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衙门没什么事,我记挂着家里,就早早回来了。”贾政笑着拿过王夫人手里的帕子,又擦了擦脸。
  “扬州确实比京城暖和得早。”王夫人边说话边拈起了贾政肩上的一丝柳絮,贾政看到后调皮地吹了口气,柳絮就随
  风飘走了。
  “我买了许多布匹,有各色样式的,等忙完了给姑娘们裁衣裳,还有妹妹与外甥女的,我也准备了。”贾政又道“我让布庄直接送到咱们这里,你与周瑞媳妇说一下。”
  王夫人点点头“难为老爷想得周到。”
  第二日,贾政没去衙门,与夫人一同收拾院子。因为院子之前一直保存的很好,他们只需要将带来的东西安置好,再添置一些用品就可以了。
  因此两天下来,前后两处院子便可以住人了。
  因为贾政与王夫人要去金陵,宝玉探春就仍住在林家,与黛玉一起。
  本来三个孩子也都想去金陵,只是贾政考虑到金陵薛家的事情还没有彻底解决,怕横生枝节,就没有带孩子们同去。
  去金陵仍是坐船,却和前些日子从京城来时全然不同。两地相距仅有三百余里,只需两日就到了。
  船行在长江上,放眼望去,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来往船只繁多,货船和客船不分上下。
  没有带孩子的好处就是不需要时刻担心他们,贾政难得有清净独处的时候。
  天色已晚,船上陆续亮起了灯,江畔人家的屋舍上空飘来了炊烟,朦胧又清淡。
  前面的客船上传来了歌声曲声,飘散在浩渺江色中。
  贾政拉着夫人坐在了船边。两人都没说话,看着风景,听着歌声。
  “我感觉江南与京城的确是不同的”贾政开口道,望着熟悉的风景,他突然生出了一些遥远的回忆。
  王夫人静静看着他,一双眼睛含着笑,等他接下来的话。
  “这种不同不是因为具体的位置,城池的大小或者一些可实际触碰的东西”
  “而在于一种模糊的东西,就像是百姓们的日常与个性”贾政说了两句似是而非的话,自己也觉得不太通,先笑了。
  王夫人静静听罢,右手拢起了被江风吹乱的头发,轻轻笑了笑,一种有些顽皮与轻松的笑容。
  “我知道他们在唱什么。”王夫人突然对贾政说。
  贾政笑着看她,是一首流传很广的江南小调,他也听出来了。
  “我也知道”贾政笑笑,说罢自己先哼了起来。
  到第二句,王夫人也跟着哼唱起来。
  二人的声音也与前面那客船上的歌声一起,随风远去了。
  第26章 丧亲父宝钗忧家业船行两……
  船行两日,贾政与王夫人到了金陵。他们没有提前告诉薛家人,下了船后,就在渡口雇了车马。贾政他们十来个人,行李也少,两顶轿子就够。
  那抬轿子的一听是去薛府,便很高兴自己今日拉到了贵客。
  “大人想必是薛家的亲友,来吊丧的吧?”轿夫问道。
  贾政点点头。
  “这些日子,我光在这里就见到许多薛家往来的亲友。只是这几日丧事办完了,来的人也就不多了。大人也许是离得远,这才来得晚。”轿夫神情中带了一点讨好,说的话却很实在。
  “你全都说对了,既然如此,我就放心让你带着我们去了。”贾政吩咐书文将车钱付了。
  “您可走得稳当些。”书文笑着给了钱,又叮嘱道。
  轿子确实稳当,王夫人一直看着窗外。
  王家在王夫人未出嫁前是住在金陵的,因此王夫人时隔多年重回故土,也很是欢喜。
  贾政不时问王夫人些金陵的事情,她都笑着回答了。
  待车马行至薛府门口,看着门口几个小厮胡闹着,贾政与王夫人都敛了神色。
  贾政示意书文向门口的小厮通报。
  “请通知贵府主事的,说京城贾府二老爷与二太太来了。”书文向薛府小厮说道。
  那几个小厮听见是京城贾府,神色都恭敬了些,也不再玩闹,立刻进去通报了。
  不一会儿,薛家的管家出来迎客了。
  “贾老爷,可把你们盼来了!”此人是薛家的管家,叫做薛胜。
  薛管家恭敬行过礼,又对王夫人说“太太已经在里面等着了!”王夫人听了,点了点头。
  “我们就进去吧。”贾政对薛管家说。
  薛管家忙在前面带路。
  考虑到王夫人与薛姨妈姐妹相见,定有许多贴心话要说,贾政就先与管家待在外面的正厅,待王夫人姐妹两个相聚一会儿他再进去,也不算打扰。
  薛姨妈与女儿听到下人通报京城贾府来人,只是不好直接出去迎接。薛姨妈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宝钗扶着母亲,劝她坐下“妈妈着什么急呢?姨妈姨夫既然来了,咱们静静等着就好。”
  薛姨妈笑了一下“前些日子你林姑父来了一趟,给咱们撑腰,他说是受了你姨夫的嘱托。我想今日你姨夫姨妈亲自来了,也许另有别的规划也不好说”
  母女说话间,下人通报,贾府二太太来了。
  “姐姐”薛姨妈轻声叫道,她一看到王夫人,眼泪先落了下来。
  “你看你,一把年纪了,还是这么爱哭吗?”王夫人笑着将妹妹揽到怀里,自己却也落了泪。
  自从她嫁到贾家,她们姐妹两个就再也没有见过。
  姐妹俩哭罢笑罢,又都高兴了起来。
  “看我,还没给你介绍呢。”薛姨妈拭去眼泪,笑着拉过宝钗,说道“这是我的女儿,宝钗。”
  宝钗行过礼,又叫了一声“姨妈”。王夫人笑着两手拉起宝钗,细细端详着。
  宝钗比黛玉探春略大一些,此时已如同春柳一般,出落得亭亭玉立。她眼如水杏,脸若银盆,好一种端庄体态。
  王夫人摸摸宝钗的头发,点头笑道“真是个好孩子”,又对薛姨妈说“我看宝钗像你多一些。”
  “都说女儿像娘,可宝钗只是长得像我,性子却与我全然不同。”薛姨妈笑了笑,摸着宝钗手背,又道“只是这些日子,辛苦她里里外外地帮我操持,却清减了许多。”说罢,重重叹了一口气。
  “妈怎么又说这事了,姨妈好不容易来,正是高兴的时候。”宝钗安慰母亲。
  “我们之间有什么不能说的呢?”王夫人拉着宝钗,亲切说道“日后你与我们相处,越亲近越好呢!”
  姐妹俩又各自说了一些事情,谈笑间也好似回到了还未出阁时的亲密。
  不一会儿,有丫鬟通报,贾府二老爷到。
  薛姨妈与王夫人对视一眼,薛姨妈吩咐丫鬟将贾政带到院子的上房,预备在那里见贾政。
  “宝钗也同去,认认你姨夫。”王夫人拉着宝钗,笑说。
  在正厅见到贾政,宝钗就先行了礼。贾政也是笑着拉起宝钗,夸了几句。
  几人又寒暄一会儿,贾政就说起了此行的正事。
  “如海已经将你们的事详尽告诉我了,妹妹可有什么打算吗?”贾政正色问薛姨妈。
  薛姨妈叹了口气,也没什么隐瞒,直言道“虽说薛家也是家大业大,可惜他父亲走了之后,家中竟然找不到可靠的打点生意的人来!如今虽然空有皇商的名头,却只有一些仆人管家打点着,长此以往,没有主事人却不妥当。蟠儿年纪虽将将够学做生意,只是他那性子,却也指望不上。”
  薛姨妈说到这里,又重重叹了一口气道“现在只能是靠着几个管家勉力支撑着,我却也无能为力。若撑不下去,也只能任由几个宗亲抢了去”
  宝钗边轻抚着母亲的脊背,边柔声安慰。
  贾政与王夫人对视一眼,神色均是痛惜。
  “妹妹不要担心。蟠儿的事情与薛家其他人的事情如海也都告诉我了,我和你姐姐来之前就商量了一下,今日前来,就是想与你们再做商议。”贾政柔声说道。
  薛姨妈在宝钗的宽慰下慢慢收了悲容,又道“姐夫有什么就直说吧。”
  贾政看了一眼王夫人,示意由她来说。
  王夫人想了想,开口说道“不如你们一家暂时搬到扬州与我们作伴吧。住处与林家,我们家只隔了一条巷子,很是便利。另外咱们几家的孩子也可以一处学习玩耍。你若是担忧蟠儿的性子,怕他惹事,尽管交给
  你姐夫,他有办法。最关键是离开金陵,薛家的其他人也不好找你们的麻烦了。“王夫人说罢,细看妹妹的神色,“你也不要担心麻烦了我们。”
  薛姨妈听了,先是惊喜,只是立刻想到了自家的生意,就又说道“姐姐姐夫有这样的安排我很高兴,我却也不担心麻烦你们。只是家里的生意却不好安排”
  宝钗在一旁静静听着,虽心里有事,但也没有说自己的想法。
  贾政开了口“我想不如与内务府禀明,放弃皇商的名号看,就先只做其他的生意。这些生意由管家们来料理也无需担心,另外需要当家人出面的时候,不管是我或是如海,都可以做这个事,你们不用担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