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姑娘们主要应该学些针织防线的事情,即使读书也不过是认得几个字,便于日后管家罢了。”贾母缓缓说“宝玉是男孩,珠儿教宝玉还算合适。但宝玉怎么能学什么女德这些东西呢?”
  “就算进了他的耳朵,也不好。”贾母说完,放下了茶盏。
  “我听说,珠大哥只是教他们诗词书法,平日里读几本故事书罢了,并没有男孩子不能听的。”王熙凤笑着揽住贾母手臂,劝道。
  贾母主要是担心宝玉。纵然宝玉不一定能像林如海那样,走科举之路延续贾家的辉煌,但贾母还是认为不应该让男孩女孩在一起读书。
  王夫人低着头,在心里忖度着要如何回答。
  正思量时,宝黛探三姐妹进了屋子。几个孩子见气氛紧张,也都有些怯怯的。
  鸳鸯偷偷对她们几个说了经过,想让孩子们先避一避。
  探春聪慧,素有急智,又与王夫人母女情深,此时看不得母亲受训,先开了口。
  “老太太多虑了,老爷安排的事情,太太也不能阻止。”她见贾母仍是不太高兴,就想到也许还有其他原因,又说道
  “珠大哥每日只是教我们读书习字,偶尔讲些诗词。老爷让珠大哥教姐妹们,也是因为珠大哥空闲,兄弟姐妹们亲厚,一起读书学习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顿了顿,探春观察贾母神色,又说
  “只是初时,老爷并没有要让二哥哥一起读书,二哥哥舍不得与姐妹们分开,就闹着也要一起,老爷拗不过他,就勉强答应了。只是还嘱咐二哥哥,日后还会为他找更严厉的先生来教他。”探春知道贾母疼宝玉,此时搬了宝玉出来,贾母应该也不会再为难。
  “是啊,老太太,还是我那日央求老爷,老爷才答应的呢,我只是与姐妹们成日在一起玩习惯了,不想与她们分开。老太太就不要生气了,气大伤身呢。”宝玉走到贾母跟前,半个身子埋进贾母怀里,边说边撒娇。
  贾母见是宝玉的缘故,又怎么好继续为难?贾母一只手亲切拉过了探春,笑说“是我老糊涂了,错怪了你太太,三丫头就为我赔个不是吧。”
  探春走到王夫人身边,轻声说了,王夫人也是亲热地搂紧探春。
  这边暂时和谐了。
  黛玉悄声在旁边,却有些难过。黛玉聪慧又细心,她看得明白,贾母是在朝王夫人发难。
  原来素日慈爱的外祖母也会因事训斥舅母,大家族的规矩真不是那么简单的。
  黛玉心里叹息,面上也没有显现。
  来京这些日子,她日日受着贾母的宠爱,姐妹们也陪伴她,舅舅舅母同样体贴疼爱她,让她一时忘记了自己那些烦心事。
  她有些怀念扬州。那时候,父母亲都在,他们相敬如宾,从不会红脸。
  家里也没有太多规矩,她心里有什么事,总是直接说给母亲。
  母亲会耐心宽慰她,与她细细解释。
  黛玉想家了。
  第20章 贺新春贾母失颜面那日在……
  那日在贾母屋里发生的事情,贾政很快也知道了。他除了无奈也别无他法。
  贾母是贾家目前辈分最高的,地位尊崇的老封君。如今又是重视孝道的时代,贾政不可能因为贾母说了什么话而去指责她。
  况且,若要细究的话,贾母所说也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不过是正常的询问几句罢了。
  王夫人没有很在意那天发生的事,做媳妇这么多年,王夫人经见的也多了,她一时难过,很快也因为习惯而忘了这件事。
  或是出于内疚,或是出于关怀,贾政觉得自己应当有所表示。
  贾政日日从衙门回来都要带些女子喜欢的,爱用的小玩意给王夫人,让她很是意外。
  进入腊月,王熙凤正与王夫人治办年事。
  贾政刚走进屋子,王夫人见到贾政却先微微红了脸,怕贾政当着王熙凤的面给她什么东西,还要说着是特意带给她的。
  王熙凤很会察言观色,她向贾政行过礼,就要走,临走时还笑着说“今日太太不方便,我明日再过来。”
  “这个凤丫头!”王夫人用佯怒来掩饰尴尬。
  贾政坐到王夫人身边,觉得她此时的神情有些好笑。
  “冬日干燥,风又大,夫人每次洗干净手,在手上抹一层,滋润保湿。”贾政笑着递过来一罐手脂。
  “这是京城这些日子最时兴的,那香兰阁门口因为这东西日日排了长队。你说他们给个手脂起名叫做香兰泣露,多雅致,难怪公子小姐们争抢着也要去买了。”贾政又说。
  王夫人只是赧然接下了,没说什么。
  年关将至,国公府的新年可想而知要多么气派。只是今年荣国府比起宁国府却低调很多。
  “你们今年怎么少预备这么多东西?”宁国府贾珍的妻子尤氏今日来王熙凤这边,商议新年祭祀宗祠的事情。她看了王熙凤备的单子,很是惊讶。
  “老太太和太太能同意吗?”尤氏问王熙凤。
  王熙凤笑了笑,说道“这正是太太与我商议过后才定下来的。”
  “老太太呢?”尤氏又问。
  “二老爷说让我放心办事,老太太那里由他去说。”王熙凤回道。
  “二老爷也管家?”尤氏不知道贾政竟然还管内宅的事情。
  王熙凤点点头。
  “是不是今年庄子上?”尤氏欲言又止,她知道荣府田庄发生的事,猜测他们今年收成有限,无奈减了排场,只是也不太可能因此不顾及面子。
  王熙凤摇摇头,“那倒不是,只是老爷说圣上不喜大族人家太过奢侈。老爷投其所好,所以总是叮嘱我们府里不可铺张。”
  王熙凤与尤氏关系亲密,她今日说的这么直白也是存了好心,想让东府那边也能收敛些。
  尤氏听了,点点头,“若是圣上不喜,咱们也不可触了霉头。”她顿了顿,神情复杂,又说“只是你大哥哥他”
  话没说完,王熙凤自然知道内情。贾珍在东府说一不二,又是个荒唐爱享受的,他不可能愿意和荣府这边一样省俭的。
  她拉住尤氏的手,安慰道“总之咱们做媳妇的虽然管家,也是为他们男人们做事。他们若不愿意,咱们何必去劝,反而惹得他们不高兴呢。”
  尤氏无奈笑笑,也没再说什么。
  王熙凤看向平儿,示意了一下。平儿就将一份名单递给尤氏,温声说道“这是正月里预备吃年酒请的客人,奶奶拿去看了,吩咐底下人拟单子时别重复了。”
  “还是你想得周到”尤氏笑着对王熙凤说“前几日你大哥哥还说要让我来问你单子拟好了没有,只是事情太多,我给忘了。”
  “林姑娘,扬州那边来信了!”紫鹃兴冲冲跑回屋子,到处找黛玉。
  “姑娘在宝二爷那里呢!”雪雁说道。
  此时,黛玉正在宝玉屋里,迎春探春也在,姐妹四个正在下棋。
  因为王夫人那边正忙,他们也就不在那里添乱。
  “姑娘,扬州来信了。”紫鹃走
  到黛玉身侧,把信递给了她。“方才太太派人叫我过去拿的,还说林家另送了年礼来呢。”
  “果真是林姑父来的!我就说快过年了,姑父肯定要来信的。你快打开看看!”宝玉催促黛玉。
  前几日黛玉就对宝玉说过,她都到京城快两个月了,怎么父亲还不来信。宝玉自是知道黛玉想家了。
  黛玉欢欢喜喜地接过,逐字看罢,又是欢喜,又是伤心。
  “是姑父身体不好吗?”探春看黛玉眼泛泪光,轻声问道。
  黛玉先点点头,后又摇了摇头。
  姐妹们知道她此时大约心情复杂,又喜又悲,就没有催促她,耐心等她平静下来。
  “我还在家时,父亲身体就不太好,人也消瘦。只是他信上说自己身体强健许多了,我听了也高兴,却又不太相信。”黛玉轻声道。
  “姑父既然特意说了,应当是身体有好转,你何必多疑呢?”宝玉安慰黛玉。
  “父母总是担心子女,却又不想让子女为他们担心。这是人之常情。林姐姐切莫自苦,看开些罢。”探春也安慰道。
  黛玉用帕子轻轻擦了眼泪,笑道“你们几个日日劝我,我也听进去了许多,只是今日父亲来信,我大约是激动过头了。”
  “姑父信中还说什么了吗?”迎春不擅长安慰人,想着转移话题。
  黛玉笑道“父亲还说,送年礼的下人们带了许多扬州的土产与玩意来。”
  “那咱们快去看看,其中定有林姑父特意带给林妹妹,为她解思乡之情的东西!”宝玉想立刻去王夫人那里。
  紫鹃笑着说“我刚从太太那里过来,那边忙得脚不沾地,人与年货占满了屋子。来来往往的都是有事要找太太与二奶奶的。二奶奶说让你们不要着急,等那边一一登记,分好了之后,再拿来给你们。”
  宝玉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那是我太心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