真相的。”
  “感谢公安同志!你们辛苦了。”陆青予向大队长和老公安道谢。
  “为人民服务是应该的!”岳明生行了一个军礼,然后说:“接下来,我们会派出干警继续跟踪和摸排陆伟和曾来当天的去向,还有经常出入的地方、接触的人。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的。”
  一个老公安手里拿着当天作案的大胡子、钱经理、大龅牙的画像拍了拍:“我就不信,谁家死了个男人,失踪一个劳动力,一点儿都不着急!”
  另一个公安说:“越是这种情况,大家越是要小心谨慎。你们一定要保护好陆青予同志,不要硬拼,遇到危险宁可逃跑,及时来报警。”
  “好!”章同、殷丽齐齐点头。
  两人重新把陆青予送回家,才放心离开了。
  陆家人各自忙碌,老爷子学起了书法,陆小小临窗读书画海报,周素莲在厨房忙碌,陆红红还没放学。大家都没发现刚才门外的动静,很亲热地向陆青予打着招呼,就像往常一样。
  陆青予不欲说出今天发生的事,自行回了房间,她需要冷静一下。
  年前家里大改造,她的房屋粉刷一新,把家具也添补了些,尤其是摆上了书架,换了张大书桌。
  书桌上摆着好几本书,最显眼的一本,就是《漆器寻芳》。这是苏远宸写的第一本书。
  她打开书页,认真地翻看起来。漆器的基础是木器,看起来是简单的平面设计,实际上工艺非常复杂,主要工艺有堆红、戗金、剔红、螺钿、填漆、描金、百宝嵌等十几种。
  比之景泰蓝,漆器工艺是正儿八经的中国本土传统艺术,有七千多年的历史。最难得是漆器上的花纹,错落盘绕,色彩艳丽千年不变。
  这些美好的花纹正好可以用在即将制作的景泰蓝屏风上,为木制基座增加美感。
  实话实说,苏远宸这书写得真好,照片清晰、讲解清楚,把庆芳县的漆器业发展归纳整理得很全面。陆青予与他在服饰展销会上合作过,知道这个人的领悟力、沟通力、执行力都很强,共起事来很是省心。
  只是不知道将来在家庭中,这个人的表现会怎么样?
  陆青予放下纸笔问自己,怎么又想起他来了。难道自己也有些恋爱脑上头?
  她摇摇脑袋,把这个人从脑海中甩出去。铺好白纸,重新研究屏风的制作,绘制屏风木框架的外形和图案。
  另一边,去首都的火车要坐三天两夜,苏远宸和同班的学员闲聊了几句,趴在上铺摸出纸张来写信,写完了信反复读了两遍,觉得不满意,又开始重写。
  写完了一腔爱意,他开始写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写求学时的故事,写路上的见闻,还贴心地绘制了风景插图。一下火车,他就把厚厚的三封信投进了火车站的邮筒里。
  等陆青予在博物馆收到信,已经是一周后了。她回到自己工作的临时位置,准备好好欣赏一番。
  信封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鼓。这不是信,是写的小说吧!
  她拆开一封,里面详细写了一个男孩子调皮捣蛋的少年往事,另一封是少年时对世界的各种好奇。
  最后一封信,他描述了卧铺火车上的趣事,附了好些插图。一个个方框内,用简洁的线条画着沃野千里、高山流水、茫茫冰原。
  画家孙方中年后也来了,负责修补古代字画,扭头看见陆青予对着信边看边笑。各种纸张摆了一桌子。
  老人家八卦之心熊熊燃烧起来,伸长脖子看到好多插图。“哟,这信有意思,以画代文呢!”
  陆青予忍俊不禁,这是这个时代特有的信息交流方式吧!没有家用摄影设备,连续的图片也算另一种视频。他希望她能更直观的见识到一路的风景,感受伟大祖国壮丽山河的震撼吧。
  孙方中见陆青予不反对,走近了捡起两张画:“为什么每张画都要画个方框?这框是什么?”
  “是火车车窗!”陆青予笑着说。
  “哦,这些都是从车窗里看见的风景啊!”孙方中笑着把两张图片摆在一起。“很有趣,你这朋友用了江南园林移步换景的造景方法。”
  “移步换景?”陆青予把插图铺在桌上排列起来,如同看见一辆疾驰的火车。方框是车窗,风景在框内,想象无限延伸。
  “古代壁画喜欢用这种方法,敦煌壁画看过吧!经变故事都是这样画的。把不同的故事场景,安排在一个画面中,用一些背景来进行自然分割。”孙方中作为老画家,对壁画很熟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