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好一阵,她才憋出一句:“谢谢。”
“不是说了,我们夫妻之间,不要老是说谢谢吗?”萧晏安不满了。
“好,我以后尽量控制自己。”纪初禾答应下来。
“夫人,你说,等四皇子登基了,咱们是留在帝都,还是回淮阳去?”萧晏安轻声询问。
“我们自然是要留下的,要不然,太后怎么能放心得下?”
“说的也是,那我们就留下。”萧晏安开心地应了下来,只要能和纪初禾在一起,不分开,在什么地方他都无所谓。
“父王和母妃估计也要等到先皇的葬礼过后才能离开,刚好这一段时间,我们一家人团圆团圆。”
“好。”萧晏开心地点点头。
……
原本,需要两日路程,四皇子与常茹日夜兼程赶了回来。
四皇子到了帝都之后,就撑不住倒下了。
宫中的御医们全都聚集在四皇子的寝宫,合力医治。
太后坐在外面的厅里,亲自守着四皇子。
不久,出来一个御医。
“太后娘娘,殿下没有生命危险,只是伤势太重了,加上身体有些虚弱,又星夜兼程赶回来,才晕了过去,等他醒来,好好休养,伤势一个月内便能痊愈。”
“那就好!你们一定要好好地医治殿下,绝不可出任何差池!”太后沉着脸说道。
“是!”御医又进去照顾四皇子了。
如今的四皇子,可是先皇的唯一血脉,皇位的唯一继承人,虽然还没有正式即位,也只差那个仪式了。
太后转身看向常茹,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常茹,这一次四皇子能够脱离险境,平安无恙,多亏了你,四皇子继承皇位,你必定是六宫之主,母仪天下!”
“谢太后娘娘!太后娘娘,臣妾既然是四皇子明媒正娶的正妻,与殿下相濡以沫,生死与共是臣妾的本分。”常茹不说完,从身上取出一样东西。
“太后娘娘,你看看这个。”
“这是什么?”
“这是那天晚上,世子夫人让人传的信,要不是这封信,我们可能就逃不出帝都了。”
“原来,你们是提前收到了这封信,哀家还在奇怪,你们是怎么意识到危险,那么及时逃了出去。”太后看着手中的东西,若有所思。
这个纪初禾,究竟唱的是哪出?
难道,纪初禾在皇后和她之间都押了宝?
不管是谁最终取得胜利,纪初禾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真是会盘算啊!
不过,也真叫纪初禾盘算准了。
皇上想废除封王制,想杀淮阳王,纪初禾这下,彻底把淮阳王府保下了。
如今,四皇子登基后,别说废除封王制了,朝中都不会太平。
实在是分不出心思来针对淮阳王,还是把皇位坐稳了再说。
“太后娘娘,这个世子夫人,究竟是谁的人?臣妾一开始都以为她是皇后那边的。”常茹到现在也不能确定。
“她哪边的都不是,这个女人,诡计多端,你一定要防着点。”
“臣妾知道了。”
“你在这里照顾四皇子,哀家还要将四皇子即位的消息召告天下。”
“恭送太后。”
召告天下的消息一传出去,礼部马上准备新帝即位的仪式。
因为先皇的陵寝还未修建完毕,先皇的葬礼还未举办,新帝即位的礼仪就简化了许多。
主要也是为了节约一些时间,让四皇子早日称帝。
常茹现在代为掌管后宫的一切事宜,内乱损毁的宫殿还要以最快的速度修复不说,还有各种繁杂的事务等着她去处理。
她每日忙得不可开交,她自己带来的人,根本不够用。
除了太后调配给她的人手之外,她也不得不将素素重用起来。
毕竟素素对宫中的一切都熟悉。
太后从皇上驾崩的第二天,就一直在代理朝政,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她体验到了手中握着权力的快感。
她以前想要的,还得靠皇帝给予,现在,她想要什么,她自己说了算的感觉多好!
就算四皇子登基,她也不想退回后宫。
朝局不稳,她在朝中听政,也是情有可原的吧。
【第637章当上皇帝,为所欲为】
终于,新帝即位。
四皇子名为:萧文宣。
称为夏文帝。
萧文宣一身龙袍走上大殿。
与他一同来的,还有一身盛装的太后。
不,如今,她已经是太皇太后了。
他没有办法阻止太后入朝听政。
现在,只能先听从太皇太后的。没有太皇太后在的话,只怕这满朝文武,他也震慑不住。
他的伤势还未痊愈,是为了登基大典才强撑着站起来如一个正常人一样活动。每走一步,伤势都传来一阵剧痛,加上心情激动忐忑各种情绪混杂在一起,早已经汗湿了全身。
撑过了大典,步入朝堂,接受过文武百官的叩拜,他便是大夏真正的帝王了。
可惜,这一幕,他的母亲看不到,他的外祖父,舅舅也看不到。
朝堂之上,淮阳王站在首位,身后是文武百官。
百官之首的秦相已经伏诛,秦相一族也全部获罪被满门抄斩。
淮阳王自然而然地,带领百官叩拜新君。
“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齐刷刷地跪了下来。
萧文宣看着这一幕,心情一阵澎湃,他缓缓抬起手,“众位爱卿平身。”
“谢皇上!”众人站了起来。
萧文宣坐在龙椅上,目光一一扫过面前的众人。
原来,坐在这个位置上是这种感觉。
仿佛世间万物都臣服在了自己的脚下。
这一刻,他的心里才是踏实的。
今天是他第一次早朝。
自然也有一些必须要做的事情。
“先皇被罪后谋害,朕倍感心痛,更让朕心痛的是,朝中多位大臣也参于其中,先皇如此信任他们,他们竟然包藏祸心,死不足惜!他们不仅谋害先皇,还追杀朕,这些人,朕绝不轻饶!罪后与秦相已经受到应有的惩罚,剩下的按罪论处!”
朝堂上静悄悄的,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插话。
萧文宣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朕虽已即位,但是,朝中之事,还要多仰仗太皇太后,所以,朕准备效仿先祖,请太皇太后入朝听政。诸位爱卿对于此事,可有意见?”
众人面面相觑,相互用眼神交流着。
太皇太后坐在特制的帘子后面打量着众人。
这一道帘子是特制的,从里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人的表情,但是,大臣们却看不到帘子后面的太后是什么样的情况。
大家最后达成了一致。
没有意见。
这样的结果,太皇太后的脸上,并没有多少喜色。
因为,这些大臣看起来好像并不乐意,只是现在的情况,他们不得不妥协罢了。
这说完这件事,萧文宣还有第一次早朝的最后一件事。
“朕的发妻常氏娴淑典雅,钟灵毓秀,朕在危难之时,不畏险境智勇双全护朕周全,朕欲立发妻常氏为后,等先皇的葬礼过后再由礼部操办封后大典。朕的母亲罗氏受奸人所害,蒙受了不白之冤,追封她为明贤皇后与先皇同葬皇陵。”
皇上要将他的发妻封为皇后,这大臣们没有意见。
可是,追封罗氏为皇后,还要与先皇合葬皇陵的事情,是不是太草率了一点?
皇上这才第一次早朝,便急于给自己的母亲平反,而且,就只是随口这么罗氏是冤枉的,就连走个过场的证据都没有拿出来,这也太儿戏了吧?
可是,这个时候,谁也不想第一个站也来得罪新帝,都只是憋在心里。
只是朝堂上的气氛发生了一些变化。
“皇上,臣觉得,追封罗氏为明贤皇后一事还需要再斟酌一下。”鲁鸿儒站了出来。
“鲁大人有何高见?”萧文宣沉着脸问道。
“皇上,罗氏当初是被先皇处置的,皇上若是认为她无罪,也应该拿出一些证据来,这样,才能堵悠悠众口,否则,就凭皇上一句,罗氏无罪,还要追封贤明皇后与先皇合葬皇陵,实在是太儿戏了!”
鲁鸿儒的语气非常坚定,再配上他刚毅的神情,直接让萧文宣下不来台。
“鲁大人,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质疑皇上!”曹大人立即跳出来指责鲁鸿儒。
“曹大人是不是有证据可以证明罗氏是冤枉的?”鲁鸿儒直接问了一句。
曹大人噎了一下,老脸涨红,不知道怎么回应。
“皇上,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如果,权力凌驾于律法之上,那么,这个国家,迟早要走向灭亡!”鲁鸿儒还是一脸正气。
“你!你!冥顽不灵!”曹大人气得骂了一句。
“鲁大人,你这是在咒骂皇上吗?还诅咒大夏走向灭亡,就凭你这样的言论,就该拉出去斩了!”又有人站了出来,与鲁鸿儒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