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沈美娘正在听青词给她念明日元日,会按例前来拜见她的内外命妇名录。
  她让青词停下动作,看
  着宝儿道:“就是知道你大字不识几个,我才叫你去,反正你做饭的手艺也不错。”
  再说,就算采办的大头被内侍省和殿中省拿去,但剩下的那些尚食局拿去的零零碎碎的油水,也够底下的女官们拿。
  尚食局这种不容易犯大错,同时与各宫来往消息灵通,又有油水可捞的地方,让宝儿去历练正好。
  宝儿被沈美娘安慰好,放下心来,却又疑惑:“那美娘你怎的不让我去尚宫局、尚仪局呢?或者给我个更高的官位呢?”
  沈美娘拿起桌上的扇子,敲了敲宝儿的头:“自己想。”
  这丫头每次遇事都问她,这可不是什么好习惯。
  宝儿捂住头,认真想了许久,才小声道:“尚宫局主管文书处理,我没文化,去了肯定干不好活。尚仪局主管赞相礼仪,需要有学识、懂礼仪,还和外朝官员有机会接触,利益虽大但风险也大。”
  宝儿:“至于官位……是不是因为司膳、典膳这种六、七品的女官位置,美娘你不好弄来啊。”
  沈美娘点头:“大部分都说对了,但官位没说对。”
  “把你塞去做六品司膳不难,但那些七八品的女官会听你的吗?你能有自己的心腹和朋党吗?”沈美娘反问。
  宝儿摇头。
  沈美娘继续道:“七品的话,若是出了错,容易被你的八位六品上司推出来做替死鬼。”
  尚食局是六尚局中不容易卷入祸端的局,但也不是没可能犯错,需要六七品女官出来顶罪的大错——肯定不是沈美娘能够轻易摆平的。
  沈美娘揉揉宝儿刚才被她轻敲了一下的地方,嘱咐道:“你去尚食局先好好做事,多交朋友就好。我已经和裴尚食打过招呼了,你每日午时后再去尚食局,前面的半个白天你去习艺馆念书,明白了吗?”
  “等时机成熟,我会把你调进尚宫局。”沈美娘道。
  尚宫局是六尚之首,掌宫官之印,沈美娘当然得让它被自己人抓在手心。
  宝儿一口答应:“好!我一定不辜负美娘你的期望。”
  沈美娘将宝儿揽进怀里,柔柔道:“也不要逼自己太紧,宝儿已经很厉害了。”
  宝儿又问:“美娘,我去习艺馆念书,那你不去吗?”
  沈美娘摇头:“习艺馆教得太慢了。”
  宝儿不信,习艺馆的先生可都是很有学问的学士,教沈美娘启蒙肯定绰绰有余。
  沈美娘看出宝儿的疑惑,道:“《千字文》我已经认完了。”
  宝儿听到这里愣住。
  她和沈美娘是前后脚让青词给她们开的蒙,到如今也不过一个月。
  宝儿千字文还一半都记不住,沈美娘这就全记住呢?
  她看向青词,只见青词默默点头:“娘娘字认全了,也能通背了。”
  宝儿一直都知道沈美娘聪明,但那些歌舞、乐器,在她看来哪有读书高贵和困难?
  宝儿这才明白沈美娘究竟有多聪慧。
  沈美娘不仅聪慧,她还很刻苦。
  姜颂越到年关越忙,终于等到元日可以借外臣朝见和晚上的宴会短暂休息了。
  他在去含元殿接受百官朝拜和外臣觐见前,原本想先看看沈美娘。
  他到关雎宫时,才刚卯时,结果他发现沈美娘端坐在书案前,显然已经看了很久书了。
  姜颂知道沈美娘在识字开蒙,但他也没想到她会这般努力。
  不是——这谁也想不到,会有人这般努力吧?
  就算是他妈妈那个世界,听说也只有一种叫“高三生”的可怜人才会如此。
  姜颂在殿外,又看了几眼沈美娘,小声嘱咐了几句韦阿宜好好照顾沈美娘后,心虚地离开。
  美娘如此起早贪黑,闻鸡起舞,他当然不能让美娘知道,他其实……最讨厌读书了。
  他从小在当皇帝这件事上就自认没什么天分,对书里那些阴谋算计、政治博弈一点都不感兴趣。
  姜颂更喜欢诗词歌赋,但父皇一直觉得他是玩物丧志、不务正业,强迫他学帝王之道。
  他这个人就是别人越逼他学,他就越学不进去,到后面他连诗词歌赋都不大喜欢了,把他父皇气得够呛。
  姜颂绝不能让沈美娘发现他不爱读书。
  姜颂走后,沈美娘也在继续看《启蒙要训》、《蒙求》等书。
  等到天翻出一丝白亮,她才揉揉眼睛,放下书册,问守在殿外的韦阿宜:“刚才陛下是不是来过?”
  韦阿宜这才知道沈美娘原来知道陛下来过,点头道:“是,陛下让奴婢们伺候好娘娘。”
  沈美娘闻言也没多说什么。
  她这个人很敏锐,她就说刚才看书的时候,感觉有人在看她。
  姜颂也不知道从哪里学的,总是喜欢在背地里偷看。
  之前在南州的叶丞相暂住的府邸是这样,前不久在苏尚仪府上是这样,现在还这样。
  他这是什么奇怪癖/好,哪个皇帝像他这样的。
  宝儿今天因为元日习艺馆不开,也没有早起去上学,她也好奇地问沈美娘:“美娘,你刚才怎么不和陛下说说话呢?”
  沈美娘正在换今日接见命妇们要穿的礼服,闻言道:“有什么好说的?一日之计在于晨,这么宝贵的时间拿来浪费在和人闲聊上?”
  宝儿“哦”了一声。
  沈美娘在脑海里想象出姜颂趴着门鬼鬼祟祟偷看的样子,嘴角不免染上几分笑意,道:“宝儿,我告诉你,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是在忙事业的时候最惹人喜欢。”
  更何况从姜颂能接受她的野心来看,这小子就喜欢认真努力到有些执拗的人。
  既然他喜欢,沈美娘不介意多展露一些他喜欢样子给他看。
  在短暂地闲聊后,沈美娘就开始准备今日命妇们的拜见。
  韦阿宜原本想放下珠帘,再搬来屏风,却被沈美娘制止:“放下珠帘就好,屏风就不必了。”
  她想通过今日的拜见认识更多的命妇,也好多一些人脉。
  还有……
  沈美娘的手拂过腰间的玉佩。
  她上次已经让李姮看到这枚玉佩了,那人回家后定然会同家中长辈说起这事。
  那么今日也该叫李姮的父母看到这枚玉佩了。
  沈美娘还没等到她想见的那个人,却先见到了另一个有些好玩的姑娘。
  最后一位进来的内命妇长宁郡主引起了沈美娘的好奇。
  韦阿宜在沈美娘耳边低声道:“姜翩翩是蜀王独女,陛下为了牵制蜀王,刚登基就让蜀王送其女进宫为质。前年,陛下瞧她年岁渐长,怕惹闲话,就下令让她搬到宫外的郡主府居住。”
  和前面都恪守规矩的公主、县主什么的不同,这位长宁郡主显然要活泼得多。
  她给沈美娘恭敬地行完礼,沈美娘免了她礼后,她还又偷偷看了几眼沈美娘。
  沈美娘见她如此,故意逗她:“不知长宁郡主在看什么?”
  姜翩翩被沈美娘突然发问,有些意外,但并不慌张,笑道:“回娘娘,臣女就是听说贵妃娘娘美得像天仙下凡,想看看传闻中的天仙究竟有多美!”
  沈美娘听到姜翩翩夸她的话轻笑。
  有谁会不喜欢被别人夸赞呢?
  沈美娘又道:“你就不怕本宫罚你?”
  “不怕!娘娘这么好看,肯定也是很温柔善良的,怎么会罚臣女呢?”姜翩翩摇头。
  只有十岁出头的姑娘,说这种话,不让人觉得虚伪,只让人觉得很是可爱讨喜。
  沈美娘笑着给了姜翩翩赏赐,又仔细看了她几眼,总
  觉得这个姑娘让人有些熟悉。
  对了,她觉得这孩子有些许像姜颂,但蜀王原本不姓姜,是立了军功,先帝赐的国姓——姜颂和姜翩翩这两人怎么会长得像呢?
  沈美娘最后只能暂且把这一切归咎于巧合。
  接见完外命妇,沈美娘见宝儿有些累了,又想到等会儿会见的人,就让她退下,唤了青词前来。
  沈美娘握住青词的手,问:“你等会儿,可以吗?”
  看到青词点头,沈美娘才放心下来。
  三品以上的外命妇比内命妇少许多,沈美娘很快就等到了她想见的人。
  她看到端庄温婉的女人走到珠帘前,规矩行礼:“臣妇韩国夫人谢氏拜见贵妃娘娘,娘娘长安。”
  沈美娘免了她的礼,手故意碰到腰间的配饰,玉佩碰撞,发出“叮咚”响声。
  谢明安的目光不由被声音吸引,看到了沈美娘腰间的玉佩。
  她神情满是诧异,怔愣在原地。
  女儿李姮上次从苏尚仪府上回来,就找谢明安,说要看她和父亲的定情信物。
  谢明安给女儿看了那块玉佩,她居然说什么在陛下带回来的沈娘子身上,看到了一块一模一样的玉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