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第167节
“粥快好了。你炒菜。”
苏笑笑点点头,拿掉围巾帽子和手套,看到案板上还有切好的肉丝,“怎么吃?”
“肉丝炒土豆丝。”这个菜张怀民做一辈子也做不好,因为醋放多了肉不好吃,一点不放土豆软趴趴的,有时候水加多了还跟水煮的似的。
土豆这种煎炒烹炸炖都不错的,张怀民能做成这样,苏笑笑也是服了。
苏笑笑炒好土豆丝又做个醋溜白菜,一家三口就去堂屋吃饭。
冬天青椒太贵,苏笑笑用的干红辣椒。团团不喜欢冬天的辣椒,而加了红辣椒微辣,对他来说刚刚好。团团喜欢到一口馒头两口菜,慌得跟着急去打仗似的。
苏笑笑不禁说:“慢点,没人跟你抢。”
团团慢下来:“明天妈妈还去不去单位?”
“明天正常上班。除夕和初一不去。”苏笑笑转向张怀民,“跟往常一样?”
张怀民:“原本可以在家过除夕。但副队突发奇想要值班,我打算过去盯着。”
“以前没值过班?”苏笑笑问。
副队心里一直不服张怀民个空降兵,每次节假日张怀民要说他值班,副队长跑的比兔子还快。张怀民仔细想想:“屈指可数。”
“那你盯着吧。现在你就差临门一脚了。”
团团专注吃饭没听明白:“什么临门一脚?”
张怀民:“吃你的饭!”
“不说就不说!”团团继续大口大口养自己。
平时一家三口不在一处,也只有吃饭时能静静地聊几句。苏笑笑趁机问:“早上我和你爸出去你就关门回屋,晚上回来你还在床上坐着,一天没出去?跟一名他们闹别扭了?”
“哪有。”团团白菜帮子咽下去才继续说道:“杨一名他们找我玩,我嫌冷。再说,就是沿着马路转一圈,没意思。”
“怎么不去公园或者溜冰场?”
团团真想去:“都是一群小孩,不好玩。”
“那去博物馆啊。前些天天天帮大勇卖东西,这几天看书,再不玩玩就过年了。”苏笑笑问,“听说一些近些年才研究出的材料最近发现几千年前就有了。说不定你能从中得到灵感做出飞机上用的特殊材料。”
团团听乐了。
苏笑笑气得想揍他,熊孩子几个意思啊。“我是你亲妈,还能骗你?”
张怀民附和:“你妈确实没骗你。两千多年前的剑至今削铁如泥。那个时候可没有不锈钢。怎么做到的?”
团团被问住,看向他妈:“真的?”
苏笑笑:“神兵利器有全国巡展,你可以去博物馆问问。对了,上半年还发现一片墓,听说里头的东西以前从没出土过。这事好像还上过报纸。”
“这都是什么时候的事?”团团不禁问。
苏笑笑:“都是改革开放后的事。”
“那我得去看看。”团团今天看的那些书以前虽然没看过,但内容对他来说有点浅显。团团不想看,可学校关门了,外面又没有专业资料,市面上能买到且他感兴趣的小说名著都被他看完了,只能捡起书本消磨时间。
翌日,团团就去找几个同学。杨一名不想去,团团把张怀民和苏笑笑说的事告诉他,他顿时来了兴趣。
五个人想去四个地方,干脆抓阄决定,最后去
了故宫。
杨一名从上公交车就一脸无语。到了故宫他惊呆了。指着展品小声问团团:“这些是现代工艺吧?古人有这技术,百年前怎么还用割地赔偿?”
“我们有了火/药做烟花,他们做大炮。”团团压低声音,“先别说话,听人讲解。”
快过年了没什么人,工作人员才有时间讲解。
杨一名闭嘴听完,出来就说:“我选错专业了。”
陈大勇扒着他的肩膀问:“你打算弃医从武?”
“可惜来不及了。”杨一名一想到流落到海外的东西远比他看到的珍贵精美,他真为此感到可惜。杨一名忽然想起什么,转向陈大勇:“你毕业后是不是去外贸部门?”
陈大勇有个不好的预感:“你想干嘛?”
团团瞥一眼没憋过什么好屁的人:“叫你倒卖军工产品!”
杨一名震惊:“有这么明显吗?”
团团懒得理他:“陈大勇,你按照你的计划来。别理他。那些部门不是一般人能进的。我不是指背景出身,是诱惑太多容易犯错。我爸妈以前聊过。”
第132章 死里逃生张怀民头疼,孩子太聪明也不……
陈大勇今年大二,离毕业还有两年多,还没考虑过未来就业方向。团团的话让他意识到该考虑这事。
年后到学校陈大勇就跟家里有门路的同学打听,进军工设备单位需要哪些条件。
同窗之情难得。同学据实以告,最基本的是政审。陈大勇父母胆小,不敢作奸犯科,政审不用他担心。但同学又提醒他有条件的话多学两门外语,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周六下午回来陈大勇就算算这几年攒了多少钱。确定毕业一年零收入也能养活自己,他就去同学店里,告诉同学以后不再摆摊。
开店的那位同学的姨妈给他找个老师,服装学院教授,学的越多越觉着以前的他无知,知识的世界就像汪洋大海。他店里请个人平时都有点分身乏术,大学课业比他多多了,要不是怕伤他自尊,早就想问陈大勇忙得过来吗。听了陈大勇的话他十分支持。
陈大勇从他店里出来就去团团家,叫团团陪他练英语口语。
团团问:“之前不是练过?”
“一段时间不用就有点张不开口。”对于这种情况陈大勇也没想到。
团团:“那你找杨一名。”
“又叫我找他?”陈大勇真不爱跟杨一名聊天。
苏笑笑在院里薅菠菜准备做晚饭。俩人的声音从书房传出来,苏笑笑拿着菜过去,“大勇,如果我说,陈大勇同学,今天中午你吃的什么。会不会觉着奇怪?”
陈大勇点头:“是。怎么了?”
苏笑笑:“你说的英语就像我说的那些,跟发言稿一样。外国人反而喜欢一名的英语。”
“洋人听得懂吗?”
苏笑笑点头:“用词精准听得懂。比如这句话,你问我,我问谁。你直译老外瞬间明白,还会夸你简单明了。”
“您没骗我吧?”
苏笑笑好笑:“骗你有什么意思?你和团团的学校不一样,专业不一样,再说了,你大学毕业后就业,团团的导师让他继续深造。你俩非但不是竞争关系,可以说八竿子打不着。”
陈大勇挠头:“真这样说啊?”
“自信点!”苏笑笑道,“在科技领域西方国家确实比咱们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比咱们好。可还不是因为清政府赔的那些钱。一些历史书没有咱们菜谱厚的国家,靠掠夺发家,他们都不自卑,你自卑什么?”
陈大勇想了又想,好有道理啊。
团团拍拍他的肩膀:“还是找杨一名吧。不早点找他他又该约会去了。”
“不是分了吗?”
团团:“分了可以再找啊。”
陈大勇觉着杨一名不像恋爱脑。可上一个对象都分了他才听说,说不定又找一个,只是跟上次一样瞒着他们。
杨一名其实不是故意隐瞒,是觉着没到带对象见好朋友的地步。
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杨一名确实蠢蠢欲动。可还不知道是黑是白的对象哪有发小重要。杨一名听说了陈大勇的愿望——毕业后进军工单位,就收心陪他练口语。
这回可比上次认真多了。
团团闲下来就拽着许小军陪他逛街。
三月六日周日下午,傍晚准备去学校,正好碰到张怀民不忙提前下班。团团把东西给他。张怀民打开一看,很失望:“就一件?”
“回头给你准备生日礼物。”
张怀民和苏笑笑生在建国前,那时张家贫穷,苏家没余钱,他俩打小没过过生日。等有条件过生日,俩人都三十多了。这个年龄的高干都不过生日,苏笑笑也不好意思烧包。
别看团团嘴上这样说,其实他压根不知道父母哪天生的。担心错过,俩人先找老张,老张想了半天才想起张怀民的。罗翠红清楚苏笑笑的生日,俩人定亲前苏老爷子找人合过八字,后来跟张家人聊过这事。团团一看日子还早就放心去学校。
暑假团团去许小军家,考虑到开学后是他妈妈的生日,俩人跑甬城给苏笑笑买一条裙子。
许小军想起他妈活了大半辈子没穿过裙子,也给他妈买一条。韩大菊同志此生第一次收到礼物,白天当着团团的面还能忍住,晚上回到卧室看着床上的裙子泪如雨下。
老许被她吓得心惊肉跳,脸色都变了,结结巴巴问她怎么了。韩大菊哽咽着说出她太感动了,老许一脸无语。随后又
忍不住同情自己,活了大半辈子也没收到过礼物。下属孝敬的一根烟一杯酒可不算。
老许忍不住哼哼唧唧阴阳怪气。
韩大菊装没听见,十分珍惜地把裙子放柜子里。
老许见状不禁问:“怎么不穿?”
“过几天再穿。”哪天不需要去豆腐厂再穿。
今年陈大勇、杨一名、朱红伟和李小光都在。李小光对他祖父说去他姐家待几天。他姐这大半年攒了不少钱,给他出来回车费。
也是因为人太多,不好意思在许家待太久,从甬城回来两天团团就要回去。韩大菊见朱红伟和李小光一直不敢大口吃饭,在她家挺憋屈就没强留。团团走那天韩大菊把老许赶去豆腐厂,她穿上新裙子带着几个小辈下馆子,然后送他们去车站。
回到家韩大菊就问儿子还有没有钱。许小军姐弟三人啊。他不惦记父母的钱姐姐哥哥惦记。不如钱到他手里,等父母老了给父母请保姆。
许小军先说没钱,后说首都房子又涨价了。韩大菊把兜里的零钱都给他,又说过些天去首都看看。韩大菊这辈子没去过首都,也想去首都玩几天。八月下旬豆腐厂交给老员工,她和老许带着存折送许小军去首都。
四合院这两年涨得多,不过这几年出国的也多,走的还多是知识分子,甚至还有一些高干。这些人的房子地段好,韩大菊就在许小军学校附近买一处小两居。
准备的钱没用完,韩大菊取出来给儿子一半。只因她到首都第二天,许小军就要带她去学校。韩大菊没上过学,不好意思去大学校园。许小军安慰他妈许久,韩大菊愈发觉着这辈子就算到今天也值了。
韩大菊和老许玩了几天,等到周末就买两包东西和拖着行李的许小军去苏笑笑家。
张怀民恰好这一天把单位的车开回来,也是单位配的车,午饭后张怀民送俩人去车站。
老许很羡慕张怀民,当坐在副驾的许小军不经意间透露出张怀民上过大学,一看到字就头晕的老许顿时不敢羡慕。
话说回来,先前买了礼物还被嫌弃,团团这次只给他爸妈准备礼物,给爷爷奶奶准备两样南方点心。
公历九月中旬,苏笑笑的生日,很不巧团团要上课,所以就提前把礼物给他爸。
张怀民一看到裙子就乐出声:“明年穿啊?”
“对啊。明年夏天穿。”
张怀民噎了一下:“——也行吧。我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