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卞璃如何不感激他们,同样在军区大院生活,身边不少女孩儿日子咋样,甚至在家里地位,一目了然。
  尤其牵扯利益,往往婚姻根本不能自主决定。
  或许因为环境,顶多比外面普通家庭好上些,但能和自己差不多的确实屈指可数。
  随后招呼他们到正厅坐下歇会儿,等了半天没见着大哥出现,想了想问了开车过来的警卫员才知道,据说是急着接什么人,并表示具体首长没说。
  虽然还有需要对接点,可着急没用,盛宁不在,说啥都白搭。
  眼瞅离男方抵达时间越来越近,单论出门由哥哥背着这项算重要环节之一,不免脸上浮现出焦急。
  没忍住中途不止一次问过盛家老两口,突然听见院门处传来熟悉声音:“小璃,快看看谁来了!”
  本就在院内张望,刚好转身想去正厅是背对大门。现下回头,没成想居然爸妈风尘仆仆站在面前。
  各种情绪突然被堆积在一块儿,瞬间红了眼眶。
  盛宁眼瞅妹妹要掉金豆豆,立刻上前打岔:“哎哎哎······知道你舍不得离开我这个当哥的,但今儿大喜日子,好不容易化好妆,弄糊了想补救也费劲儿。稍后准妹夫来接,不得以为你是不是后悔了。”
  听到这卞汇主动上前拉着姑娘手,笑着说道:“对对对,今儿大喜日子,高高兴兴地。”
  随即新娘子破涕为笑,嘴上说父母因为工作,错过自己婚礼是无奈之举,到底心里会难受。
  眼下就连今天唯一一丝遗憾此刻也被填平。
  屋内的老两口也听见动静出来,确认真是儿子,儿媳妇齐齐松了口气。先前孙女问,记得孙子说的话,始终没透露丁点儿消息。
  拖到现在实属不易,恐怕再有十几二十分钟也要实话实说。
  起初怕中间有意外,毕竟没准信儿,只是听大院和盛开文以及卞汇一起同事所给模棱两可情况,反而直接告知,若没将人接回来定然让丫头失望。
  盛老太太出来第一时间让警卫员将留在车上包袱拿下来,转手塞给儿子:“快点儿去旁边提前准备的屋子简单收拾收拾,另外衣服直接换这两套。”
  盛宁看了眼时间,还剩四十来分钟,知道白锦战那边应该已经出门,依旧趁空档给他家去了电话。
  果然车队九点十八分准时放了鞭炮并从古武域出发。
  挂断后又给京都大饭店拨去,在场负责是君卿卿,给出明确回答,自己能联系上车队。
  女方父母突然出现,不少流程以及安排都得变动,当务之急先和锦城哥说声。
  转身去了卫生间,拿出传音符告知大致情况。
  重新回现场,立刻联系司仪更改其中关于亲属介绍环节内容,甚至主桌也被再次安排。
  还好提前通知,不然见面才察觉必然手忙脚乱。
  白锦城突然感受到传音符波动,当下车子还在行驶中并没有啥动作。二十几分钟后到达南鼓巷,在路口需要下来走进去,所以大概离开半分多钟,听完回队伍,上前和白锦战说了咋回事儿。
  附近打头跟着新郎官的是特殊行动部几个没结婚兄弟,清楚老大还有他媳妇儿可以通过符箓传递消息,所以对此没觉得诧异。
  至于车上为啥没直接听,是因为后面坐的几人是弟弟大学和研究生期间关系比较好的同学。
  不了解古武域,这些手段便不适合出现在其眼前。
  婚礼举办相当成功,而且白晋和欧阳宛筠见着亲家夫妻是打心里高兴。
  白锦战婚后仨月,一次在老宅家庭聚餐,突然卞璃在红烧鱼上桌时,明显感觉不适。
  君卿卿有所猜测,依旧把脉进行确定,已经有一个多月身孕。
  果然是亲兄弟,阿战和他大哥一样,听见妻子有了宝宝,就跟毛头小子似得开始来回转悠,激动情绪溢于言表。
  孩子还没生出来,可已经知道是个男娃,所以按照前面五胞胎从“宥”字,早早确定就叫白宥屿。
  这个是当爹的翻了仨月字典选出来的。
  卞璃问过为啥这么早确定下来,听说为了五胞胎取名权,几家长辈争得不可开交。
  大哥身为父亲,靠使计才捞着小闺女用了他想的其中一个。
  回忆番娘家爸妈还有爷奶听说她怀孕后,时不时打电话询问,得知在书房翻诗集,翻词典举动,点了点头表示提前取完安心。
  至此时间仿佛被按下加速键,君卿卿眼瞅着几个儿女再开学就上高一了,自打小学从四年级读起,始终按部就班,并没继续跳级。
  因为大部分课余时间被充分利用,有时候当妈的都觉得是不是孩子们课业太重,要不要将兴趣方面排的课时减少些。
  得到回馈:就这点儿东西,轻松应对。
  也从五胞胎上学开始,家里定下一个规矩,每个寒暑假空出十到十五天,全家七口集体到一个新的地方旅游,车程在一天半以内的则直接自驾出行。
  回来后会各自在洗出照片中选出张个人认为最满意的,外加一个全家福,用相框裱好,专门挂在正厅旁边屋子所留照片墙。
  至于剩下的装进相册,还是这个房间,早早定制妥两个大书柜。里面装的可不是各种书籍,反而是这些纪念。
  年头越来越多,俨然来家里串门的朋友都会专门过来看看。
  话说他们第一站去得正好是君卿卿来京市前所在的红旗生产大队,如今已经更名红旗乡,并且因为大棚种植让家家都富起来,连续几年被评为“先进模范乡”。
  第817章 孩子们去红旗乡
  自从家里在古武域新房建好,白锦城和君卿卿专门回过红旗乡一趟,主要是想将家里留下的老房子好好拾掇拾掇。
  早在一年多前,金福叔收到二儿子所递消息,隐晦将即将颁发政策提了提。
  趁着撤掉生产队名头前,赶紧把大队长职务在象征性开了村里几个领导小会,又将所有人聚集到一块儿,以推举名义,让大儿子祝爱国走到前面。
  说实话,因为祝金福家儿子,儿媳妇运作,让家家都富起来的事实,对此决议根本没谁反对。
  不止如此,祝银芬因为回来支援家乡建设,大学毕业毅然决然放弃留大城市机会,到镇上学校教书。
  如今和丈夫分别在初中和高中被提拔成领导,不少邻居亲属家或多或少得到过帮忙,这份情谊都被诸位牢牢记在心底。
  是以君卿卿回来时,有事儿直接便找到爱国哥。
  说明希望重新把院子推倒,并且从随身包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设计图,上面是二层加阁楼样式,就算不懂中间弯弯绕绕,单瞧着各种标记出来用途的房间,便清楚定然用了心思。
  她和白锦城早就商量过,不仅将老家住处附近空地买下,方便扩建,更为了回去后能有人帮忙看着施工队,考虑从外面招做零活的,不如直接交给祝爱国。
  多少给村里,不对,现在要叫乡里自己人点儿优待。
  当红旗乡第一幢自建小楼起来,得知所花费总价,街坊四邻回去都开始盘点自家存款够不够也弄个这样住处。
  最先动起来的无疑是全程跟进的祝爱国,他可是对里面布局一清二楚,甚至验收前提前粗略确认过。
  到底有多方便没谁比其更有发言权。
  尽管对管着工作中一大摊子事儿越来越得心应手,可自家有任何决定,依然会拉上爸妈还有媳妇以及弟弟和俩妹妹三家共同商量。
  不管嫁出去或者在外地上班,说到底这里始终是他们的家。
  祝爱民,祝金芬以及祝银芬回不来,就算打电话也会将大概情况说明白。
  是以君卿卿等去时,看出祝爱国似乎想说啥,不免觉得想笑,平常这位可不是现在性子。
  到底她率先引出话题,得知为啥,毫不犹豫答应邻里邻居用图纸的请求。
  几个孩子长大后第一次回来,车上还在小声讨论,所谓乡下是不是真的和别人所说,到处平房土路。
  知道他们说话内容,夫妻俩完全不发表意见,只是笑着对视时能看见彼此眼中精光。
  出了京市全程走国道,并且现在多数地方并没被修缮,时不时遇上坑洼被颠一下,车上孩子们已经渐渐适应这种节奏。
  突然车子似乎变得平稳不少,五胞胎还在纳闷便听见君卿卿说道:“已经进入红旗乡地界,为了能让大家种的蔬菜售卖顺利,早在最开始当地领导哪怕凑钱也先将路好好修整番。”
  对此,大家都露出不可思议表情。
  然而更大惊喜还在后面,随着继续行驶,眼前赫然是一片片生机盎然的庄稼,并且在后面更连着大棚。
  此处过后,一幢幢二层小楼排列整齐。
  能从缝隙间看到里面不同,外面打眼瞧着跟特意规划过似得。
  从金果,银果,松果到糖宝和心宝各个扒着窗户往外瞅,偶尔点评上几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