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刀……”
“姓杨的刺了就拨了出来。”
所以……
“伯母……”苏若锦跌跪在床边,“伯母……”
张姑姑双腿跪在苏若锦面前,“二娘子,求求你救救我们夫人,求你了。”
救?
苏若锦抹干眼泪,“花叔……”
像花平这些人,他们就是在刀尖上过日子,肯家有刀伤大夫。
小娘子泪眼汪汪的,花平点了下头,先伸手把了下杨夫人的脉,然后才让跟过来的芒种去找大夫。
大夫有大夫的治法,苏若锦也想办法让杨夫人吊住这口气,找人参,弄盐水给她喝,反正只要能吊住气的方法,她都去试。
花平找来的刀伤大夫发现刀刺的歪了一些,也就是说只要能吊住杨夫人的气,再想办法去高烧,挺过高热,就有活的希望。
苏若锦守杨夫人一天一夜,终于把人从阎王爷哪里抢了回来。
没想到清醒过来的杨夫人竟然要自杀,气的苏若锦破口大骂,“好好,那你就去死,死了,阿容连娘都没有,从此就是孤儿,不仅如此,还要被世人骂,是敌国奸细的种,然后她也生不如死,也一刀把自己了结了,大家都去死。”
不顾心口伤口要撞死的杨夫人被小娘子骂的顿住了,半天才哭道,“那你说我们该怎么活下去。”
苏若锦见她不再一心求死,才暗暗松口气,坐到床边,伸手抚她后背,“伯母,这不是你的错。”
“不是我的错又怎么样,谁会想到枕身人居然是敌国奸细,还给他生儿育女,我……”她有何颜面面对世人。
“我说了,伯母,这是敌人太狡诈,不是我们的错。”
杨夫人面如死灰,不是她的错,那又怎么样,世人不这么想,她没办法再活下去了。
苏若锦道,“伯母,现在到处都打仗,京城世家在这次叛乱中,也死伤无数,每个人都在想怎么活下去,那有人有空理会我们这边。”
杨夫人看向苦口婆心的小娘子,用力牵出几分笑意,“阿锦,谢谢你救了我,可是我真没办法……”
苏若锦伸手捂住杨夫人的嘴,“伯母,还记得那个张木匠吗?”
杨夫人:……
“小郡王已经把他隐入到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平静的生活,你也可以。”
“我……”
苏若锦再次劝道,“这些年,你过的不幸福,终于摆脱这个人渣了,找个没人的地方为自己而活,难道不美哉?”
“为自己而活?”
“是啊,伯母,相信我,没了这个人渣,你带着阿容他们兄妹,找个无人知晓的地方,过平凡而安稳的生活,不知多好?”
“我……”
“难道伯母不舍得京城的繁华?”
“当然不是。”
“难道伯母没钱?”
“我当然有。”
苏若锦灿烂一笑,“你看,有钱有闲有儿有女,过自己的日子,不知有多好,难道你不向往?”
“我……”
苏若锦根本不让她想什么夫纲君臣、什么世俗眼光,更不让她想什么敌国奸细,这又不是她的错,凭什么让一个女人来承担这些。
她不停的给杨夫人洗脑,让她充满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最后,独立了多年的杨夫人终于被小娘子说动,“我真能这样活?”
“当然。”苏若锦握住她手,“只要你想,没什么不可以,我们也可以帮你。”
杨夫人看着苏若锦久久没动。
虽然杨夫人还是闷不吭声,但是她不再抗拒吃药,苏若锦一直陪着她,甚至跟她聊起敌国奸细——杨敬梓。
“他本名叫苟纯文,是辽夏国苟家幼子,文武双全,很有志向,通过假死,弄到假身份混到了我大胤朝的京城,化名吴闻,与真正的杨大人成了朋友,但他毕竟是带着目的来的,所以几乎没人知道杨大人与他是朋友,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代替了杨大人。”
杨夫人紧张的问,“连皇城司的人都不知道杨敬梓是什么时候被替换的吗?”
第247章 家人团聚 救下
苏若锦摇摇头:“皇城司也是最近才怀疑,且一直找不到证据,直到这次叛乱他杀了圣上逃往辽夏国。”
新帝被杀,魏王又死于刺杀,大胤朝皇子只余守陵的燕王,他现在一边领军阻挡辽夏人南下,一边处理京中送去的政务,已经是未加冕的皇帝,只等击退敌军回京登基。
杨夫人就算躺在床上养伤也知道,只是连皇城司都不知道真假杨敬梓是什么时候被代替的,她不由的失望,难过。
“阿锦,等战事过后,麻烦你跟赵小郡王帮忙,让‘我’消失吧。”
苏若锦点点头,“伯母,你放心,先不要想其它的,好好养伤,一切都会好起来。”
杨夫人在苏若锦的陪伴下终于一天天好起来。
苏若锦这才有功夫把目光看向外边,找花平了解燕王、宁大将军、赵小郡王等人打仗的情况。
寒风啸啸,飞雪飘零。
汴京京畿及周边地带,不比草原一望无垠,这里丘陵、山恋叠嶂,给善于打仗的骑兵带来了不便,至使辽夏国节节败退。
燕王带着一众将领趁胜追击,直往大西北纵深处,打的辽夏国人退到了河西走廊。
随着辽夏国人撤退,大胤朝终于恢复了平静。危险解除,苏若锦连忙出京去尉州县见爹娘。
路过村落田野时,苏若锦看到大片田地被踩踏的不像样子,“不会吧……”她不顾寒风刮脸,跳下马车,下田看麦苗。
十一月天,麦苗被踩踏的不像话,塌在冻土上,跟死了一般,“明……明年还会有收成吗?”
连苏若锦这样不懂种田的小娘子看了都心疼的直抽,老天爷,希望没伤到根,明天还能长起来啊,要不然,老百姓又要苦啦!
苏言礼听说女儿回来,顶着严寒出来迎她,多远就喊她,“阿锦……阿锦……”
听到老父亲激动的叫声,苏若锦猛的起身,奔向他,“爹……爹……我回来了。”
近一个月的京乱,生死如劫,恍然隔世。
父女二人紧紧的相拥在一起。
身后,苏大郎感觉自己是买菜被赠送的小葱。
直到父女二人激动的心平复下来,苏大郎才低低的叫了声,“爹。”
苏言礼父女:……
苏若锦赶紧拉过大哥的手,自豪的向爹叫道,“爹,大哥守城门受伤,现在是平民英雄。”
苏大郎:……刚刚有些受伤的心被阿妹这样一通夸,瞬间满脸复活,又羞涩的谦虚道,“什么平民英雄,阿妹不要胡说。”
苏若锦笑兮兮的。
苏言礼现在越来越有睿知长者之风,赞赏般的点下头,“阿安,好样的。”
“孩儿幸没辜负爹的教导。”
“好……好。”
父子三人一同回家,与程迎珍,苏三、四郎、苏小妹又是一通热络哭闹。
直到晚饭后,苏若锦消食与上官屿聊上天,苏若锦才知道,燕王出皇陵的第一站就在尉州县,苏言礼作为一县之令,拿出全力支持了燕王,让他无后顾之忧的从尉州县打了出去。
不管是从征兵、粮草、牛车等,苏言礼都表现的高效有力,极大的支持了燕王,深得他赞赏。
要不是为了打击辽夏人,燕王可就进京登基了,老爹在未来皇帝面前表现的这么好,苏若锦也是满心高兴,他爹不仅能独挡一面,还能力出众,真令她无限欣慰。
上官屿道,“我有幸见得圣颜,他很支持教化之事,鼓励我在尉州县这边为平民百姓办学。”
苏若锦看到了他眼中的光,那是找到人生方向的激情,她亦支持:“那就看上官公子的了。”
上官屿神彩飞扬,“好。”
苏若锦曾看过一篇小说,叫倾城之恋,说一座城毁了,反而成全了一对心机成熟相互试探的成年男女,这次京中之乱,躲在公主府里的她,亲眼看到了小叔与月华公主之间就差当事人小叔一个点头了。
她想说些什么,又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那就把一切都交给时间吧。
在家里休息了两天,苏言礼问了关于邻居杨大人的传闻,“阿锦,是不是真的?”
苏若锦点头,“是的。”
苏言礼一脸不可思议:“怎么可能?两人长一样?”
“姓苟的混进京都,易容化名,寻找与自已真脸长得像之人,还真被他找到了京官杨家幼子——杨敬梓,花叔他们那边查到,估计是成婚前一个月调的包。”
程迎珍倒吸一口冷气,“那杨夫人的孩子岂不是……”
杨夫人的孩子应当全是姓苟的。
简直跟听话本子似的,就是话本子也不敢这么写吧。
丁氏叹息一句,“若是处心积虑,也不是不可能。”就如她,还不是以‘吉妈妈’的身份一直活在女儿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