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10节

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10节

  王修仁作为主家马上点燃鞭炮。
  接下来是第二个环节——“上梁”。
  两个大工师傅将正梁架设到屋顶上,师傅们一边抬着正梁,一边喊着“上啊”“上啊”。
  而这时林立拿着一袋糍粑,站在屋顶上高声说:“主家今日屋上梁,喜逢黄道降吉祥,福星高照生光彩,今日满堂百世昌。手拿粑粑抛向东,主家起屋当富翁,老人捡吃得长寿,后生捡吃做英雄。”
  然后把糍粑抛向扎堆的人群,惹的大家哄抢。
  王修仁再次点燃一盘鞭炮。
  林慧和林立并排站在屋顶上,齐声赞道:“福禄双全,金玉满堂,儿孙昌盛,丁财两旺!”
  亲戚们纷纷点燃自己带过来的鞭炮,一时间鞭炮声连绵不断,硝烟味弥漫着房屋四周,久久不散。
  “上梁”过后是“接包”。
  林慧林立将准备好的糖果,饼干,干果等用红布包好边说好话边将布包抛入由王修仁捧起的箩筐中,这个程序就是“接包”,寓意接住财宝。
  最后是圆垛仪式最热闹也是是大家最喜欢的环节——“抛梁”。
  王修仁“接包”后,林慧、林立就开始“抛梁”。
  “抛梁抛到东,日出东方满堂红。”
  “抛梁抛到西,麒麟送子挂双喜。”
  “抛梁抛到南,子孙代代做状元。”
  “抛梁抛向北,囤囤白米年年满。”
  他俩一边说着吉祥话,一边说着便将糖果,饼干,花生,红枣,红包等从梁上抛向四周,引得前来看热闹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争抢。
  圆垛这才圆满结束。
  这一天,所有的亲戚朋友加上做事的师傅们,整整摆了六桌。
  圆垛后,屋顶很快就盖好瓦片了。
  今日即使有家里人帮忙,王修仁和林秋还是累得不行,珊珊也被鞭炮吓得晚上有点发烧,还好第二天早上烧就退了。
  由于林庭的资金支持,林秋和王修仁决定请林慧和林立把墙刷白,再把地面铺上水泥。
  一个礼拜后,新屋彻底完工。
  整个房子呈一个横过来的l形,房子正屋坐北朝南,杂屋和灶屋位于正屋的东边。正中间是堂屋,相当于客厅,堂屋西头有两间房,前正房是王修仁、林秋夫妻俩的,后正房作为客房。堂屋东头前面是留给王珊的房间,后面则是楼梯,楼上那半层的空间用来堆放杂物,杂屋楼梯下改造成了卫生间,安置着林秋花大价钱买的蹲便器,目前还只能靠人工冲厕,但至少上厕所不再是折磨了。杂屋靠着正屋,和灶屋连在一起,林秋打算把杂屋改做饭厅。
  没办什么乔迁仪式,王修仁举着火把,林慧、林立帮着把林秋陪嫁的嫁妆从老屋搬到新屋,放了一盘鞭炮,就算搬家了。
  值得一提的是,王家几兄弟虽然没过来帮忙搬东西,但王宗生包了十块钱,王修德、王修礼也包了五块钱当做贺礼。
  王修仁本来想退回去,但被林秋说服了。
  理由很简单:这是收回份子钱!
  第14章 决定
  搬完家后,林秋和王修仁狠狠歇了几日,前段时间起新房着实累狠了。
  “再过两日,我打算去广市做工。”王修仁靠在床头,手里夹着一根烟,没有点燃。
  林秋怪话多,说什么有二手烟,对珊珊不好,不准他当着女儿的面抽烟。
  “老大他们三个没出节就出去赚钱了”,王修仁拿起烟,放到鼻子面前,深深吸了一下,“我也要攒劲加油。今年起新房还欠了岳父这么多钱,再不赚钱,日子就不好过了!”
  林秋朝他看了一眼,“我也要去!我可以去进厂。”
  在老家,守着两亩田,没一点来钱的路子,林秋可不想再过着伸手问别人要钱看别人眼色的日子。
  “你出去珊珊怎么办?”王修仁皱着眉,“她才一岁半,话都讲不圆。你放心交给哪个?”
  林秋不吱声,看着王珊在屋子里跑来跑去。
  “再说,你爹娘那边即使肯帮忙,周美刘香能同意?”王修仁思索了片刻,然后摇头:“我家这情况,没指望啊。”
  林秋一意孤行,“我决定了,带着珊珊一起去,去鹏城!”
  王修仁惊住了,“鹏城?我是去广市啊!”
  “对!”林秋看着王修仁,眼里的坚定不容拒绝。
  王修仁目瞪口呆。
  去鹏城?还带着女儿?自己又没去过那边,不晓得那边到底是么子情况,万一没得事做连自己都养不活。
  一时间两人沉默下来。
  林秋开始在脑海里勾画去鹏城的计划。前一世,她和王修仁先是去的广市,然后将近三十年都是待在佛市。无论是广市还是佛市,王修仁兄弟四个都是租在一起。
  王修仁耳根子软,总是被老大和老满借机占了不少便宜,完了还被说是傻。所以这一世,林秋决定让王修仁离那三兄弟远远的。
  她自己也有手艺,一家三口肯定能生活的比之前要好,说不定还能致富。
  “鹏城发展比广市好,机会多,新闻里面都讲了。”林秋抓住跑着的王珊,摸摸后背,看看有没有出汗,“机会多,赚钱的路子也多,我们有手艺,肯定好找事情做。如果畏手畏脚,那还出去做什么?守着两亩田算了!”
  “反正我会带珊珊去鹏城,你自己看着办!”说完抱着王珊去洗漱。
  这一晚,王修仁失眠了。林秋因为对未来有了明确的计划反而睡得很香甜。
  第二天一早,王修仁就爬起来,坐到堂屋门口抽烟。他仍然在纠结昨晚的谈话。
  他只会做木工,之前都是和熟人一起,现在突然要去鹏程,他对鹏城一无所知,他担心带上堂客女儿去到鹏城,万一找不到事做那该怎么办。
  奇怪的是林秋似乎一点也不担心,底气十足的样子,他始终想不明白她的底气从何而来。
  林秋起床收拾好自己和女儿后,开始拿出本子做规划,关于去鹏城的规划。
  做完初步的规划后,林秋让王珊自己去玩,她得准备早餐。
  一家人简单的吃了点面条。
  “这次听你的,去鹏城。”王修仁看着连灶头都没打的灶屋,突然决定。
  反正到时候如果在鹏城找不到事做,他就带着堂客女儿去广市。
  林秋反而诧异了,“你确定了?我看你早上起来还很不愿意嘛。”
  王修仁肯定地回答,“确定了。”
  “不过,我先跟你讲好哦,我们先去鹏城待一个月,如果一个月没找到事做,你就跟我去广市!”
  林秋点头,“这你放心,如果一个月还找不到事做,我一定跟你去广市。”
  既然确定了要去鹏城,家里的田和菜地就要尽快处理好。林秋准备把家里的田和菜地交给堂嫂钟华,这是个勤快人,交给她放心。
  王修仁听了她的想法后,摇了摇头:“我爹娘肯定不愿意把田地给别人种,为避免口舌还是直接问他们吧!如果他们不种,我们再去问钟华嫂子。”
  林秋听完就催他赶紧去老屋问。
  两家离得很近,从新屋后边下去右转就到了。
  堂屋的门打开着,王修仁大声喊“爹”“姆妈”,王宗生和李秀英就从灶屋出来。
  “喊这么大的声做什么?我又不是聋子”李秀英抱怨,“有什么事?”
  王修仁交代了要去鹏城的事。
  李秀英听完立即问道:“你和林秋都去,那珊妹子怎么打算?我跟你讲,我是不会帮你带的。”
  王修仁毫不意外,继续说:“我和林秋带一起珊珊过去。就是屋里的田和土,就是问问你们要不要种,不种的话就交给别人种,反正种子什么的都准备了。”
  李秀英上下打量着王修仁,带着一岁多的娃娃去做工!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王宗生看李秀英没回答,接话道:“我们俩年纪大了,自己也有两亩田,顾不来。你看着分给别人去种吧。”
  “不行!”李秀英立马反驳,“田我可以不种,但菜地我要。”
  “好,菜地给你种。”王修仁无所谓,“我还有事,先走了。”
  王修仁从老屋出来,就径直往堂兄家走去,找到钟华嫂子,说明来意,钟华嫂子爽快地答应了。
  田地的事情算是解决了,林秋打算带着王珊回娘屋一趟,要告诉爹爹姆妈自己要去鹏城了。
  王修仁也觉得得跟岳父报备一声,于是载着妻女,上街买了两斤肉,顺便托人去镇上定好了后天出发车票,一家三口回了娘家。
  林庭早上去预制厂了,林慧一家也回娘家了,林平在镇上和老裁缝学手艺要晚上才回,屋里只剩周清坐在堂屋门口择红菜苔。
  看到林秋一家三口来了,周清赶快把红菜苔放到一边,迎上去:“秋秋,修仁,快进来!珊珊,让外婆抱一下,看看重了没有?”
  林秋把王珊塞进周清怀里,“就几日没看见,能重到哪里去!”
  王修仁放好自行车,拎着肉,走在最后。
  “爹呢?上班去了?”王修仁问道。
  周清笑眯眯地搂着王珊,“是的,等下中午会回来吃饭。秋秋,泡杯茶给修仁。”
  “不用不用,刚刚在家吃了茶过来的。”王修仁摆摆手。
  “姆妈,我今日回来跟你讲一件事。”林秋依赖地靠着周清的左肩。
  “什么事?”周清看着女儿的神情,猜测不是什么坏事。
  林秋缓缓开口:“后天,我和王修仁准备带着珊珊一起去鹏程打工。”
  “你和珊珊也去!”周清诧异,“珊珊这么小,带过去哪里好做事?”
  “那我也不能把她丢在屋里。”林秋抓着王珊的手,“她还这么小,我舍不得丢了她。”
  “唉,你带过去怎么做事?外面开销那么大,靠修仁一个人怎么生活?”周清忧心忡忡,“要不,我替你带?”
  周清说的顾虑正是王修仁担心的,听到岳母娘愿意带女儿,他眼前一亮,很想答应下来。
  “姆妈,你自己这么多的事,哪有功夫帮我带?”林秋瞥到王修仁的神情,瞪了他一眼。
  “更何况,你这边三个孙不带带外孙,说不过去啊!我可不想听到别人说你的闲话。”
  唉,女儿也说的没错。如果帮女儿带珊珊,屋里两个儿媳妇估计会闹得鸡飞狗跳。
  想了想,周清只能同意,“既然做好决定了,那就去吧。如果那里不好过,就回来,屋里总有你的一碗米。”
  还没到十二点,林庭就下班回到家,得知林秋三人打算后天去鹏城,半天没有说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