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威胁了半天,发现十娘就那般坐在马车前,歪头看表演似的,外面也没有哪个官员迎合他说话,赵佶不免更心慌。
  “九郎!九郎何在!快来为父这里!”
  赵佶乱叫起来。
  赵构从刚才就背负双手,昂着下巴指挥皇城使们把梅执礼、何矯三人押解下去,听到太上皇点了他的名字,脑袋一转,立刻垂下双臂,微微向前倾斜身体,对着坐在车头的赵芫眨眼:官家,我应该听见还是没听见啊?
  “既然已接到父亲的仪驾,看到您安好,朕就放心了。至于您瘫痪的问题,朕会拨派名医为您诊疗,一定将您治好。”当着大家的面,赵芫很是表现了下孝顺的姿态,然后对旁边等候指示的康王颔首,“父亲思念你,你就来照顾他吧,公务先放到一边,什么都比不上父亲的心情重要。”
  闻言,赵构的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当即承诺道:“官家放一百个心,臣一定替您好生照料太上皇!”
  赵官家带着百官回去商议具体如何报复金国去了。这头,赵佶看到笑的十分灿烂的赵九郎,终于感受到了一点欣慰,他想抬手拉住康王的手说话,但努力了半天,只能艰辛地抬起脑袋来,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的好九儿,说:“九郎,皇位不能传给女人。你听朕的话,与朕联手,朕会帮你夺回属于你的皇位。”
  “父亲,官家乃天子,我为臣子,这已经是定局啦。”赵九郎露出大惊失色的表情。
  “她没有资格成为天子!朕不承认,她就不配!”赵佶怒极吼道。
  父亲果然有不臣之心啊,赵构心里的小九九快速转圈,作为官家面前最得意的干将,他得帮官家解决问题。
  若是将老父亲的危机都解决了,日后,自己在官家面前的地位肯定更加超然,更加稳定!
  想到这里,赵构对赵佶露出非常具有迷惑性的微笑,深情地说:“儿子一定配合父亲,您可以将您的谋划和同谋、哦不,下属们都告诉我知道,由我来为您办理一应事务。”
  赵佶满意极了,如此听话乖巧的赵构,就是他所需要的傀儡皇帝。
  至于女儿?女儿连傀儡都不配当,哼。
  回头他就派九郎以太上皇的名义召集老臣们,一起商讨废黜新帝,扶持九郎登基的计划。
  “梅执礼、何矯他们都是朕从金国带回来的左膀右臂,九郎你一定要把他们解救出来。他们三人日后,都是你手底下可以信重的国之重臣。”
  马车里的太上皇喋喋不休地吩咐着,赵构不断乖巧地应声,并招招手命令车夫继续驾车,回宫。
  车夫战战兢兢地驾车,耳朵被迫听闻着太上皇对当今的诸多批判贬损,以及各种篡权夺位的伟大计划,眼睛时不时悄悄瞥着身边的双手揣在袖子里满脸古怪笑容的康王殿下,车夫害怕极了。太上皇真可怕啊,康王殿下也很可怕啊。
  有皇城使跟上来,赵构就坐在马车前,毫不避讳地吩咐道:“你回皇城司去调集一队人马过来,护送太上皇入宫。日后负责太上皇护卫的安危。”
  眉眼间透出阴损之色的心腹微微一愣,然后高声应是。打马就先行窜了出去。
  护送、护卫太上皇,怎么可能用得上皇城司的使者。皇城司的人,干的都是脏活。习惯于行走于黑暗中的心腹立刻听出康王的话外之音:太上皇,就是皇城司使者新的任务目标。
  车内的赵构不止亲亲九郎早就成了白切黑的特务头子,而且自诩为当今手中之刃,绝对的保皇派。听到儿子额外派一队人马回宫保护自己,他感动的不行,于是更加斩钉截铁地保证一定要扶持他赵构上位。
  赵构:对不住了老爹,你这份功劳太大了,我必须拿下!
  太上皇迎回来了,了却了朝廷一半的心事,于是礼部重新操办起了几个月前停滞下来的圜丘祭天典礼。
  朝会上,大臣们的目光聚焦在了两国谈判的问题上,前线频繁传回韩离素调动军队的情报,不知情的官员很难不产生疑虑,咱们这和谈,到底和还是不和?张牙舞爪的,瞧着又要打起来的样子。
  但看三省的相公们淡定的模样,他们只得压下疑虑,持续探讨议和后的对金政策。
  “金国初立,各行各业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规则,虽有辽国的底子在。但女真人的主奴制度,极大地破坏了原辽国的原生地方制度。可以趁此混乱的时机,掌控一部分金国的脉门所在。”李纲上疏陈述道。
  赵芫也有这个打算,“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打仗消耗的不止是金国的人力物力,也极大消耗了我朝的人力财富。如果没有到达不得不出兵攻城的程度,朕也更希望能从谋略角度去制服敌人。”
  “善也。”李纲欣慰地赞成,并提出了通过文化和经济两个方面,来针对金国的提议,“金国文化初立,茹毛饮血,只要将我朝优秀的传统传递过去,很快就能达到极大的效果。”
  优秀的传统是指什么?底下有官员询问。
  “衣、食、住、行。”赵芫替李纲回答了此问题。
  赵官家从龙椅中站起来,在众人目光中慢慢转了一圈,指了指身上低调精美的公服和头戴的幞头,“此华服,”指指龙椅和大殿的装饰,“此精美之器物,”指指旁边打捧着点心和茶壶的,画着珍珠妆头戴花冠的侍女,“此美食。”
  “朕年幼时出使金国首都,比之东京城,可谓寒酸至极。”她定定地说,“将这些令人赏心悦目的,供人嬉戏沉迷的,传递给金国的上层。让他们不再饮毛茹血,让他们沉浸在美梦里,失去血性和斗志。如此,便是一桩极大的功绩。”
  阿这……虽然官家说的有道理,但是这些东西都属于大宋,令人沉迷失去斗志什么的,仿佛在暗讽什么一样。诸公暗中擦了下额头尴尬的汗珠。
  今日她的目的不是按着大家反省有没有沉迷物欲,并未深究这个话题,而是继续道:“除了文化上进行传播,掌控金国上下的人心。经济上,亦应当注意与金国建立通商的渠道,金国盛产北珠,我们的就高价购买它。金国盛产牛羊,我们就高价收购牛肉羊肉、牛毛羊毛。此法可使人心甘情愿地专心淘珠,专心饲养牛羊。”
  户部尚书许翰沉吟着发出疑问:“可若是长此以往,丰盈了金国的国库,而缩减了我朝的财政,岂不成了资敌养寇之举?”
  “呵呵,我朝也应该将商品售卖给金国啊。”张叔夜接话,笑着说,“譬如诸公喜爱的绿茶、精美的瓷器、苏绣、蜀绣,江南的白玉糯米,数不胜数。我朝支付出去的,远远不及能从金国身上赚回来的。”
  大宋全民经商,不是说着玩的。张叔夜稍微一提,众人脑海中顿时就冒出了一堆经营的点子,双目锃亮!对啊,论做生意,金人就是弟中弟!
  想到,之前官家提出要进行走私给国库赚钱的事,哎,难道官家早就策划好了一切?有的人想起了赵芫曾经力排众议要进行的计划,若非完颜宗望突然将战场推进到黄河以南,官家御驾亲征,否则这事估计早就安排上了。
  远在西北宁州的张俊,本在自怨自艾,错失了在官家面前表现的机会,被官家忘在脑后。却不想,这一日,忽然接到来自朝廷的调令,叫他去中枢述职,面见官家。
  原本在府衙颓废数钱的张俊登时跳起半米高,风风火火简单收拾行囊,快马加鞭当日就冲向了东京方向。
  到了东京,他先找了家客栈睡了半日,而后洗漱整理头发胡须,换上准备好的崭新公服,再三确认自己的外形无比英俊武威,才施施然入宫觐见去了。
  这头大宋君臣铆足了劲儿,准备在经济文化上大干一场,那头,高丽和西夏两国的使者已经上路。
  因为金国崛起,并搞了个二圣北狩,让周边的小国一度以为宋要完蛋,所以赵芫登基后,他们连使者都没有派过来。往年,但凡逢年过节,几个国家都会派人前来祝贺。宋金之战后,则转变成,小国们向金国派遣使者,金人过节,他们都会前往祝贺。
  西夏使者李善庆抵达东京城时,惊诧地四处打量,只见坊间商贩叫卖,行人接踵,竟是繁华不减。他顺着长须,对身边的马夫奇怪地说:“我听闻当初金人攻入东京城,将城中金银财宝、贵族富商全都掳掠北上了。但是今日再见,好像金人之暴行,并未产生影响一般。”
  车夫亦从西夏来,早已被东京城里举世罕见的繁华迷得眼睛都不知该往哪里放,连连点头称是。
  两人架着马车行走在青石砖大道上,左看右看,时常停下来观望新奇的场面,这时,前方忽然传来叫好声。李善庆连忙让车夫将马车驾驶过去。到了近前,就见这里围坐了男女老少许多宋人,中间几个学生打扮的青年人举着印瞒字迹的宣纸高声朗诵着什么。
  他仔细听来,发现他们正在大肆议论的,竟然是前段时间的西北战事,而且视角很奇怪……好像执笔者就是指挥战争的将领一样。字里行间仿佛亲眼见到金人如何肆虐,执笔者又是如何计谋巧灭金人的有生力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