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朱永贤茫然地问道:“咱们哪来的探子?”
  他府里倒是有几个侍卫,让那群人带兵打仗没问题,暗中侦查这种细活恐怕有些困难。
  裘智恨铁不成钢地拍了下他的后脑勺,无奈道:“找老李去借人啊!他们皇城司那么多人,借两个探子还不是易如反掌?”
  朱永贤如梦初醒,揉着后脑勺,连连点头:“对对对,找他借人!”说完,他又眼巴巴地看着裘智,可怜兮兮地求道:“你帮我掌掌眼吧,好不好?”
  裘智下意识地拒绝:“他们又不是尸体,我去看什么?”他是法医,只看死人,不看活人。破案是兴趣,顺手而为罢了。
  朱永贤却不依不饶,死皮赖脸地说道:“这几个人都不会中文,礼部的翻译我不放心,你去了可以帮我听听他们说了什么。”
  裘智为难地摇了摇头:“我只会英语。教廷的大使八成说的是拉丁语,葡萄牙大使说的是葡萄牙语,我根本听不懂。”
  虽然很多英语医学专业名词的词根来自拉丁语或希腊语,但他总不能一直和人聊医学知识。现代有相声演员给观众报菜名,卫朝有他给大使背药名,这叫什么事啊。
  朱永贤拽住裘智的袖子,撒娇道:“夫夫齐心,其利断金!你帮帮我嘛!”
  他知道自己的美男计几乎百试百灵,于是又将头埋在裘智怀里蹭了蹭,发丝轻轻扫过裘智的脖颈。然后抬起头,可怜巴巴地看着对方:“你不能偏心啊,只帮老李破案,不帮自己的亲老公。”
  裘智看着他帅气的脸庞,心软得一塌糊涂,宠溺道:“你啊。”
  朱永贤一听裘智的语气,就知道他答应了,顿时喜上眉梢,眉开眼笑地问道:“那你现在有什么思路吗?”
  裘智略一思忖,说道:“按你的说法,教廷大使带了三个随从,而葡萄牙大使却只有一个人。这差距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朱永贤连连点头,附和道:“没错!葡萄牙外海那么多殖民地呢,他家大使怎么会这么寒酸?唐僧当年还有三个徒弟呢,葡萄牙大使混得还不如个和尚。”
  说完,朱永贤就眼巴巴地看着裘智,等他继续分析。
  裘智连人都没见到,自然没有太多想法。他捏了捏朱永贤的鼻子,笑道:“快吃饭吧,下午陪你过去看看,有什么阴谋都帮你拆穿了。”
  两人用完午饭,裘智躺在床上睡了一会儿。待他醒来,朱永贤吩咐白承奉去皇城司借人,自己则带着爱人赶往礼部。
  赵为勤在礼部翘首以盼了大半天,总算把朱永贤盼了回来。他赶忙迎上前,急切地说道:“王爷,您可算是回来了!这大使的事…”
  话未说完,他突然瞥见朱永贤身后的裘智,一时不知对方身份,赶忙闭口不言,生怕泄露了朝廷机密。
  朱永贤见状,笑着介绍道:“这位是裘智,我的师弟,也是我请来的军师,帮咱们拿个主意。”
  赵为勤上下打量了裘智几眼,见他嘴角肿着,眼角还有一片淤青,像是刚和人动了手,心里觉得对方不是什么正经人,脸色不由得一变。他悄悄对朱永贤使了个眼色,示意借一步说话。
  朱永贤却视若无睹,直接催促道:“行了,你快去把人带来,他们的仆人也一起叫过来,我要一一审问。”
  裘智突然想起一事,问赵为勤:“教廷大使是哪国人?讲什么语?”
  赵为勤见朱永贤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似乎是在催促自己回答,只能不情不愿地说道:“好像是日斯巴尼亚来的,也能说佛郎机语,和迪奥戈用一个翻译。”
  裘智知道,日斯巴尼亚就是后世的西班牙。。
  西班牙和葡萄牙地理位置相近,两国语言都源自拉丁语,即便在现代,科技让文化交流变得频繁,两种语言也并非完全相同。在古代,这种差异只会更加明显。
  此时欧洲公国林立,日斯巴尼亚境内有不少自治地区,方济的母语都未必是西班牙语。能和迪奥戈同用一个翻译,说明此人精通葡萄牙语,显然受过良好的教育。
  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教育都是稀缺资源。能掌握多门语言的人,必然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即便方济不是真正的大使,也绝不会是普通人。
  方济和迪奥戈在礼宾馆里坐立不安,深恐卫朝官员对他们的身份产生怀疑,将他们囚禁,耽误了大事。
  如今,听闻礼部尚书召见,方济与迪奥戈不敢怠慢,急忙换上正装,随赵为勤前去。虽然他们不谙中文,但来之前多少学过一些基础礼仪,知道礼部尚书掌管外交事务,因此格外谨慎。
  两人此行各怀心思,各有目的,不得不遵从卫朝的礼仪。在礼官的指引下,他们对朱永贤行了四拜礼。
  迪奥戈性情倨傲,心中有些不屑,脸上难□□露出一丝不满。赵为勤见状,心里不停地打鼓,又见迪奥戈身材魁梧,生怕他对朱永贤无礼,牵连了自己。
  好在迪奥戈只是心里不爽,还没胆量动手。他退到一旁,坐在了椅子上。
  此时,双方处于半撕破脸的状态。既然对方知道卫朝官员对他们有所怀疑,裘智便大大方方地打量起几人来。
  为首的中年男子身穿黑袍,腰间系着一条麻绳,留着典型的中世纪欧洲天主教传教士的地中海发型,头顶光秃,只在周围留着一圈短发。
  裘智断定此人必是方济无疑。他面颊两侧蓄满了络腮胡,显得有些邋遢,身材虽不甚高大,但体格健壮。
  在方济身后站着三个人,想必是他的学生和仆从。
  左侧的男子肤色棕黑,大眼睛,高颧骨,看起来像是天竺人。中间的人装束与方济相似,年纪约莫十一二岁,显然是他的学生。右侧的男子则与普通卫朝人无异,穿着朴素,神色冷淡。
  第89章
  虽然方济的外表有些不修边幅, 但周身散发着一股正气,让人一见便不由得肃然起敬,只是不知是否表里如一。
  相比之下, 迪奥戈的形象截然不同。
  他年约七十,皮肤黝黑,满脸沧桑,头发稀疏花白,满脸胡子, 双手粗糙,布满了老茧, 浑身上下还带着淡淡的酒气。神情中透着一股凶悍之气, 完全没有外交人员应有的儒雅风度。
  方济尚有几分学者的书卷之气,就算不是正经的使节, 至少也像是教廷派来的神职人员。而迪奥戈则完全是个粗鲁的武夫形象。
  裘智微微侧头, 看了朱永贤一眼,示意他开始问话。
  朱永贤会意,点了点头,目光转向方济, 说道:“先介绍一下你的随从吧。”
  主客清吏司的翻译明瓖,约莫三十出头,自幼随父亲在南洋经商, 与洋人打交道多年,精通葡语。
  他在家中排行第四,父亲去世后,兄弟四人平分了家业。他不愿再跑海吃苦,便找了份通译的差事。
  明瓖先将朱永贤的话翻译了一遍,随后又将方济的回答转述为中文。
  据明瓖翻译, 方济身后最右侧的男子是卫朝本地人,因受神的感召而受洗入教,教名安东尼奥,自愿协助方济在卫朝传教。安东尼奥的目光平静,神情冷淡,似乎对周围的一切都不太关心。
  中间的年轻人是耶稣会的学生,名叫阿尔瓦罗·费雷拉。他身材瘦小,皮肤苍白得几乎透明。他一直低着头,神情紧张,显得唯唯诺诺,一有风吹草动就绷直了腰背。
  左侧的男人则是方济从天竺马拉巴尔买来的奴隶,虽未信教,但方济仍为他取了个教名,克里斯托弗。
  裘智顺势问道:“你之前在天竺传过教?”
  明瓖与方济低声交谈了几句,随后代为回答:“曾在天竺果阿和倭国传教。”
  裘智略一思忖,追问道:“你会说这两个地区的语言吗?”
  方济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会说果阿方言和倭国语言,随后叽里咕噜地说了一通。明瓖补充道:“他说得不算流利。”
  裘智沉吟片刻,再次发问:“你一共会说多少种语言?”
  方济略不明白裘智为何对自己的学问这么感兴趣,但仍如实回答。
  明瓖翻译道:“他的母语是巴斯克语和纳瓦拉当地方言,此外还会讲日斯巴尼亚语。因为之前在巴黎求学,所以通晓法兰西语,后又学习了拉丁语和佛郎机语。”
  裘智默算了一下,惊讶地发现方济竟然精通八种语言,心中暗暗赞叹对方的厉害。
  朱永贤却有些不解,皱眉问道:“既然你会说这么多种语言,为什么不会讲汉语?还要借助翻译?”
  方济闻言,面色一变,以为朱永贤挑理,眼中闪过一丝焦急,连忙解释了一番。
  明瓖代为转述:“他是到了当地后,才慢慢学会那些语言的。现在来到卫朝,也会努力学习本朝语言。”
  裘智点了点头,目光中多了几分探究:“你是贵族出身吗?谁供你上的大学?”
  他看方济的言谈举止温文尔雅,气质不凡,和迪奥戈天壤之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