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时间,众人耳边仿佛听到了骏马的嘶鸣声,还有马屁震天响声。“天子万岁!”內侍官张迪回过神立即喜气洋洋带头跪下,他这一跪立刻带倒了一大片。
  宋朝时期的官员或侍人是不兴跪礼的,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现在这种“君权神授”的造神时刻。赵佶非常迷信,还没当上天下老大时,就和一群道士方士打得火热,登基后也一直致力于修道成仙。光豢养的道士术士就将近两万人,还有个雅号叫“金门羽客”,能随时出入皇宫觐见天子。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只要拍中合适的神学马屁,立刻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人间成仙。
  赵芫本以为自己在这个时代显露出离经叛道的本质,会被严厉遏制,却没曾想自己从灵魂里携带的力量居然神特么勾动了赵官家那颗骄奢淫逸好大喜功的修道心。
  他想,我真的是玉皇大帝的儿子,我说出的话就是天旨啊!我好棒棒哦!
  瞬时龙心大悦,满脸骄傲自得藏都藏不住,他真的认为赵芫的神力是经由他的‘金口玉言’册封产生的。此时态度堪称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招招手叫显灵的十娘过来让他摸摸脑袋,想输出一波突如其来汹涌澎湃的父爱。
  赵芫却歪歪头假装看不到他的手势,“父亲,我可以走了吗。”别打扰她一个人继续思考人生了。
  赵佶抬着空空的手很下不来台。
  “咳!”高俅连忙咳嗽打圆场,“官家,文武不相容,武德帝姬受了您金口玉言的勇武册封,恐怕…这里和普通女子不一样的。”说着他对自己的球友赵官家比划了下脑子的位置,暗示武人粗鄙。
  高俅才不在意一个小小帝姬,不为了赵芫开脱,只是想拍一次圆满成功的大马屁而已。谁敢阻挠他拍马屁,他就跟谁拼命。
  唉,我赵佶的女儿竟成了天生的武夫,赵佶哀叹。但转念一想很快自己册封显灵的事迹就会传遍天下,他立马高兴地指挥人伺候笔墨,他要为自己的显圣灵感大发进行传世创作了!!!
  至于两个孩子打架的事?让他们自己玩泥巴去,别妨碍他和宠妃宠臣们徜徉在快乐的艺术创作海洋里。
  赵构张大着嘴,懵逼中被內侍官请出宫院,大门在他的面前关上。
  “赵老九,你已经是个九岁的大孩子了,居然去告状。”阴测测的奶声从旁边传来。
  不好,一拳打翻两百斤香炉的十娘正摩拳擦掌不怀好意地盯着他!赵构惊慌地转头就跑。然而还没跑出多远就被追上来的三岁小娃一脚踢在腿弯,脸朝下糊在了地里。
  ——“呜哇!救命!”
  路边交泰殿的侍人们只是看了一眼,就扭过了脑袋,研究天上飞过的鸟有几根羽毛。九皇子挨打的惨叫声不绝于耳。
  “哇哇哇…我要告老师,你胆敢殴打兄长!老师们是当世大儒,不会放过你的!”
  噼里啪啦。
  “呜呜…别打脸…别踹屁股啊……”
  噼里啪啦。
  “……嘤嘤嘤,十娘我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呜哇!”
  “我让你发金牌!以后还敢不敢发金牌了!”三头身的小人儿骑在少年背上,恶狠狠地威胁。
  “不敢了,不敢了!”赵构四肢像乌龟一样挥舞,哀声,“我都没有金牌怎么发啊?”
  后脑勺又挨了一巴掌,“你发了!你还连发十二道!”
  九岁的赵构于是只能屈打成招,认下莫须有的发金牌之罪,“我以后绝不发金牌,十娘你下来吧。”
  “还有,见到名字叫秦桧的奸臣,记得叫他下跪!”赵芫冷酷。
  秦桧又是谁?但赵九郎已经明白如今谁是刀俎谁是鱼肉,干脆全部应下,“跪!让他跪到死好了!”十娘如今是个小疯子,她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我都记住了,十娘。”俊俏小脸肿成猪头的赵九郎努力扭头朝背后的十妹妹露出个谄媚的笑容,已经暴露出了他软骨头的潜在技能。
  哼。赵芫拍拍胖手,从少年背上爬下来,暂且饶了此僚。
  毕竟此僚才九岁,还有很多年可以打。
  ——————————————————————————————————————————
  托赵佶的福,三岁的赵芫力能举鼎的美名迅速从东京城远扬辐射到全大宋,或许百姓们不知道朝廷每季度颁布了什么政令,但一定知道武德帝姬的大名。
  大宋赵官家金口玉言,武曲星下凡!天生神力!生而不凡!
  古代的八卦产业其实比现代有过之无不及,宋朝现今更绝对是全球文化经济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很快连配套的戏剧曲目和小说都畅销起来,只不过此时主角都是赵官家,作为被他金口玉言点‘圣’的赵芫是故事的配角。
  以此为蓝本创作的文学产品通过边境商人走私,进入到松花江以北的生女真部,哦不,是刚刚成立不满一年的金国。
  简陋的王宫内,都勃极烈阿骨打抱着还没长牙的小儿子和兄弟们围坐在一起吃肉烤火,听汉臣为他们一家子诵读宋朝走私来的读物,听到赵官家三岁的女儿力能举鼎这里,纷纷大笑。
  阿骨打要来那本写着赵宋官家父女传奇故事的册子,在手里翻动着,感慨:“宋朝如此强盛,连帝姬都传出来力能举鼎的故事,我们还差得远啊。”
  “父亲,我觉得这不过是宋朝编纂的奇闻,他们不一定真那么厉害!”烤肉架旁围坐的少年中有一人十一二岁左右梳着满头的小辫子,额头有道疤痕,丹凤眼,气息如狼,站起来说道,“辽国强盛,但我们打了大半年,也不过如此罢了!而宋朝向辽国缴纳岁币,还不如辽。”
  说话的是阿骨打的六子宗弼又名兀术,今年已经上过战场跟着父兄杀敌了。
  “不要小瞧中原的王朝,你瞧这本书里的文字,我们女真连文字都还没诞生,中原却已经使用同一种文字几千年。”阿骨打将册子交给大儿子斡本往下传阅,“国富则民强,宋朝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方,军事力量怎么会弱呢。”
  兀术撇嘴,不服,他认为如果宋朝真的强盛,又怎么会向辽国缴纳岁币。不过父亲的话不得不听从,只得接过话本册子随意翻翻扔出去,“就算宋朝强大,那赵宋官家也不可能是真神仙,能金口玉言让三岁小孩举起鼎来!”
  见完颜家氛围和谐下来,紧闭着嘴巴的汉臣于是解释:“赵宋官家沉迷修仙之道,武德帝姬或许确有其人,也或许有些才能,但写话本的人应当夸大占多。”
  阿骨打的儿子们此时昂着头非常自信,“武德帝姬即使当真力能举鼎又何妨,她只有一个人,而我们有兄弟十几个,各个以一当百!”
  ……。
  第3章 是姐妹就来蹴鞠!
  “你听说了吗,官家要举行祭天大典!”
  “你听说了吗,除了皇子,武德帝姬也会参与祭天!”
  “你听说了吗……”
  除了皇宫中四处兴起的议论声音,赵佶要带一位帝姬祭天的举动毫无意外引发了前朝的震动。
  御史中有人站出来慷慨激昂反对:“不行!绝对不行!帝姬祭天,史无前例!请官家三思!”
  “武德帝姬身为天家贵女,有为天下女子明典之责,若在此处开了先河,岂不是天下女子都要效仿?到时候人人不安于室,官家如何稳定朝纲社稷。”
  “是啊!帝姬不可祭天!”
  “帝姬祭天不合礼教!”
  “礼不可废规矩不可破啊官家!”
  赵佶被吵得头大,但对于修仙相关的问题,他自诩自己才是权威:“都闭嘴!十娘显圣,朕是必要带十娘给昊天上帝问安的。谁劝朕,朕就贬他!”
  世界安静了。
  出来劝阻赵官家的都是些小角色,为上峰们探路来的,一见赵官家态度如此强硬,御史陈赫等人就明白在这件事上官家不会听他们的了。不过即使无法阻拦帝姬参与祭天,也要加以限制。
  陈赫出列进言:“官家,武德帝姬祭天前所未有,当中礼仪规制还须额外商讨。”不可以大大咧咧直接过去祭天,要最大限度限制住帝姬祭天产生的影响。
  北宋有不少大臣在家国大事上刚正不阿、心怀天下。但他们也都是儒教最坚定的支持者。这个时期儒家已经开始演化出具体的女教思想,认为女子的地位、行为必须具体而严格地罗列划分,认为这样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而对于祭天这种极具政治意义的行为,大臣们是百分百反对皇帝带一位帝姬前往的。
  可谁叫他们遇见的是个虔诚的修仙皇帝,别的事可以商量,这事没门!
  宰相蔡京可谓是当今朝堂上最了解赵官家的人之一,所以他根本没跳出来说话,一个三岁的小帝姬而已,官家带她祭天又能怎么样?现在官家脑门发热,过段时间就会将之抛到脑后的。
  而高俅这样的臣子直接就插着袖子躲在一边看热闹了,不管这事怎么发展,对他都有利而无害嘛。这一波的马屁神功还是可以持续发展下去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