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偏执 第85节
“我不是这个意思…”
“可真不是时候,”季尧转身,瞥向唐知行身后的罗浩炆,“杨木的身体也不好,看来这段时间只能让浩炆哥顶着了。”
罗浩炆愣了下,反应过来后,目光逐渐躲闪,不再急着寻找韩尘霄。
韩尘霄不在,季尧也请假,杨木又有病,唐知行手里的资源只能给到他了。
“唐哥,尘霄哥可能是最近压力有点大。”他转变了态度,反过来劝唐知行,“你想想木木。逼得太紧,也不好吧……”
唐知行生出莫大的无力感。
他看着被季尧一句话策反的罗浩炆,rni这个组合里有实力派杨木,有圆滑会来事的罗浩炆,有保障资源的季尧,还有兼具实力、外形、经验和努力的韩尘霄。
这样一副好牌,才走了三年,就分崩离析。
韩尘霄自己不愿意,他就算打听出了他的新家,也不可能把他强拽出来工作。
眼下该做的是重新排单,让罗浩炆和杨木代替韩尘霄出场、和活动方道歉解释。
希望真如季尧和罗浩炆所说,韩尘霄只是需要一点时间调整,很快就能复工。
甩掉了唐知行,季尧去了艺人餐厅。
邱芜澜中午在外和客户吃饭,不需要做饭的时候,季尧通常用简餐和速冻应付——最近不行,邱芜澜把他的饮食盯得很紧,他只能来公司餐厅,吃菲安送来的营养餐。
中午时分,艺人餐厅坐了半满。
季尧找了靠墙的角落坐下,他左手拿着筷子,散漫地挑着鱼刺,右手在刷云书热搜。
“阿尧。”
温润的男声自侧面传来,季尧抬眉,看见一身风衣的华君润朝自己走近。
“一个人?方便拼桌么。”
季尧弯眸,示意他自便。
“谢谢。”
华君润在他对面坐下,两人安静地吃着饭,后方卡座里是三个要好的二线小花。
“看热搜看热搜!”娇滴滴的女声兴奋扬起。
“哇塞,咱们邱总是哪本营销书成精啊,出国一周,一分钱不花就又出圈了。”
华君润眸光微瞥,扫见对面少年手中的屏幕,上面同样也是邱芜澜的消息。
他跟着拿出手机,打开云书第一眼就看见了迅速上升中的词条——
#邱芜澜 卖花女孩#
抬起这个话题的,是一条网络新闻。
“近日,在c国著名的情人景点‘水晶梧桐大道’上,出现了一位头戴花冠的小女孩。”
“她头上的玫瑰花冠十分特别,受到了众多游客瞩目。”
“据了解,这位c国女孩佩戴的花冠,是由我国传统手工工艺‘绢花’制成的。‘绢花’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所制成品形态逼真,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一个出生在c国的卖花女孩,竟然拥有一顶这样技艺精湛、价格不菲的定制绢花花冠。”
“不仅如此,据当地游客说,这名可爱的卖花姑娘还有一个绝活——她能一眼分辨出不同国家的游客,且掌握了多种国家的语言。”
“记者采访了这位神奇的小姑娘。”
“i met her there.”
“who?”
“wulan qiu.”花冠之下的小丫头拿出了一张外文名片,“she taught me and……gave me this.”
镜头聚焦在了那张名片上。
记者追问:“她为什么要给你这个,是希望你联系她吗?”
女孩摇头,“她收了我的钱,说这上面留了她的指纹,如果她没有按时把花冠带来,我可以拿着这个去报警。”
“你给了她多少钱买这顶花冠呢?”
“九元十五分。”
……
“当地论坛刊登了小女孩的信息。原来这位卖花女的父亲肢瘫,无法工作;母亲在餐厅打工,一边照顾丈夫,一边还要照顾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姥姥。”
“我们联系了论坛版主,也就是c国儿童关爱协会的工作人员,他们告诉记者,帖子是当地分会的副会长发布的。”
“哦,你说那个孩子。”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女性出现在了采访画面中。
“大概一周前,邱芜澜联系了我。”她说着笑了下,“我本科和她是校友,比她大两届,当时我就参加了学校的救助组织,邱芜澜是我们出手最大方的出资人之一。”
“她说自己在这附近出差,把照片发给了我,让我想办法帮助一下那个孩子,还说对方自尊心很强,让我不要直接资助她。”
“我还真不知道,原来花冠和外语就是她教给那位小姑娘的。这倒也符合她的作风。”
……
“得知这些消息后,我们马上联系了秋叶娱乐。秋叶娱乐方面称,他们并没有收到相关通知,对整件事尚不知情。”
三个小时内,这则四分半的视频上升到了热搜榜第七,广场上讨论十分热烈。
国外、人文、财经、女性、公益,各领域的博主都参与了其中。
“太细了,太细了——其他博主已经做了很全面的分析,我这里再粗略评析一下邱芜澜的三个细节。”
有博主为此写下长文。
“第一,名片。
邱芜澜不是直接资助,而是给了一张‘带指纹’的名片,这是把女孩当做客户来尊重,让她知道自己不是被同情,是作为甲方购买了一款产品;要是之后真的遇到了什么困难,也可以通过名片上的号码联系到她。
“第二,选用非遗‘绢花’。
这顶头冠显然是邱芜澜经过慎重思考的。鲜花效果会更好,可保质期太短;国内另一项非遗技艺——‘绒花’更具艺术性,但一来会把顾客的注意力从花篮里的普通鲜花上引走,降低鲜花对游客的吸引力;二来“‘绒花’较重,会压迫小女孩稚嫩的脖颈。
邱芜澜抛弃了常见且便宜的塑料假花,选择了工艺复杂、成本昂贵的‘绢花’,我相信她是有意识地在向世界展示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
“第三,打造商业名片。
回到根本,为什么邱芜澜做这样一顶花冠。
当我们发现了一个可怜的小女孩,我们报道她、在网上帮她发声,即便她的样子被很多人看到了,人们也很难记住她,遑论在人来人往的旅游景点里找到她。
有了这一顶显眼的花冠,不仅能让想要帮助女孩的人快速找到她,也让女孩有了自己的商业名片,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口碑。
“我看到有人说邱芜澜教女孩多种外语,是一种很有‘心机’的表现,会给女孩带来负面影响。
比起担心未来会不会出现一个坏女孩,我们更该关注的是当下女孩的饥饱问题。
她没有偷窃,没有贩卖劣质产品,这难道不就够了吗?
如果这位卖花女真的因为邱芜澜的影响,成为了一名野心勃勃的商人,那么我只想说——干得好。”
华君润只看完了新闻和最热门的第一篇点评。
他看见对面季尧还在不停往下翻广场。
“不愧是她,”华君润出声感慨,“只是出国谈个业务,都能为自己博到这么好的名声。”
季尧的目光离开了手机,“好人会有好报。姐姐做的好事多了,有一两件被人发现,很正常。”
华君润玩味地重复季尧的用词,“好人?”
从前他也曾这么想过,后来才知道,“公益”和“慈善”,全都不过是悉心设计过的营销。
季尧听懂了他的不以为然,“姐姐很聪明,不妨碍她很善良。”
“作为‘姐姐’,她确实温柔善良。”华君润敛眸,“阿尧,听说韩尘霄请了长假,发生什么事了么。”
季尧有一搭没一搭地用筷子剖开的鱼腹,不甚在意地回答,“不知道。”
华君润担忧,“他可在上升期,这么久不出来,对资源影响很大。”
“他不会在意的。”
“什么意思?”
“姐姐太善良了。”季尧淡淡道,“他发现了这一点,死皮赖脸地赖在姐姐的房子里,姐姐狠不下心赶他走。”
那双浅色的瞳孔对向华君润,“韩尘霄现在,用不着努力工作了。”
华君润握着筷子的指节微白,他笑道,“这是你姐姐的私事,没必要告诉我。”
“哦?”季尧单手托着腮,“我还以为君润哥坐来这里,就是为了打听这些事的。”
“虽然我不是你姐夫了,但也算看着你长大。”华君润和颜悦色,“别这么提防我,我只是担心韩尘霄会影响到你。”
“君润哥,你果然与众不同。”季尧咧唇而笑,“出道以来,还是第一次有人关心我的事业,连经纪人都不会为我操心。”
“你早晚要独立的。”华君润将筷子收入托盘,“能一辈子待在你姐姐羽翼下的,只有她丈夫而已。”
“还有三个月就要进组,”他改换了话题,笑吟吟地开口,“怎么样,第一次拍戏,有压力么。”
季尧了然,“原来君润哥是拿到男一号了。”
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国内最热门的青年演员非华君润莫属。不论是人气还是实力,华君润都独占鳌头。
这部名为《红丝鸳》的大型古装剧于十月开机,演员们会提前三个月进组学习。
八月,秋叶影视城落地剪彩,这部剧是用来温居的开门红。
华君润整理好了自己的碗筷,起身同季尧告辞,“剧本已经寄来了,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找我讨论。阿尧,把这当做一次转型的机会如何?”
他走了。
季尧拨弄着鱼肉,右手滑动屏幕。
刷新后的广场上弹出了最新一条实时云书——
#邱芜澜 卖花女孩# 邱芜澜真是人美心善。
季尧勾唇,点亮了右下角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