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他心里这么想着,也就这么问了出来。
  姜妄脸色更加苍白,凹陷的眼窝上,两个眼珠子瞪大,仿佛回忆起了什么可怖的场景。
  眼见着他有些不对劲,姜不语连忙喊了外面的人。
  下人们给姜妄拿来了药物,冲泡时,姜不语问道:“这是哪里来的?”
  下人慌忙答道:“是大荆的陛下给奴的。”
  姜不语看了一眼已经闭上眼的姜妄,心中明白过来。
  与此同时,云京大理寺。
  方徊瞅了一眼躺在牢里一动不动的宋明竹,心中有些唏嘘。
  宋明竹是被姜妄活活掐死的,至于姜妄后来的那些胡言乱语,就都多亏了阿五的功劳。
  方徊将这件事上报给了宋诀,宋诀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姜妄虽然还活着,可如今疯疯癫癫的模样,已经没有办法同姜不语竞争王位。
  看来,狼厥国那边的事也能暂时安定下来。
  “送朕的好哥哥,和他的好父亲团聚吧。”
  在说到宋明竹的尸身归于何处时,宋诀对方徊叮嘱道。
  原主将曾经辜负自己的一家人送去了乱葬岗,现在该轮到这个漏网之鱼了。
  -
  四月,突降大雨。
  云京这里虽然比不上灾区,却仍然阴雨连绵。
  南方渭河大坝被冲毁,席卷了山脚下的村落。
  一时间,疫病四起。
  云京外,又来了不少难民。
  舒鸿为此忙得焦头烂额,为宋诀收拾奏折的时候,看着来自各地讨要资助的信件,他十分头疼。
  贺勉在户部办公,舒鸿对国库的情况也有所了解。
  宋诀登基不久,原本国库便因为打仗而亏空,后来宫内开销砍半,宋诀日子过得也节俭,才剩下了些钱财。
  眼下,这些钱财又要送去救灾。
  这批物资需要官员送到各地,可外头疫病肆虐,几乎没人愿意以身试险。
  看着如此情况,舒鸿忍不住请求让自己前去救灾。
  宋诀没有第一时间答应,而是在第二日,带着他来到了城外。
  城门处,翰墨书院的学生同杨义呈在此处进行施粥,同时带了大夫为逃荒的难民看病。
  天灾年年有,今年开年的雪灾让他们不少人已经有了应对经验。
  来到云京的这批难民中,有人患了病,但如今已经被控制下来。
  即使如此,听到宋诀准备带着人来这,来福还是忍不住劝阻。
  “陛下,那地方不可随意过去……”
  不光是来福,连城门处的杨义呈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往难民聚集的地方走去,一时间都惊住了。
  他将勺子扔给身旁的人,自己匆匆上前拦住宋诀。
  “陛下万万不可!”杨义呈面露难色。
  宋诀看了一眼身旁的舒鸿,后者此时已经有些后悔。
  他自然也是不愿宋诀以身试险。
  不过,没人能拦住宋诀。
  最终,他还是带着舒鸿来到了难民居住的地方。
  这里只有些简陋的破布铺在地上,四处都是咳嗽声,听得人心惊胆战。
  难民们身上穿着的衣物已经破破烂烂,脸上蒙了灰,浑身散发着臭味。
  仿佛一群行将就木的老人。
  宋诀面不改色地领着舒鸿在里面转了一圈,期间还看到了扛不下去的难民尸体。
  等舒鸿面色苍白跟着宋诀出来,他忍不住跑到一旁呕吐。
  宋诀问他:“外面那些难民只会比这些人更惨,你还要去赈灾吗?”
  宋诀语气十分平静。
  舒鸿吐完之后,起身,同宋诀对上了视线。
  半晌,他仍然点了点头:“臣要去。”
  宋诀满意地笑了。
  “既然如此,那朕便答应你。”
  几日之后,舒鸿带着赈灾物资踏上了路程。
  好在疫病控制得十分迅速,加上京中大夫们足够厉害,很快就研制出了对症的药物。
  难民们治好了病,部分人选择回到家乡。
  而没有家的人便留在了云京。
  一时间,云京内处处都是无家可归的人。
  见此情形,大臣们纷纷上书,请求皇帝尽快处理这件事。
  宋诀顺势宣布了另一件事。
  狼厥国的国王已经成了姜不语,而当上了国王的他也并未辜负宋诀的帮助。
  在登基之后,他立刻送来了信,宣称他们狼厥同大荆日后共同爱好和平。
  同时,他们请求大荆在狼厥国境内建立更多驿站,同其他地区进行贸易往来。
  一时间,云京内得了消息的商人立刻招揽更多人去做工。
  镖局也多了好几个。
  原本位于最繁华地段的年府在此期间将府邸赠给了宋诀。
  或许是这些日子的变革,让年府中人意识到自己已经不能再留下了。
  宋诀对他们的态度,就像是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把刀,说不定什么时候便会落下。
  年家如此识相,宋诀自然笑纳。
  很快,方徊便接到了宋诀的旨令,在东门西门等地张贴了官府招工的通知。
  许多流民迅速来到了大理寺门口报名。
  很快,城内的乱象就被制止。
  虽然一开始还有些人故意制造混乱,在夜里去百姓家中行窃。
  但很快,暗卫们就将这些人制止,打包扒光扔到了大理寺门口。
  从这件事之后,众人才对皇帝背后的神秘组织有了实感。
  而朝中官员们行事也更加谨慎,生怕下一个被扒光扔到皇宫门口的是自己。
  当两个月后,外出赈灾的舒鸿回到云京,看到的便是城内多了许多的金发碧眼的异国人。
  还有比以往更加繁华的云京。
  舒鸿一时间有些茫然,四处奔波赈灾,让他变得比以往成熟许多。
  可看到这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云京,他又露出了些许踌躇。
  直到贺勉带着人过来接他,将他离开时陛下所做的一切告诉了舒鸿。
  舒鸿忍不住阵阵心惊。
  回府路上,贺勉提醒舒鸿:“过几日便是官员考核,也不知会是个什么形式。”
  舒鸿叹了口气。
  这两个月他四处奔波,想起难民们麻木痛苦的眼神,便时时不得安眠。
  官位于他而言,不如百姓们的笑容重要。
  贺勉一听,觉得在舒鸿身上看到了邹越邹大人的影子。
  几日之后,官员考核照常继续。
  这次,里面不少人都出现了变动。
  比如贺勉,坐上了户部尚书的位置。而邹越则升了职,掌管了都察司。
  都察司的职位在六部之上,与中书省同职,乃决策机构。
  而舒鸿则掌管中书省,同时负责辅佐处理政务。
  至于剩下的审议部门,则由杨义呈来担任。
  同时,杨义呈还成为翰墨书院的院长,负责相关事务。
  丰乐楼内,杨义呈同贺勉和舒鸿在一起喝酒。
  杨义呈说,院长的身份,是他自己请求宋诀保留的。
  贺勉问他为什么。
  他们三人当时一同参加殿试,那时的杨义呈可不是这么想的。
  听到这话,杨义呈忽然笑了笑。
  他看向一旁喝酒的舒鸿,说道:“答案,或许和他一样吧。”
  舒鸿微微抬眼,没说话。
  贺勉疑惑挠头。
  舒鸿却是知道他的意思。
  陛下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他们不知道宋诀一个庶子出身的武将,是如何学到的治国之策。
  但宋诀的所作所为,都仿佛快人一步。
  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见一旁贺勉满脸茫然,舒鸿忍不住轻笑了一声,摇了摇头。
  -
  在古代生活的日子并不怎么舒服。
  不同于拥有无数高科技娱乐的现代,宋诀在这当皇帝的生活并不怎么好受。
  朝中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
  因为各国前来贸易,各国不同的思想也传入了大荆。
  这年万国宴上,漂洋过海到来的南康国送上了一名异人。
  据说此人会异术,能炼丹,让人长生不老。
  只是由于他面目丑陋,脸上蒙着布。
  宋诀没怎么在意,并没有收下这份礼物。
  那名异人却并未随着南康国人离开,而是留在了云京。
  靠着算命,那异人在云京混得风生水起。
  万国宴结束后的一个月,某天清晨,来福如往常一样在门口候着,眼见着要误了时辰,他连忙进入殿内查看情况。
  却见宋诀脸色潮红,躺在床上,显然是生了病。
  来福大惊,匆忙找来太医。
  然而几个太医看了又看,都没发现任何毛病。
  甚至脉象都十分正常。
  他们一时间不敢随便开药。
  得知宋诀昏迷不醒,众臣没有任何谋逆的念头,而是封锁消息,同时暗中寻找大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