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如果被外面人听到,贺家当家夫人竟然说陆军司令,京市市长,人民日报编辑部部长这样的地位,只能算混得不错,不晓得会有多少恨不得自己也混得如此仅仅称得上不错的人。
对比之下,阮国中确实算不上好。
因为那次运动,一家人最后能从农村回来的也只剩下他自己,老伴儿还有唯一的儿子都没能挺过苦寒的岁月。
当初儿子确实已经结婚,小夫妻俩却一直没有孩子,这不阮家一出事儿,儿媳妇儿直接提出了离婚,就差连夜远离他们那个家了。
刚回来那会儿,其实对方也想过放弃继续老本行儿,准确来说,阮国中已经身体力行的用实际行动彰显其想法。
人大概在钻了牛角尖儿以后,便很难从那个死胡同走出来。
作为高知识分子,同样不可免俗。
他固执的认为,如果不是当年自己接触了中医,自家就不会让人有诟病的机会,乃至发展到后来,去棚子里遭受那些苦难经历。
更深层次来说,妻儿便不会抛下他先走一步。
就在其最颓废的那段时间,遇上了找到他家去的贺家夫妻俩。
这二人早些年与阮国中都是一个圈子的人,大家都是实打实当朋友处的。
只是他家遭遇事情的时候,贺家同样风雨飘摇。
待一切尘埃落定,该被送走的人也都走的差不多。想知道除了分到一起的另外三家人外,几个关系不错的老伙计都去了哪儿,只能让二儿子以及小女儿在不惊动与他们一伙儿人对立派系监视下,尽可能打听了。
贺家,韩家,白家以及君家能分到一起,有一部分原因是被举报的时候,几人就是一批的,运作起来当然会容易些。
而且他们算来算去,儿子辈的人,也都有或远或近的姻亲关系,所以能用的那点儿关系肯定也是先用在自家人身上。
对立派系的人对于这些人去到一起,没有过多阻挠应该也是想在一起更方便监控。
话说回来,这次去阮家,贺元知的作用就是陪着老伴儿,知道阮国中回了京市后,并没有接受国家恢复原先职位的决定,在接受了补偿的工资以及拿回当年被收走的房子,便很少与其他人走动联系。
给出的理由也是这些年下来,身子骨大不如前,后面的日子,只想好好养养身体。
至于继续给别人看看病?
很肯定的给出答案,因为不小心伤到过手,所以目前手已经不稳了,没办法再去为其他人把脉施针。
而顾琪的到来,一方面也想来开导一下老友,另一方面她也有自己的思虑。
既然对方说不能继续看病,而他自己在家如果依旧这般无所事事的呆下去,早晚要彻底颓废,倒不如将他的精力作以转移,来教学生们关于中医的知识,岂不是两全其美。
开始说出她的想法后,不出意外的被阮国中拒绝。
后来还是贺元知给了老伴儿一个安抚的眼神儿,两个老头子去到书房不知道讲了什么,大概三个来小时过去,再出来的人,已经改变了主意。
第511章 猜测到来因
既然决定换个环境,到大学里面去教学生,阮国中也没有含糊的打算。
还有另外一个事实也就是前面提及的,关于顾琪自己的考量。
目前大学已经恢复,很多有知识,有抱负的青年,都重新陆陆续续回到了校园。
但不要忘了,回来的那些学生,除了老师,教授等,不仅是包含应届大学生,一起恢复的还有研究生那部分。
这些能读研的人本身就是大学毕业生,更多已经在自己擅长专业有了一些成就,能够决定放弃那些回来继续深造,一是为了更加充实自身,还有就是冲着带研究生的那些导师。
至少在这个年代,每个人单独提起,全是对应领域内的大拿。
平时想让他们帮着解惑,连人都不一定能找得到,现在有直接跟在其手下学习的机会,谁会放弃。
而中医系那边,阮国中也考虑到了实际情况,既然决定认真去当这个教授,显然目标就是尽可能培养更多的人才。
对于大学生,他讲授的内容可能有些深奥,基础内容大学本来任课老师就完全可以胜任。
所以才会有他给在校大学生上课每周只有两节的决定。
其余更多精力都用到了中医系这边的研究生身上。而带研究生更多的就是课题,研究,实验。
所以才有了这家伙经常跑去顾琪办公室“哭诉”的场景。
每次都急吼吼的要学校的资源分配,主要也确实都用在了刀刃儿上。
阮国中自打从农村回来,以前只是痴迷中医研究,在贺元知不清楚具体如何开导的情况下,到了学校后,这人仿佛想把前面十年浪费的时间都补回来,在研究药物,病理上面花费的精力还有时间就更多了。
手下有带的研究生,每个课题都尽心尽力的教导学生的同时,也让他们参与到实际实验中去。
这会儿已经将茶水喝下去大半的人,才说起过来的原因。
“上次你带到我办公室,介绍说要在大二辅修中医系的那个叫君卿卿的丫头,她的中医知识本来就相当不错这件事儿你清楚吗?”
不出意外看见对方很自然的点了点头。
得到肯定答案这点,应该是在阮国中的意料之内,所以也并没有表现的多诧异,反倒就着这话继续问了下去。
“这么说来,那你带她来找我的时候,怎么没有透露一二?”
要不是这么多年刻在骨子里的礼仪使然,顾琪都忍不住想朝对方翻个白眼儿。
当即不客气的说道:“那会儿刚把君丫头介绍给你,连话都没说上几句,是谁看见手底下学生过来,立马就不着痕迹的想让我们俩赶紧走的?”
仔细回忆一下,好像确实有这么个插曲。
阮国中当即有些心虚,连拿在手上的茶缸子都被小心翼翼的放回到茶几上,同时很是生硬的转换起了话题。
“那个·······当时看你和那丫头相当熟稔,肯定是早就认识了吧?不然也不会直接带到我办公室,说什么给彼此介绍一下。
另外,小丫头的中医知识这么扎实,高考完填写大学志愿的时候,怎么没让她一开始就选择中医系?
反倒最后竟然念了和中医系八杆子打不到边儿的金融系?”
仿佛刚刚的那股子心虚劲儿已经过去,说完这些话的阮国中又重新拿起被放下的茶缸,接着喝起茶水来。
对于这些,当初在棚子那些年,说到差不多话题的时候,君卿卿就已经表明过自身的想法,而几位爷爷奶奶全都一致表示,不管以后如何发展,丫头要走的路,都会以她自身意愿作为最先的参考。
所以这会儿,顾琪也就直接说了出来。
“君丫头想选什么专业,具体学习哪方面的知识,并不是我们这些做长辈应该干涉的内容。
她一直都对自己的人生规划的很好,并且已经想好后面的路如何去走,我们这些老家伙仅仅想给她保驾护航而已。
还有,君这个姓不用我多说,你也应该猜到是谁家的孙女了吧?
君老头可不是好惹的,以后想说小丫头什么前,一定要想好。”
这些话说完,眼见她一脸看好戏的神情。
阮国中也一下子反应了过来,是啊,能让贺家的当家夫人如此对待,想来来头本来就小不了。
况且她的姓氏重复的很少,怎么自己竟然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
懊恼的拍了拍额头,但还是认真听顾琪将话说完。
“至于最开始不选择中医系,当然是丫头的能力在课本那些基础知识面前,强上不知道多少。
对了,能让你这么火急火燎的过来,而且一进来竟然没说要经费,想来是她找你要实验室的使用权了吧?”
阮国中没想到,两人之间一共没说几句话,他来的原因对方竟然已经知道得七七八八。
不由感慨:“这点你竟然也想到了?不会是那个小丫头在找我之前先来这边沟通过吧?”
第512章 辅修专业选择的原因
顾琪也没端着,很快也为阮国中解了惑。
“小丫头还真没有来找过我。
能问你是不是她申请了实验室,完全是我自己猜的。
毕竟她能选择在大二开学后将中医系作为第二专业进行辅修,大概原因我也基本知道的八九不离十。
她只是想让自己的能力在被外人所知的时候不会太突兀。
毕竟现在小丫头到年底也才刚满十八周岁,后面有人问起你的能耐是咋学的?
在如今已经大学恢复之后,同时当初教她的那人已经不在,说不出来个师承,还能大咧咧讲自学成才么?
折腾到最后,总要有个适当的出处。
现在好歹等正常大学毕业后,她一起拿到手的除了金融系的毕业证,同样也会有中医系这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