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武侠仙侠>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 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 第692节

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 第692节

  此时,云收雨散,天劫已去,转为童子模样的他,面对直播镜头也不多做言语,直接负手归返山中,留下一个背影让众人浮想联翩。
  “九劫已过!”
  “真仙已成!”
  “接下来……”
  “该上万道学宫,讨回那斩魔炼仙剑了吧?”
  “堂堂真仙,就算不彻底撕破脸皮,也不至于忍气吞声吧?”
  “九劫真仙,又是剑修,即便破不了那五行大阵,但面对面打打擂台总没有问题。”
  “那万道学宫,行事如此专横,如此霸道,若再无人站出来压压他们的气焰,那以后的日子怕是更加难熬!”
  “我等修为不济,忍就忍了,他堂堂真仙也能忍受?”
  一干劫境仙神,冷眼旁观,暗自计较。
  与此同时……
  伏龙山内,鸣霄观中。
  “三华聚顶,五气朝元?”
  “化虚为实,炼假成真?”
  “这便是玄门仙道之果?”
  同为观众,也看直播,许阳喃喃自语,颇为感叹:“果然天下广大,处处卧虎藏龙,玄天剑宗,不差,当真不差啊!”
  话罢,竟是一笑,莫名开怀。
  任白眉成就真仙?
  对此许阳并不意外。
  这位玄天剑主,纵在劫境之中,也是天纵奇才,胜过那北冥龙渊不知多少,如今厚积薄发,九劫成真,也在众人意料之内。
  起码对许阳而言是这样。
  早在两百年前,玄天剑宗入世之时,他就料到了这一着,只不过料到归料到,玄天剑宗与北冥龙渊不同,他不好主动发难,断其道途。
  不过没有关系,他不主动,玄天剑宗也会主动。
  双方因果已结,恩怨已缠,不可能轻描淡写的抹去,无论为名为利,还是为那所谓的剑心澄澈,念头通达,这一战都无法避免。
  玄天剑宗如此,许阳也是一样。
  他就没想过避!
  相反,他还有几分期待。
  虽然当初在地仙界,他凭九仪轩辕剑阵,败退过东胜天庭的北极帝君,但那只能算险胜,北极帝君顾忌太多,并未全力出手,以命相搏。
  即便如此,对他全力而发的九仪轩辕剑阵,北极帝君也只是伤而不死,仍有余力护天庭众人全身而退。
  若北极帝君没有那诸般顾忌,放开手脚与他全力一战,那最后败逃的恐怕不是东胜天庭,而是万道学宫。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许阳虽有与真仙相对的战绩,但并不能算真正的胜利。
  来到这个世界,已有八百余年,期间一直都在欺负小朋友,哪怕是对北冥龙渊这样的七劫魔君,也有几分“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味道。
  以大欺小,自无挑战,更无期待。
  现在就不同了,一位九劫真仙,足可成为他的对手。
  有挑战,才有趣味,才让人期待。
  但趣味归趣味,期待归期待,保证措施该做还是要做。
  所以……
  “当入劫境了!”
  许阳喃喃一声,沉下心神,内视自身。
  来到此方世界,已有八百余年。
  八百余年,可算漫长?
  算也不算。
  对于低阶修士,金丹元婴而言,八百年已是人生大半岁月。
  但对高阶修士,合体大乘来说,八百年可能只是一次闭关。
  对于劫境仙神,更是弹指一瞬,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不同境界,对于时间,有不同的看法。
  许阳自微末而起,岁月于他也有不同的意义。
  在那大周大唐,凡俗低武之世,八百年苦功,不过武道二境,抱丹筑基而已,寿不过千载,命不过一纪,以至最后老死于战神殿中。
  但如今,同样的八百年,仙武同修齐入八境,未成仙神却已有长生不死之果。
  其中差距,可见一斑!
  岁月史书,见得心路历程,更证修者进步,数世功果,厚积薄发。
  这个世界,虽说位格极高,曾有仙佛漫天,神魔并立,但八百年修得大乘圆满,也是惊世骇俗,震古烁今之例。
  如此成就,超越了不知多少天骄奇才,道子仙胎。
  但这还不够!
  许阳也不满足,还要更进一步。
  大乘再进,便是渡劫,仙神之境!
  对此,许阳早有研究,已经了然于心。
  渡劫者,谓仙神,要入此境,需得凝聚三花五气,成就玄门仙道之果。
  顶上三花!
  胸中五气!
  对此,许阳并不陌生,或者说所有玄门修士都不陌生,因为修真筑基之时,都曾有过接触。
  三花者,三华也,既精气神,修者筑基之时,需凝顶上三花,才能筑成道基,正式踏上修真之途。
  五气者,五行也,蕴于脏腑,心肝脾肺之中,对应阴阳五行,修者结丹之时,也要凝此五气,沉入丹田气海,造就元灵金丹。
  但这只是三花五气的初步利用,修者对自身精气神与五脏六腑的初步开发,并不完全,更不彻底。
  只有修炼到大乘境界,将法力转化为更高层次的仙灵之力,才能进一步开发三花五气的力量,并将“大道之力”融入其中,两者结合,造化玄奇,凝就劫境仙果。
  这就是玄门修士晋入劫境之法,有两个硬性要求。
  一是开发人身之力,凝就顶上三花,合练胸中五气,将“人身潜能”开发到极致。
  二是与道相融,将“大道之力”融入自身,以此成就仙道功果。
  玄门仙法如此,其他体系,其他修法,也是殊途同归。
  如那婆罗教门修炼的脉轮,本质也是开发人身之极,再合“智慧之力”成就智慧之轮,这智慧就是天地之理,道的另一种说法与形式。
  还有那西方神系,点燃神火,凝就神格,其中的“神火”对应的就是三花五气,神格就是仙果,通过点燃神火的方式,将人身潜力开发到极致,再融入世界的法则之力,便可凝就“神格”成为一名神灵。
  脉轮神格也好,仙道功果也罢,形式或有不同,但本质都无区别。
  正是大道三千,殊途同归!
  许阳虽说包容万道,但还是以仙武为本,正儿八经的玄门修士。
  婆罗教门的智慧轮,还有西方的神格法,只能做个参考,不能按部就班。
  他要晋入劫境,还得用玄门法,凝三花,聚五气,再合天地大道,造化玄门仙果。
  所以,这三花要怎么凝,五气要怎么聚,天地大道又要怎么合?
  全靠根基!
  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只要你根基足够雄厚,仙灵之力足够纯粹,对道的领悟足够深刻,那劫境对你就无任何阻碍。
  这个“只要”,古往今来,难住了不知多少人。
  许阳如今,也到了这一关。
  所幸……
  “步入劫境,一要根基雄厚,仙力纯粹,二要境界高深,悟道玄机。”
  “后者于我,不成阻碍,分身诸界,数世同修,来到此方世界又得天道垂青,数次功德开悟,道法之深不说堪比真仙,但入劫境绝对绰绰有余。”
  “差的只是根基,此身修行,时日太短,积累太薄,短短八百余年,纵有诸般正法,特性加持,仙灵根基也达不到晋入劫境的标准。”
  “所以,要以功德弥补,才能成此仙果!”
  “功德,本质就是天道之力,世界之力,法则之力。”
  “因此功德加身,可助修行,甚有功德成圣的传说。”
  “功德之力,大道为本,别说劫境人仙,就是地仙天仙,都有莫大用处。”
  “而我之功德……”
  许阳话语喃喃,剖析自身处境。
  八百余年,成就大乘圆满,已是当前极限。
  想要晋入劫境,只能凭借功德,弥补根基的不足。
  功德珍贵,不用多说。
  但再珍贵的东西,当用也要用。
  许阳对此,并不心疼,毕竟这些年来,他获取了不少功德。
  功德获取,方式有三。
  第一是万道学宫,治世之功,在此魔劫之际,危难关头,万道学宫存在一天,气运就会隆盛一分,天道不断加助功德,时至今日已有几分“运朝”之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