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宋母看着宋灵毓越来越苍白的脸,道:“这两样,哪个都不是什么好下场。”
  她见宋灵毓不说话了,知晓他还顾忌着些家族,心里不由得舒服了些,语气便也放缓了,道:“这话咱们关起门来说,你也不用和我说什么大不敬,以我老婆子看来,这女子,干脆就不该做皇帝。不管是领兵打仗,还是治理国家,那都是男人的事。女子再有本事,也及不过男子,那位嘉光皇帝是立下了伟业,不过她难道都是靠了自己?不也是借着美色将外敌内强哄得团团转,靠着他们才稳固了政权?她先后生了三个孩子,除了最后一个生父是她的亲王,剩下两个还是父亲是谁都不知道,史书上写得光鲜亮丽,背地里的故事,还是不是被写成稗官野史,传阅大江南北?”
  宋灵毓皱眉,道:“善于用人也是明君之才,自古圣主,谁人是单枪匹马打天下,必然是靠着仁德贤明吸引卧龙雏凤,助之成就伟业,这点不论男女。至于嘉光帝的子嗣,正如君主是男子时,子嗣也并不全是由一母所出,她的子嗣,左右都冠了国姓,不是一父所出又有何不可?且正如稗官野史所云,那位亲王也有诸多情妇,私生子如云,又何故只言嘉光帝一人私德不堪?”
  宋母见宋灵毓这样说,讽刺一笑,道:“那若是你,能容忍妻子和别的男人生孩子?”
  宋灵毓:“自然不能。”
  宋母嗤笑一声,道:“歪理说了一大堆,好像头头是道,一到自己身上就不行了。”
  宋灵毓道:“我自然不能容忍,所以也会要求自己,只倾心一人。”
  “你...”宋母一噎,脸上又升起不悦。
  这个儿子平日里寡言少语,一旦要是激起了脾气,争论起来常常会说出惊人之语。
  这点也和那贱人十分相似。
  记忆飘散回多年前,她似乎记得,那贱人也说过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的鬼话。
  哼,她嗤笑一声,有什么用?哪个男人不是三妻四妾。同样的,一旦拥有了和男人一样的权势,哪个女人又不是喜新厌旧?
  罢了罢了,她厌烦地摆摆手,她提起这些,并不是想和宋灵毓争论什么情感问题。
  她转了会佛珠,不经意地问道:“你前一阵,为皇帝击退了淮南王二十万大军?”
  宋灵毓敏感地察觉出母亲言语中的偏颇,解释:“归德大获全胜,儿子是有出力,但大部分的谋略,是陛下自己想出来的,儿子只是辅助她落实。”
  宋母冷笑一声,嘲讽道:“所以梁素和太后也是皇帝自己灭的,你只是帮了个小忙。”
  宋灵毓:“正是。”
  宋母摇摇头,并不相信,也不想争论,只是问道:“你可知道,淮南王共有多少兵力?”
  宋灵毓:“六十万不止,但现在,应该只剩下四十万左右了。”
  宋母像是听见了什么笑话般,反问道:“六十万?”
  “你看看你,你连对手什么样都不知道,就天真地以为自己能赢。”
  宋母道:“你知不知道,除了南京、江西和福建,湖广、川蜀、广西、贵州甚至南昭都已听命与淮南王?”
  宋灵毓并未表现出多少惊讶:“这些地方的势力,陛下和儿子自然会想办法分裂。”
  宋母失笑,她往后一靠,道:“我告诉你,皇帝给蜀王送去赏赐后,淮南王马上又送去了两倍的金银,而广西贵州南昭的蛮族也早就被他用金银收买,淮南王富可敌国,大胤这几年兵荒马乱,国库空虚,又如何能跟淮南王比?”
  宋灵毓眸光微动,一个疑问从心中闪过。
  这些,母亲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妇道人家,是如何知道的?
  一丝不详的预感浮了起来,宋灵毓不动声色,装作虚心求教问道:“那敢问母亲,儿子该如何应对?”
  宋母见儿子上了道,有些得意地和甘嬷嬷对视一眼,压低声音,循循善诱道:“其实倒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淮南王知道你有燮理阴阳之才,也是求贤若渴,若你可投诚于淮南王,到时候淮南王做了皇帝,不杀那女皇帝,将她赏给你做妻子也不是不可以,到时候是三妻四妾还是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都随你,这样的话你既娶了心上人又还能继续做官,也不会连累家族不能入仕,岂不是大家都好....”
  宋母滔滔不绝地说着,忽然觉着周身泛起一股森森寒意。
  只见宋灵毓浑身透着寒气,已然从地上站起。
  他的脸上再无半分恭敬之情,只有失望和冰冷。
  第64章 母子兄弟
  厅堂之中寂静无声, 天光从窗棂中透出,照亮空气中上下浮动的尘埃。
  一时间,厅内三人都未说话。
  宋灵毓是过于震惊和失望, 宋母和甘婆婆则是被宋灵毓的冷厉之气镇的。
  理智渐渐压下那不由自主升起的惧意, 宋母反倒也起了怒意, 她一拍桌子, 猛地从椅子上站起, 和宋灵毓对峙道:“你做这个样子干什么?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母亲?!”
  宋灵毓看着她, 森然道:“若您不是我的母亲, 此刻已经下大狱了。”
  “你!”宋母, 她怒极反笑, 点头道:“好啊,我就知道, 你嘴里恭敬, 实际根本没把我当母亲!我问你, 若此刻这般问你的是那贱人,你可还会是这种态度?!”
  宋灵毓似是不愿再与她争论, 什么也没说,转身大步离去,吩咐远处候着的紫檀竹青调兵包围老宅。
  二人面面相觑,不知主子和老太太谈了什么,竟是要派兵围府。
  宋灵毓一言不发地向大门走去, 忽见大门开启, 迎面走来一人。
  那人和宋灵毓年龄相仿,眉宇间依稀和宋灵毓有些相似之处, 但五官整体上生得不太细致,较宋灵毓逊色不少,
  他一身官服,看上去像是刚从官衙赶回来,似是遇上了什么烦心事,面色不善,迎面见到宋灵毓后脚步一顿,紧接着脸色更差了。
  他冷哼一声,表情七分厌恶,三分不屑,开口道:“府尹大人得知兄长归家,特地让我放下手中的活计,赶紧回府和兄长团聚,不曾想兄长竟这就要走,呵,兄长可真是金贵,府尹要看你的脸色,我要因为你放下公务赶回家,你却前脚来后脚就走,把人耍得团团转。”
  此人便是宋灵毓的庶出弟弟宋灵吾,虽说是弟弟,但两人同时出生,年岁上只差分厘。
  当年宋夫人和姨娘杜氏同时临盆,杜氏常年遭宋老夫人欺辱,她知道生产后自己和孩子就要被赶到乡庄子下去,竟设计将两个孩子调了包,满月后带着宋夫人的孩子去了乡下。
  杜姨娘本是憎恨这个仇人的孩子的,但在朝夕相处中,竟是对这个乖巧聪慧的孩子生出了舐犊之情。
  她亲自教他读书认字,为他缝衣做饭。乡下虽不及城中,但时光悠闲漫长,母子彼此相伴,到也不觉苦累。
  直到宋灵毓十四岁那年,杜姨娘因病去世。
  不知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杜姨娘临终前修书一封,让宋灵毓带着去南宁老宅寻宋老夫人。
  那封信坦白了换子之事,种种细节,人证物证皆是列了个清楚。
  十四年来竟将对头的儿子当亲儿子养,让他享受了嫡子的种种待遇,而自己的亲生却留在乡下受苦,宋老夫人悔恨得肝肠尽断,恨不得将杜姨娘从坟中挖出来鞭尸泄愤。
  然而这许多年的朝夕相处,她已然将宋灵吾当做了亲骨肉,就算知道了真相,这份感情也无法割舍。
  反倒是亲生儿子,从那贱人身边长大,一举一动都有那贱人的影子,让她无论如何都亲近不起来。
  再说那宋灵吾,从大家族的嫡子忽然变为庶子,心中自然不是滋味,更何况这个真正的嫡子,无论是才华还是相貌,都比他强上太多。
  虽然未明说,但宋灵吾能清楚地感受到,父亲宋清砚更喜欢刚刚认回来的宋灵毓,甚至心中庆幸,这个神童才是他的嫡长子,而非是资质平庸的他。
  宋灵吾自然心里不平衡,可好在宋夫人待他和从前无异,并没有因为他不是自己亲生孩子而疏远他,一应待遇依旧和嫡子一样,宋灵毓有的他照样全有。
  宋灵毓得到嫡子应有的教育资源后,学业上一路突飞猛进,最后竟是考入了大名鼎鼎的骊山书院,从此乡试县试府试一路高中,在十八岁高中状元前,便已然名声大噪。
  然他并非是死读书的书呆子,一年只用一半时间在学习,另一半时间背剑持弓走访名山大川,一路结识了不少英雄豪杰,虽看上去冷淡不苟言笑,但为人仗义,朋友遍布五湖四海。
  最后的结果不出所料,宋灵毓中状元进了翰林,他却只是在宋老夫人的帮助下,在老家牟了个闲职。
  当年宋灵毓被女帝看上,实际他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的。老夫人从京中落魄回到南宁,他趁此时机精心侍奉,老夫人本就从心里更倾向这个从小养在膝下的儿子,这回更是宋灵吾愈加亲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