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当然,此刻,苏若锦顾不上想这些了,因为她看到小叔苏言祖带了个跟他年岁差不多的年轻人,明明一身旧衣麻布长袍,最普通的打扮,甚至脸色苍白的病态,但这些似乎都不影响他超脱干净的文人气质。
  有一种飘逸俊朗的没他风姿绰约,风姿绰约的没他飘逸俊朗的感觉,真是满身都是诗情画意,令人赞叹!
  苏若锦抬头就问,“爹,这人是谁?”
  原来传闻都是真的,他这个嫡弟真有龙阳之好,苏言礼黑着张脸,既便是最宠的女儿,他都回不出话。
  从来没看过爹这脸色,苏若锦一惊,难道……没想到她的猜测竟成真了。
  后世的人以为古人很正统,没有什么同同,但实际上什么龙阳之好、断袖之癖都是从古代流出来的成语,人们认为的正统是宋朝程氏理学之后的事了。
  在宋之前,不管是龙阳之好,还是好男风,其实很盛行,特别是魏晋时代,达到了顶峰。
  如果是真爱,苏若锦虽不能接受这种,她能存异,尊重别人的选择,但如果像豪门贵族纨绔子弟那样好男风,她就要唾弃苏言祖了。
  二人联袂迎着霞光而来,一个俊朗五官秀挺,眉目如画风流儒雅;一个俊美夹着忧郁,斯文儒雅;二人衣袂飘飘,仙气十足,犹如画中谪仙,简直风采翩翩靓闪众人眼。
  大概是被众人目光包围,那个忧郁的年轻男子显得不安,转头看向苏言礼,而他小叔亦转头,朝他笑笑,目光温柔缠绵,无尽缱绻尽在这缠绵之中。
  苏言礼气的别过头。
  程迎珍尴尬的不知把目光放到哪里。
  众人比程迎珍会装,他们假装没看懂。
  只有苏若锦最服气,果然是我行我素的潇洒小叔,她大概猜中小叔为何回家继承家业了,肯定是为了身边这位蓝颜知已。
  唉!多好看的两帅哥,居然不能成为别人的老公,多浪费基因啊……多浪费……
  苏若锦内心还没感慨完,苏言祖携那年轻男子上前,拱手恭喜苏记重新开张,“祝阿锦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多谢小叔。”
  苏言祖一笑,朝她介绍,“我挚友,上官屿。”
  “上官叔好。”
  上官屿正不知怎么面对少白的家人,没想到小娘子已经脆生生问上好了,他微赧回应,“二娘子客气了。”
  寒喧完,正大眼瞪小眼不知如何相处时,赵澜的马车到了,四平连忙迎上去。
  苏言礼带着家人也迎上去。
  他至始至终没理嫡弟,不知为何,虽然恨原生家庭,可他觉得苏言祖的人生不应当是这样的,真是太可惜了。
  平时赵澜出行,一般只有一辆马车,不知为何,今天来了两辆马车,难道带了一马车礼物?
  苏若锦正在纳闷时,赵澜跳下马车,朝她微微一笑,她回以一笑,正要开口问好时,他转身走向后面马车,伸手揭开车帘,一只精致到让人叹为观止的细白无暇之手搭在赵澜胳膊上,随即另一边下来的丫头扶上了另一只手。
  月华公主踩着马车凳下了马车。
  公主竟来了!
  她没请啊!一时之间,苏若锦心里压力陡增,跟着父亲连忙上前行礼,“见过公主殿下!”
  月华面色淡淡,没什么表情,目光越过苏言礼一家人,看向跟在后面的二位年轻男子,他们正拱手躬身跟着行礼。
  大丫头看到病态男子,满脸怒视,恨不得吃人的目光,吓得苏若锦顺着主仆二人的目光往后看,落在他小叔与上官屿身上。
  来了,都来了!
  苏若锦头皮发麻,今天可是苏记早茶铺子开业啊,这三人咋碰到了一起?真是……
  苏若锦一点也不知道这一年发生了什么,京中又有什么风言风语,苏言礼一个字也没往家里带。
  赵澜目光冷的能杀人,在小娘子望向他那一刻,跟川剧变脸似的,迅速切换到温和频道,微微一笑,上前,“阿锦,祝你新铺开业,生意红火,天天赚钱。”
  “多谢小郡王一路支持,阿锦铭记于心。”
  赵澜笑问,“吉时到了吧。”
  “对对,就等小郡王呢!”苏若锦挥去这莫名而来的尴尬气氛,赶紧把开业气氛搞起来,转头大叫道,“书同叔,开始吧。”
  “好咧。”
  赵澜带着姑姑月华公主站到了大堂内,门口站了一群丫环护卫,开业人气瞬间上来。
  书同见贵人们都站好了,这才让史家三兄弟点火折子,开始点鞭放炮,一时之间,文山街都被鞭炮声填满了,响声向上飘,连东山书院内都听到了。
  苏向珩带着一群同事正在下山的路上,笑道,“晚了一步。”
  众同事笑道,“咱们到了,估计刚好待客了。”
  “也是。”
  响了近半个时辰,鞭炮才放完,文山街上能来的掌柜、伙计都来凑热闹了,只等苏记漂亮的女掌柜说:“大家可以进去吃早茶了。”
  兴奋好奇的人群鱼贯而入。
  由于公主到来,所以第二间便给了公主,大家都排队在第一间,或是挤在以前的大堂里,三月间,早晨太阳出来不算冷,苏若锦让人把备用的桌椅都搬出来,摆在门口。
  里里外外,坐满了食客。
  虽说汴京城是大胤最繁华最有钱的地方,但对普通或是中产来说,大家几乎接触不到精致的早茶,看着每样都贵的点餐薄,众人都惊呆了,要不是主家今天开业有贵人在,估计当下就有人要开骂,但生生都忍住了,他们不敢闹事。
  苏向珩带头点了个套餐。
  两个身量高挑长得秀气的女小二推着小车出来,从小车上端出一样一样精致到让人惊叹的茶点,还有精致到让人忍不住抚摸的茶具。
  有人忍不住感叹:“怪不得贵,光看这些小笼、酱碟、盘子,一个个描金缀花精致到让人不忍动筷,更不要说这些闻着就清香的明前茶。”
  确实物有所值。
  食物端上桌,像是一道门槛一般,有些人摸着鼻子自动到门口买一笼小包子就走了。
  留下来的都是掌柜、老板或是东山书院的夫子们,他们有钱有闲,坐在桌上,一边吃一边聊天,掌柜、老板们在聊天中向夫子们推荐孤本或是名画,夫子们呢就着话题讨论孤本的价值、名画的流派,像是一场文化盛宴。
  不知不觉中,苏记早茶铺成了文人聚集之地,或是成为他们结交的场所,或是成为某件艺术品成交之所,总之,本就卖文化产品的文山街更繁华了,京中很多人慕名而来,成为文人们的打卡红地。
  自动筛选过后,明明坐满人的铺子安静下来,大家斯文的吃,文雅的论,苏记早茶瞬间就成了文雅之地。
  这是后来之事暂且不表,苏若锦终于可以坐下歇口气,这才想起来问,“第二包间,我爹那边怎么样?”
  毛丫回道,“大人早就回后院了,公主不要大人作陪,只留苏公子、上官公子作陪。”
  三人在一间?苏若锦惊讶的连忙问:“那赵小郡王呢?”
  “小郡王见你忙,在你管事房休息。”
  “给小郡王上茶点了吧。”
  毛丫头点,“春晓、秋月二位姐姐亲自伺候的。”
  那她就放心了。
  闲下来,脑子就空了,苏若锦的八卦之心不知不觉的就燃起来,那三人在一间没小郡王坐镇不会打起来吧?
  第169章 狗血
  茶室大圆桌上摆满了各式茶点,还有今年最新茶叶泡的茶。
  苏记泡茶法来自苏若锦,用煮开的水冲泡,分头道、二道等,而此时大胤朝的茶不是泡的,而是放碾好的茶粉和调料(盐、姜等)煎煮。
  关于加调料,大家可能比较吃惊,茶里面怎么可能加盐姜?不过唐宋以前的茶确实是和其他食物一起煮的,加调料也是比较平常的事,并且其做茶用的是成品茶饼碾成的茶粉,而不是我们所熟悉的茶叶。
  苏若锦实在不习惯在茶里放盐姜等调料,直接买茶叶回来自己冲,清浓香淡,随意冲泡,既简单,喝到嘴里又回味无穷,苏言礼在她的影响下也喜欢上去繁存朴的饮茶法。
  不管是月华公主,还是有老饕之称的苏言祖都没注意到苏记茶与平时看到的不同。
  相处一室,月华公主坐主位,雍容华贵,一脸肃穆,审判的目光落在肩并肩站在一起的苏、上官二人身上,寒气森森。
  去年五月份,苏少白为了接上官屿到京城来,在外面找房子,月华公主手下管事嬷嬷故意放了一处什么都合适的宅子给牙人,让他租给苏言祖,结果不知那个环节出了问题,一直到苏言祖回乡,他都没在京城租房子。
  秋闱结束后,苏言祖再次没中,进京时带上了蓝颜知已,当时,谁都没想到他所带之人就是他喜欢之人,都认为他带的是友人,都没当回事。
  这位友人进京后,一直住在客栈里,月华公主及手下以为他到京城游玩是为了陪落第的苏言祖,为了赢得苏言祖的芳心,月华公主‘曲线救国’,打听到上官屿有喘病,特地请太医院最好的太医给他开了宫庭冷香丸,进京时咳得快要挂掉的上官屿在公主给的特效丸后,竟一日好过一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